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 Mac Pro 2013

本文由 掌門人2013-06-12 發表於 "錄音、MIDI、音樂製作" 討論區

  1.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新的 Mac Pro 居然縮水變成咖啡研磨機、液態氮容器的長相,真是跌破眼鏡。因為支援 3 個 4K 螢幕與強大運算能力,卻不再擁有 PCIe 與額外硬碟空間,國外一半叫好,一半罵不完。其實專業用戶並不在乎外型,但最好是可以 rack,而要的是 power 和擴充性。就算用以前的外殼,只升級 cpu 等,大概高興的人還比較多。不過我倒覺得沒有以前那種內部擴充是個趨勢,而且價格沒出來難以評估是好還是壞。另外在桌機、甚至整體 PC 走下坡的趨勢中,Apple 的策略或許可以多賣一些 workstations。

    如果入門價格比以前的低不少,應該會有不少原轉到 laptop、iMac 的人重新轉戰 Mac Pro (包括我自己);如果還是和以前差不多.......大概真的會被罵死。話說這個 Mac Pro 是在美國製造,在電腦產業中算是挺特殊的。



    Super Mac Mini!?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rqDioqNM-Kc"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VJGLO28p1sI"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Rud5Vx2pPzA"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2.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rackable

    這台我認為是把散熱和空間作考慮進去 讓他躺下來裝進方型的rack就可以
    可是我覺得一開始就作成方型不就好了 而且後面接孔也是很不方便
    作成便當盒 大的散熱風扇不容易進去 高度不夠 正方加長型是最好的
    專業用戶不在乎那個炫的外型 這下要升級可能要裝個特殊的架子給他了
     
  3.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它的確主要的設計是考慮散熱!由於熱對流主要是上下,做成較高的形狀最適合空氣上下流動的散熱方式。若要 rack 的話,它的設計就行不通。或許還是會有 3rd party 出橫放的 rack 架,但我懷疑散熱的效率是否大打折扣。Apple 必然有考慮過 rack 外型,畢竟之前的 Mac Server 就是 1u 的 rack,且 rack 或傳統 box 的設計是最不花腦筋的 (當年的 Mac Server 卻因故很吵)。

    另外我倒不認為專業用戶真的不在乎外型,畢竟花幾千美金的人不太可能不在乎質感。有點像買跑車的人固然最重視性能,外型還是挺重要 (這個比方雖然不太理想)。這些專業用戶也是 Neuman、AKG.... 的可能買家,裡面的多數人應該沒有理由單對電腦就不在乎品牌與外型。

    其實後來想一想覺得還挺聰明的,因為 iPad 等平版使用率,最後只會剩最精簡的 laptops 與最貴的 desktops 與 workstations 能在此產業存活 (因為大家的毛利早沒了,現在連量也萎縮)。它這個走向精簡、modular 設計很可能是少數存活、甚至可以擴大銷量的方式。

    我個人覺得就以上與被罵很慘的情形看來,應該會賣很好。期待價格不要太神話........:eek:
     
  4. S.Steven

    S.Steve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1-17
    文章:
    982
    讚:
    4
    沒有內建擴充硬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代Mac Pro有"ThunderBlot 2", 直接用SSD組磁碟陣列組,用上ThunderBlot 2的外接盒,速度應該不差. 應該比SATA的速度還快.

    價錢的話我也不看好,主要是硬碟的部份,已經沒有傳統硬碟的架構了. 主要還是用Flash但介面變成是PCIe, Flash原本就不便宜. 可能比上一代的MacPro便宜一些些吧???
     
