說"指南"是有點誇張,但我想不到更適合的單字...以下是我在這兩年跑了好幾次各大小醫院的心得。 當你發現手有一些狀況導致你無法像以前一様隨心所欲時,就代表你的手已經出了大問題; 你可根據我下面的症狀描述來決定就醫時該掛哪一科,因為掛錯科不僅勞民傷財、更是浪費時間。 運動傷害科>復健科>骨科>手外科: 肌腱發炎 當你發現手很痛、且摸的到腫大的肌腱時代表你的肌腱已經發炎。 稍微動一下或摸一下就會痛代表是急性、若置之不理就會演變成慢性。 急性肌腱炎的處置方法請先冰敷1~3天,若一直沒有消腫可試著多冰幾天,但要記得冰敷時間不要超過10~20分鐘以避免凍傷,每天2~3次或更多直至消腫為止。 已消腫、或演變成慢性肌腱炎時就改成熱敷,每次10~30鐘、每天2~3次。 因為肌腱本身沒有甚麼血管、新陳代謝緩慢,所以治療時間大約是4~7周、甚至更久, 因此必須要藉由熱敷加速血液循環以達到消炎的效果。 若沒有充分休息的話、就必須以藥物消腫,持續惡化則需注射類固醇。 板機指 壓手指跟手掌交界處會疼痛、或者手指彎曲後再伸直有卡住的感覺,用手扳開會感覺到疼痛。 症狀輕微時就是多休息,盡量不要讓手維持握拳狀態;可多做伸展運動讓肌腱放鬆、讓它更柔軟。 可依情況適時冰/熱敷。 若沒有充分休息的話、就必須以藥物消腫,持續惡化則需注射類固醇,若始終沒有效果的話只能開刀處理。 韌帶發炎 當你發現關節處疼痛,除了肌腱發炎、亦有可能是韌帶發炎。 像韌帶這種跟肌腱一様沒甚麼血管的部位,只要一發炎就會拖很久,必須有耐心地使用冰/熱敷。 復健科使用的器材可以加速復原,但前提是必須做到完全休息,不然就只是白白把錢送給復健科。 若沒有充分休息的話、就必須以藥物消腫,持續惡化則需注射類固醇。 ----------------------------------------------------------------------------------- 注射類固醇會讓肌腱變得更脆弱,一年不能超過三次,若常常注射類固醇有可能導致肌腱斷裂。 ----------------------------------------------------------------------------------- *如果有運動醫學科(或運動傷害科)時可優先考慮,而復健科和骨科的差異請參考下面的連結: http://www.nhi.gov.tw/epaper/ItemDe...&IsWebData=0&ItemTypeID=5&PapersID=234&PicID=* ======================================== 神經內科 腕隧道症候群 基本上這算是職業病,只要過度使用手指、且沒有保持正確姿勢的話就容易發病。 特徵是手指/手掌會麻、會刺痛,特別是半夜容易被麻/痛醒,若放置不理會造成拇指肌肉不可逆的萎縮、甚至是永久性的神經受損。 若肌肉與神經受損時、會出現手指/手腕無力的症狀。 日常生活需注意手腕的姿勢、並常做伸展運動,或可穿戴護木以減輕手腕的壓力。 始終未見改善則需服藥,嚴重時得注射類固醇、甚至開刀治療。 肘隧道症候群 如果你常常感到小指及無名指會麻、刺痛的話很可能罹患了肘隧道症候群。 相對於腕隧道症候群的麻木/刺痛多出現在姆指、食指、中指,肘隧道症候群則是小指及無名指。 肘隧道症候群的別名又被稱作是手機肘,顧名思義就是當手肘彎曲超過九十度、進而壓迫到肘部尺神經時就容易罹患這種疾病。 與腕隧道症候群相同、這類神經因壓迫而產生的症狀若長時間發生的話,最後都會造成肌肉萎縮、握力消失、手指無力等不可逆的後果。 像吉他手、鋼琴家等會常時間彎曲手肘的人都是高風險群,常常趴睡或手肘常時間靠在桌面/車窗框上也容易因壓迫神經而患病。 當然並非所有的小指、無名指會麻都是肘隧道症候群,也可能是頸椎骨刺、椎間板突出、網球肘、手腕的尺神經壓迫。 若有類似症狀建議盡速找神經內外科診斷。 更多的資訊可以參考這兩個連結: http://www.tcmg.com.tw/pain-WWW/function/cubitunnel/cubit.htm http://www.chut.ntuh.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pageID=462 侷限性肌張力障礙 身體的肌肉不隨意地持續收縮,造成肌肉產生變形,而無法依照自身的意思活動。 樂手罹患這個症狀的比例相當高、所以又被稱做"職業性肌張力障礙",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跟過度使用手指肌肉有關, 因此腦部會發出錯誤的訊號讓肌肉緊繃而無法隨心所欲。 最近比較有名的案例是氣志團鼓手因此宣布無限期停止活動、吉他手則有Christian Münzner,我自己"應該"也是患者。 我的狀況是手指出力時會抖、協調性不好、感覺手指無力,但其實手指的力量並沒有特別減少,但就是不能隨心所欲。 這個病...不好治、也可能治不好。 治療方式有: 1.以藥物降低交感神經的敏感度來減少顫抖。 2.