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日本一位琴師的網誌上有很多有用的知識,
但因為懶得寫信去問說可否轉載圖片、所以我只貼連結,看不懂日文沒關係、看圖一樣可以懂。
這位琴師他曾在Moon Guitar服務,後受PGM的Masterbuilder:乳井所賞識而進入PGM。
在PGM就職中發明現在Gotoh的SAT-1調整工具(專利讓渡給Gotoh):http://www.g-gotoh.com/domestic/?cars=sat-1
後來借調到Valley Arts Japan而成為神田商會的員工,主要負責製造組裝Valley Arts Japan的SSE、SRE、SCE。
接著Valley Arts Japan變更公司名稱為High end guitars,他就負責處理Music man授權日本生產的AXIS-EX (初期)、StingRay-EX。
另外也有製作Fender Japan的限量Richie Sambora簽名琴樣品,讓Richie的Guitar Tech讚不絕口,Richie本人也有使用。
是資歷很豐富的琴師。
http://www.eonet.ne.jp/~o2factory/profile.html
================================================================
本文提到的角度會影響的吉他類型包含木吉他、電吉他、電貝斯,電吉他與電貝斯又分為(電貝斯僅Fixed bridge):
先講string through body。
- Fixed bridge with string through body,
- Tune O Matic with string through body,
- Tune O Matic with tailpiece。
日本有位之前設計組裝過日本版Music Man Sting ray 70年代復刻琴的琴師提到:
String through body對音色的影響,其實在弦與Saddle的進入角。
http://www.eonet.ne.jp/~o2factory/sr.html
文章太長了懶得全翻,大意是:
所以像他文中用木吉他照片為例時就提到高音弦進入角要小、低音弦進入角要大就是這個道理。
- Saddle進入角(鈍角)變小時,Attack會變快、音色會變比較乾淨,但太小會讓延音變短。
- Saddle進入角(鈍角)變大時,Attack會變慢、音色會變比較柔和,但太大聲音會變鬆沒有扎實感
所以String through body的角度跟傳導不會直接劃上等號,還要考量到各弦的音色需求來決定進入角大小。
而在吉他上String through body本身對振動並沒有甚麼影響,因為木頭琴身在振動學上不算是良質導體,
所以Bell-End擴散出去的振動大部分會被衰減、最後吸收掉,不會有太大影響。
貝斯則因弦振動大,所以從Nut與Bridge擴散出去的振動會明顯傳導到琴身與Pick up外盒,從而影響音色。
--------------------------------------------------------------------------------
接著來講進入角大小與張力間的關係。
事實上、不管是string thru body或者是Tune O matic,Saddle的進入角大小都不會影響弦的張力,
進入角變小唯一會增加的是、弦給Bridge的壓力、或者說增加Bridge上的弦摩擦力,
所以一般人在推弦時會感覺較緊的原因是弦給Bridge的"摩擦力"增加了,而不是張力改變。
前面那位琴師有做非常仔細的實驗,證明了張力不會增加:
http://www.eonet.ne.jp/~o2factory/tens2.html
因為弦的張力大小是由有效弦長 (Nut > Bridge)、弦徑(及材質)、音高等要素來決定,
所以Nut前、Bridge後的弦角度是不會影響張力的。
=====================================================
從上述說法來看、Jackson的string through body有考量到Saddle進入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