    Last edited: 2013-06-13
  5.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我也不覺得外接硬碟會是個問題。固然 raid 硬碟矩陣很好用,用外接或內建差別並不大。原來的 Mac Pro 用戶也常需外接硬碟,甚至現在許多人是 projects 在 SSD 上做,整個做完再儲存到別的硬碟。後者不論內外接都只是儲存。

    Pro 用戶抱怨主要是他們的 PCIe 卡,例如高階 ProTools 的卡無法內接。同樣也發生在某些 video 製作的 PCIe 卡。儘管可以用外接盒,我倒是認為 "基本上人都不喜歡改變" 是最主要的原因。即使出來的是原 Mac Pro 升級版,還是會有人抱怨體積太大,價格太貴等。

    上面兩片高階繪圖卡 (同時支援 3 個 4K 螢幕!)、Intel workstation 等級的 cpu 與 RAM、SSD 等的批發價加起來只怕就快接近兩千美金,又是在美國組合,價格大概不會太友善。不過若入門是可以選別的繪圖卡,或許價格會很 ok。

    話說對於一般玩家型的 musicians 不論 $2500 或 $3500 USD 起跳都超貴,但對於真正靠這種工具吃飯的電影剪接等,其實真的 "超便宜"。:eek:
     
  6.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external device

    請問目前外接的THUNDERBOLT設備有哪些選擇呢 對這塊不熟
    就音頻 影像 和儲存設備來討論 我寫一些目前知道的
    價格超過2000就不會考慮了基本上還是以家用等級為主

    STORAGE:
    LACIE,WD,SEAGATE,PROMICE,AKITIO

    DISPLAY:
    APPLE

    AUDIO:
    PROTOOLS,UNIVERSAL AUDIO

    GRAPHIC:
    這個真的不懂
     
    Last edited: 2013-06-14
  7.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例如這種可以從 HDMI 錄製 uncompressed video (檔案會大到很可怕 :eek:) 的產品:

    Blackmagic Design Intensity Extreme Thunderbolt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fYmp22MX9nw"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8.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9.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

    其實對影像和mac pro不是很了解 大概爬了一些文後
    覺得水果還是沒有釋出善意 硬體價格依舊偏貴了一倍
    ssd 512g 售價幾乎是intel相同容量的兩倍
    雖使用的接法不同 但實際差別卻讓人懷疑是否需要用到這樣的等級
    使用amd的gpu也等同宣告把adobe擋在外面 (如果沒誤解文章內容)
    日後要單獨升級也是無解 又要重新買一台新電腦
    偏偏電腦價格跌幅最大 看上去只覺得這些軟體綁硬體的廠商
    水果 avid這些公司價格都對用戶很不友善
     
  10. S.Steven

    S.Steve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1-17
    文章:
    982
    讚:
    4
    其實我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一般"使用者的角度來看Mac Pro.

    事實上就像掌門人說的,拿Mac Pro來當生財工具的話,其實價位真的還好.
    Mac Pro也不是讓你用個3~4年就會被淘汰的電腦.

    事實上Apple是個賣硬體的公司,不是賣軟體的公司.

    從新款的Mac Pro可以看出,Apple想要讓Flash/emmc發揮他應該有的速度, 所以選擇了PCIe的介面,輕鬆的超越目前大眾的SATA規格. 新的ThounderBlot 2也是要大幅的超越USB3 or eSATA外接介面.

    這些規格在"一般"使用者可能感覺不出來.(也沒錢買那些周邊), 但對於那些用電腦來賺錢的人,能夠快1秒就是錢.

    影像的世界已經大幅超越音訊的頻寬了......

    以上是小弟的看法...:D
     
  11.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當閒聊談一下產業與價格 vs 價值好了。

    其實你若是上 Dell 之類的網站去配備一台規格幾乎一樣的電腦,大概價格都和 Apple 的產品差不太多。有時甚至 Apple 還略低一些,或者像高解析度的 laptop 螢幕於其他廠是根本沒有的選項。

    這個世界不管到哪裡,不論是啥高階硬體還是最俗氣人肉市場....除非資訊不對或是壟斷等,不然永遠都是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人們之所以覺得 Apple 比較貴,只是它沒有做 "品質很差、卻還可以用的便宜貨"。當你消費到高端時,很抱歉哪裡都差不多是那樣的價格。