在患部注射微量肉毒桿菌來抑制肌肉痙攣、並妨礙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效果會持續數個月左右。但長期注射可能會造成肌肉萎縮。 3.腦部定位手術 (下文三樓後述)。 帕金森氏症 ...基本上罹患這個病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除了手放鬆時會不自覺得抖動外、還有其他症狀,有興趣的人可直接移駕至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帕金森氏症#.E7.97.87.E7.8B.80 ======================================== 新陳代謝科 甲狀腺機能亢進 手伸直時會不自覺的抖動,伴隨肌肉無力、心跳過快、精神焦慮、容易緊張、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 治療方式為藥物、放射性碘、手術切除。 ========================================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菸酒過量也會造成手抖,這種通常都是自律神經受損,不曉得戒菸戒酒能不能恢復? 而遺傳性的小腦病變也會造成手抖。 ----------------------------------------------------------------------------------- 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讓手有充分的休息、並常做伸展運動,不管是練習還是使用3C產品都要保持適當的姿勢。 若持續治療一、二個月不見起色最好趕快換醫院或換科別,不要傻傻給醫生當實驗品。 我一開始看骨科,拖了半年沒有好被轉介去手外科,打了兩次類固醇然後又拖了半年,最後在神經內科找到答案。 ...兩年的時間都浪費掉了。唉~
感謝METAL TONE兄的回覆。 目前左手確定多休息就能復原的大概是:姆指到腕關節的肌腱炎、中指和食指的韌帶炎、不會再惡化的腕隧道症候群。 不知道會不會好的大概就是侷限性肌張力障礙,這其實才是我無法好好彈琴的元兇。 不爬格子的話還勉勉強強能彈一些簡單的東西,爬格子時中指/無名指就會卡住、四連音連70都上不去。 但其實罹患侷限性肌張力障礙仍然可以有好的作品: 電吉他組: Christian Muenzner (雙手點弦做Sweep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左手沒有辦法做精密的動作,這滿聰明的、學起來~) IMAJO (這人做了腦部的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已康復) ------------------------------------------------------------ 木吉他組 Dominic Frasca Billy McLaughlin ------------------------------------------------------------------------- 古典吉他組: David Leisner ========================================= 族繁不及備載,有興趣的人可以去wiki查看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cal_dystonia#Notable_cases http://ja.wikipedia.org/wiki/局所性ジストニア#.E5.B1.80.E6.89.80.E6.80.A7.E3.82.B8.E3.82.B9.E3.83.88.E3.83.8B.E3.82.A2.E3.81.AE.E8.91.97.E5.90.8D.E4.BA.BA 我說這些人是怎麼克服的呀...我連按弦手指都會抖,真是太弱了。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看過一則新聞:一名患者一邊彈著吉他一邊接受腦部手術? 這個就是"侷限性肌張力障礙"的治療。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525/181690/ 手術是將針刺到腦部控制手(指)的區域、將發出錯誤訊號的神經燒斷,不讓它再繼續發出錯誤的訊號。 風險是附近為控制腳的區域,一個偏差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而治癒率超過半數也就是說不一定會治癒,且可能會伴隨嚴重的後遺症... 真的是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才行。