    目前整個電腦產業的平均電腦價格是大約 $550 美金 (同時計入 Apple),而 Apple 電腦的平均價格是至少這個的一倍 (它沒有做 "品質很差、卻還可以用的便宜貨"),它在 $1000 美金以上的電腦銷售佔了 90%。其市佔率可能只有 5-8% 左右,但若是利潤卻可能遠超過所有其他廠加起來的所有利潤。他們的價格若沒有競爭力、若沒有替使用者創造價值,是不可能擁有那種驚人的利潤。

    基本上整個 PC 產業價值鏈是只有 M$ 和 Intel 有創造價值 (這個基石正在崩解中),其他的 PC 廠商都只是在 racing to the bottom。這個問題是,總有一天你會到底部!也就是 PC 廠無法區隔、創造價值,甚至連自己活下去都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一堆 PC 廠都相繼退出或倒閉 (IBM 早就不玩了、Dell 要下市了,HP 也快完蛋了.....)。這種無法創造價值與創新的 "便宜",其實最貴!不但傷自己 (公司),最終對消費者也沒有好處!


    * 台灣整個國家實在應多想 "價值",而不是單看 "價格" 的思維。



    回到 Mac Pro 話題:

    1) 我們現在所習慣的 laptop、desktop 會慢慢被行動裝置取代。傳統電腦會變成縮小的產業。於是讓桌機變超強大、配外接、輕便、高端高價才有辦法生存。

    2) 按統計,多數 pro 用戶 (80%) 根本很少人在接什麼卡,如果再計入更多轉戰 MacBook Pro 的專業人士,未來用卡的比例實在低到不行。那些卡在電腦不夠強大時是有道理的,而它們至今還存在有些原因是某些公司不想改變。以前甚至 sampler 都要用卡!現在呢?

    3) 上面 S.Steven 提到的,其實時間最貴。若是能節省人才處於創造的時間,即使一天只差半小時,一年下來是很可觀的薪水。:D


    Just my 2 cents!
     
  12.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VALUE

    我覺得在設計方面帶給客戶創造價值 這是無形的價格
    可是貴了近一倍我以為是貪心 外加沒有彈性空間 我認為不是好作法
    PC廠把市場玩死了也是事實 沒有找出自己的特色
    沒有自己的作業系統不是長久之計
    我有買過dell 價格蘋果是六萬的話 同配備DELL四萬五
    保固也便宜許多 真正讓我覺得i got what i pay for
    賣掉的原因只是因為 它沒有好用的1394孔~
    我個人看電腦產業的觀點沒有這麼浪漫

    另外我最近發現ABLETON很省CPU資源
    它的計算方式跟其他幾套軟體不太一樣
    現在都在用88.x sample rate ,裝了UAD, resource快沒了
    不划算阿 買卡真是傷 有mac pro就可以做更多了
    UAD聲音是還滿喜歡的 有感覺聲音質感比waves好一些
    或許我玩的還不夠深入 有錯也請幫忙指正

    CUBASE 開多少PLUGIN就累計多少 一直往上加 但只要超過45%開始爆音
    才掛一些些就爆了 Orz

    LOGIC PRO 只要不開監聽 可以開非常多 只要按下監聽 就算是只有一軌
    CPU會變成只有單核心處理該軌的PLUGIN 超過單核心的LOADING開始爆音
    也許是我比較倒楣 我問過好幾個人都說不會 可是同樣狀況的影片國外很多

    ABLETON單軌只要不超過50% 連開很多軌同樣LOADING沒有問題

    PROTOOLS沒玩過 看到影片是發現根CUBASE差不多
     
    Last edited: 2013-06-21
  13. miditaco

    miditaco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9-30
    文章:
    298
    讚:
    0
    jg