感謝兩位回覆。 只要過度使用手指/手腕都容易受傷而罹患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 所以各領域的樂手都免不了、因為這算是職業傷害。 而我在"侷限性肌張力障礙"都挑吉他手來看,主要是自己是彈吉他的,不然其實各種領域的樂手都有。 小提琴: Andrew Dawes 鋼琴: Leon Fleisher (1960年代約三四十歲時右手發病,一直到2000年接受肉毒桿菌療法之前都是只用左手彈琴) Gary Graffman (目前還在世的最偉大鋼琴家之一,郎朗的老師;右手發病) 鍵盤/合成器: Keith Emerson (搖滾合成器的先驅,也是讓Moog Synthesizer舉世聞名的大師) 雙簧管: Alex Klein 薩克斯風: 金子隆博 (米米CLUB,現在改行彈鍵盤) 主唱: 小渕健太郎 (頸部肌張力障礙,影響發聲) 漫畫家: Scott Adams (呆伯特系列) 高屋奈月 (有接受腦部定位手術) --------------------------------------------------------------------------- 英文不錯的人可以看看這兩段論述: Focal hand dyston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gnitive_neuroscience_of_music#Focal_hand_dystonia Focal dyston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cal_dystonia =========================================== 不過與鋼琴比起來,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吉他感覺上確實比較容易造成手指/手腕的傷害、特別是古典式握法。 英文wiki上患者也是(古典)吉他手居多。
謝謝"聰明的木頭"熱心的分享經驗和心得. "久病成良醫"的俗語一點不錯. 木頭君不只聰明而且有愛心. 我在芝加哥住了34年, 前幾年加入樂隊後手指有時酸痛, 其他的隊友比我還要嚴重. 許多人認為是輕微的風濕病. 我到了拉斯維加斯的沙漠郊區, 半年來彈奏吉他時間更長更頻繁. 情況反而好一點. 我猜想是否和天氣的狀況有關? 芝加哥較濕冷, 沙漠較乾熱. 有位朋友的太太有風濕病, 特別搬來此沙漠氣候地區居住. 現在揹琴站著彈奏時間久後, 反而背會比較酸痛.
感謝沙漠叔的回覆。 可以的話我寧可不要懂這麼多~XD 但因為這兩年就醫的過程中發現醫院有些科別未必知道你真正的問題點: 例如我一開始掛骨科,有提到手指無力、協調性不佳的症狀,但他們是以肌腱的觀點去看, 之後的手外科也是一様、直接無視協調性不佳的問題,所以打了兩次類固醇卻始終不見好轉。 直到發現自己可能有腕隧道症候群才發現問題可能是出在神經傳導上。 ...掛錯科不僅勞民傷財、也容易增加精神壓力~
感謝回覆。 其實手壞掉之前忙於工作、練習時間很少,所以不是練掛的; 真正弄壞應該是有次錄音因為基本功沒打好硬錄雙手點弦,整整錄了7~8個小時、兩百多遍,中間沒有休息。 從那次之後就感覺手慢慢開始不協調。 手腕與手指的肌腱/韌帶炎就是最近半年在姿勢不正確的情形下硬練的結果 (每天3~5小時); 腕隧道症候群大概就是長時間使用電腦及練琴累積下來的傷害。 ...千萬不要相信甚麼咬緊牙關衝過去這種漫畫才會有的鬼話,當你真的Overdrive時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我不過只硬撐那麼一次就廢了。
肘隧道症候群 如果你常常感到小指及無名指會麻、刺痛的話很可能罹患了肘隧道症候群。 相對於腕隧道症候群的麻木/刺痛多出現在姆指、食指、中指,肘隧道症候群則是小指及無名指。 肘隧道症候群的別名又被稱作是手機肘,顧名思義就是當手肘彎曲超過九十度、進而壓迫到肘部尺神經時就容易罹患這種疾病。 與腕隧道症候群相同、這類神經因壓迫而產生的症狀若長時間發生的話,最後都會造成肌肉萎縮、握力消失、手指無力等不可逆的後果。 像吉他手、鋼琴家等會常時間彎曲手肘的人都是高風險群,常常趴睡或手肘常時間靠在桌面/車窗框上也容易因壓迫神經而患病。 當然並非所有的小指、無名指會麻都是肘隧道症候群,也可能是頸椎骨刺、椎間板突出、網球肘、手腕的尺神經壓迫。 若有類似症狀建議盡速找神經內外科診斷。 更多的資訊可以參考這兩個連結: http://www.tcmg.com.tw/pain-WWW/function/cubitunnel/cubit.htm http://www.chut.ntuh.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pageID=462 ...因為我最近常常小指會麻,多少心裡有底大概又是不曉得哪邊壓迫到神經了,上網一查果不其然啊... 目前先休息幾個禮拜觀察症狀有沒有好轉再決定要不要就醫。 這一陣子太常使用電腦又沒有讓手部適當地休息才會這樣,電腦真的不是好東西...
最近吉他彈多了, 小指和大拇指底部有點酸痛. 研究過中醫的朋友建議用正骨水敷上後按摩. 我用"活絡油"也很有效. 他另外建議用“ 雲南白藥酊 ”我倒是第一次聽到: "...關於你小指受傷的問題。我建議用 “ 雲南白藥酊 ”。酊就是酒精溶液。我的親身經驗是: 隨身攜帶一瓶,每兩小時塗敷一次。 這個藥沒有顏色,不會沾染衣物,多用也不會引起皮膚過敏( 正骨水這方面就不理想 )。 因為手指是小關節,應該集中用藥。“ 氣霧型 ” 的用在大塊肌肉上最好。小面積用氣霧會減少效率,造成浪費 。我自己就是用這個方法 ,近日很見進步 。 祝早日復元 。...." 供大家參考
so~ft keyboard 口袋夠深又喜歡鍵盤累可以考慮這個 畢竟健康無價 當作是我亂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t6ZKIb240 最近很喜歡的鍵盤 1500美金 等存夠錢想找人一起團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r9YBxJpJg
感謝兩位回覆。 其實這個討論串裡提到的疾病大多肇因於"過度使用及習慣不佳",現今電腦/手機/平板等3C產品普及更讓"過度使用及習慣不佳"同時交互作用、進而讓罹病機率大增。 如: 1.手指因長時間觸控(玩遊戲)而產生的肌腱發炎/板機指, 2.長期姿勢不良使用滑鼠/鍵盤、被稱為滑鼠手/鍵盤手的腕隧道症候群, 3.講手機讓手肘彎曲超過90度太久、罹患有手機肘異名的肘隧道症候群。 這些都不是工具本身設計不符合人體工學,而是使用者本身的問題。 而樂手更是高風險群,特別是會讓手腕/手肘處於不舒適的吉他/貝斯/鼓手更需要注意。 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受傷很不容易復原,大多要一年半載,不過只要肯休息至少它會好; 但腕/肘隧道症候群等神經系統若受傷會造成肌肉萎縮、無力等不可逆症狀,所以建議大家只要感到手指麻木、刺痛,不管多輕微都不可以掉以輕心。 ...至於練過頭、練到腦部神經都忘記如何控制肌肉的"侷限性肌張力障礙"就真的不曉得該怎麼辦了... ============================================= To 之前有問過我侷限性肌張力障礙的版友: 您的信箱已經滿了所以我一直沒辦法回信給您,所以我就順便在這邊回覆。 「我沒有跟醫生討論過腦定位手術的問題,台灣大概沒幾個人敢做、也沒幾個人做過,所以我並沒有考慮過這個。 我現在的問題倒不完全是肌張力障礙的問題,而是之前不顧這個病症硬練而導致的手指肌腱炎、板機指等問題, 所以已經完全停止練琴半年多,估計肌腱等軟組織要回復大概要一年左右。 建議您練習時留意手指的狀況、千萬不要硬練。」
小提琴家開腦 邊手術邊拉琴 最近才發現罹患"侷限性肌張力障礙"的人真多...今天看到的新聞,苦主是美國明尼蘇達交響樂團的協理首席小提琴家弗瑞許(Roger Frisch)。 中文: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140812/36016619/ 英文: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p-surgeons-locate-exact-spot-fit-implant.html 英文連結的內容比較豐富。
感謝掌門人回覆。 如前二樓貼的新聞/影片所述,"侷限性肌張力障礙"必須要開腦才可能立即治癒。 版上和我一様有這個症狀的版友就問我是否有考慮開刀。 我懷疑常給自己很大壓力、甚至略帶神經質(我)的人較容易在某次的過度使用後讓原本就很緊繃的腦部忘記怎麼去控制肌肉,進而罹患此病。 我自己就是二年半前Overdrive一次之後就回不來了。
大家加油吧~ 我在考慮真的沒好轉大概吉他這塊就轉比較沒有負擔的簡單Blues...一直都是彈速彈,這代表之前的作品可能要換個方向思考了~ 補一下前面有貼過的吉他手Brad Carter的影片,他是右手出問題、影片中有術前的片段,真的很嚴重: 據他所述手術好像做了七個小時...在UC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