    Pcie可以買magma出的TB盒,所以它有6個Tb接口
    個人認為專業不一定要大,也不一定要弄的像rack那樣
     
    Last edited: 2013-06-20
  14.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Mac Pro 的價格終於出來了。和我想的大概差不多,四核的 workstation cpu $3000 美金起跳。入門的 Mac Pro 和高階的 MacBook Pro、iMac 價格有點近,大概會讓一些人選擇困難。

    Apple 訂價實在很厲害.....:mad:

    其實也不完全是 PC 廠把市場玩死,而是最重要的操作系統與 cpu 被壟斷。這種情形下不論誰去做,最後結果也都差不多。事實上 Window PC 也不是沒有人試著做高階的產品,但消費者卻很少人認同。因為消費者很容易回到同一個邏輯: 類似上述這個配備要X萬=貪心;那個配備只要X萬=合理;更便宜= 佛心。
     
  15.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16.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忘了說..... Apple 將 OS X 10.9 Mavericks 升級訂價改成免費了!:eek: 如果你的 Mac 是這幾年內買的 (2007?),應該跑 10.6 雪豹以上的都可以升級。10.9 有不少很好用的功能,像可以用於搜尋分類的 tags、finder 的 tabs 等。下載等可以參考這裡 :

    http://www.apple.com/osx/

    購買新機現在也免費贈送 iWork (像 Office 這種文書套裝軟體),比以前划算。可惜舊的機種好像不能免費下載......:mad:
     
  17.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Penetration

    蘋果的設備目前看起來要達到增加普及率 以及"一致性" 送軟體算是其中一項

    可是安卓的手機之後一隻五千元的策略來勢洶洶 加上google的服務真的很好用

    有點擔心蘋果會不會又上演當年的衰敗

    google 筆電 已經支援ms office 檔案開啟 以及離線使用

    未來如果增加對影音介面的支援性 蘋果和視窗的生存令人擔憂
     
  18.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就來清談一下產業吧!Just my 2 cents!

    很多媒體和科技評論都有類似觀點,認為會重演 Apple vs. 微軟的歷史,而現在代表微軟的則是 Google。Apple 會不會有生存問題.....時間拉長沒有人會知道,但這些媒體的觀點老實說是錯的!他們不懂經濟與科技是怎麼一回事。實際上 Apple 會有至少 5-10 年的超級好時光 (5-10 年在科技業算挺長),而這段時間他們等於當年的微軟。這樣的概念剛好跟一般人想的、媒體寫的完全相反!

    當年微軟之於 Apple 是後者快倒掉,但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觀念是,佔有率並不代表全部,重要的是有多少錢被平台上的相關廠商賺到。越多錢被賺到的平台越健康,反之越少錢被賺到、越少錢在轉的平台會式微。而其中 "佔有率" 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但並非全部。更重要的指標是平台上的 "總利潤"!

    當年 Apple 的 Mac 最慘的時候佔有率只剩不到 2% 左右,但還是有許多軟體商繼續做。為什麼?因為這 2% 的人消費能力非常高,買正版的比例高。只是這個 2% 還在往下掉,變成不健康的平台了,最後 Apple 也差一點收攤。反之,在 Window 平台轉的錢更多,賺到的人也多,研發與行銷的錢也更多,平台就變得更強大。

    回到 2007 年以後,真正有一堆錢被軟體商、相關硬體商、配件商、OS 開發者....賺到的是 iOS 的平台 (類似當年的微軟 Window 平台)。反之 Android 也算是不少錢在轉,但幾乎沒有人賺到錢 (類似當年的 Apple Mac 平台)。只有像三星幾乎壟斷重要零組鍵 (未來會越來越難維持),加上行銷費用全球第一才有可能賺到。

    在 iOS 上賣品牌形象的硬殼與導線都還比不少 Android 手機廠還賺。光衝那個量、佔有率是沒有用的,因為這個 OS 平台的 "本質就是設計來讓大家都賺不到錢",只讓 Google 收集個資、賣廣告的!還不說許多統計上的 Android 嚴格說也不算是一個完整平台,因像 Amazon 用的是 Android OS,其實和 Android 平台根本無關。許多二三線產品也是類似的情形,但都還被概括在 Android 平台統計裡。

    另外還有購買力的問題更是重要。同樣的 20% 佔有率看似一樣,其實可能壓跟是不同的,因為平均每個人的購買力可能差近 10 倍!例如常被提到的美國國內消費佔 GDP 大約 60-70%,但沒被提到的是收入最高的 20% 其消費量卻佔了約一半。同樣那些只看規格、看價格買便宜手機的人再多,卻不會消費更多於平台內,因為從一開頭就已經顯示他們並沒有消費能力或消費意願 (買軟體、配件、服務....)。這些人所代表的佔有率除了媒體炒作與統計學上的盲點外,幾乎沒有什麼意義。這類消費者甚至對品牌廠也沒有品牌忠誠度可言。會因為你只賣一萬五的人下次會因為別家只要一萬三就轉台。

    蘋果生存令人擔憂?:confused: 上市公司往往最後都倒掉是沒錯,時間拉長沒人說得準....不過短中期內擔心一家坐擁台幣近五兆儲備現金 (約台灣國民生產總值的 1/3) 的蘋果還不如先擔心那些只會靠賠錢、低毛利衝佔有率的吧!


    * 註
    - 目前連 Google 從 iOS 上的收入都超過從自己的 Android 平台。
    - GM 破產前,車子銷售佔有率全世界第二 (之前排第一)。
    - M$ 的確犯了很多策略錯誤。但 M$ 的 IT 端和有點走下坡的 Office 策略還可以坐吃老本好幾年。M$ 很可能變得像 IBM 一樣。
     
  19. Tricky

    Tricky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08
    文章:
    949
    讚:
    77
    同意掌門人的所有觀點

    同意掌門人的所有觀點 周遭的人用安卓平台的人很少願意花錢 ios 有很好的市場機制和黏著度來自於itune 和 app store,少數人的消費力讓apple賺超多錢 也將整個作業系統的依賴度轉移到移動設備

    我的觀察是指 os x 和 windows os將會越來越難生存 變成少數人使用的系統 或是轉進高階工作站伺服器市場

    都是手機 功能都一樣 ios設備打開卻是在使用google的服務 如果google的app store也有讓開發者賺錢的方案 外觀也做成精品的時候 先衝佔有率 然後蘋果化 我認為到時候局面會很不一樣

    除非 蘋果趕快推出mail ,map, voice control etc....速度決定成敗了
     
  20.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我們在這裡閒扯好像太嚴肅了......:)


    沒錯,我之前有說過類似的。多數人擁有電腦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電腦是上網的唯一選擇,但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電腦的複雜、legecy 問題...都不是一般人會想或需要面對的。同上面一則的概念,PC (含 Mac) 的平台的確在弱化,因為在 mobil 與 tablets 上轉的錢將會大於它。

    1) "都是手機、功能都一樣" 是說不通的,因為 "experience" 不一樣。高階的產品與服務都強調 "user experience"。

    如果都是電腦、功能都一樣,那 Linux 早就取代 Window。如果車子都一樣,功能都是從 A 點到 B 點,那哪來那麼多車廠?哪來 30 萬到 4500 萬台幣的車子?:confused:

    2) "先衝佔有率--->然後蘋果化" 就已經不是同一種思維了。"外觀也做成精品" 那也不是低毛率、低研發搞的出來的。(PS: 台灣的大學教育也是一種低價、低投資、低研發的例子。試看結果如何?) 再說一開始因便宜而買它的消費者又怎麼會因為後來變成高價的精品而買它?

    基本上那是一種思維、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的結果。第一代蘋果的工程師裡有不少人是詩人、音樂家出身 (有的舊照片還可以看到辦公室裡的音樂 keyboard),那樣的企業文化某種程度到現在還是有的。

    試想如果那麼簡單,那約 20 年來市佔率第一第二的 HP、Dell 早就轉型了,SONY 的 PC 部門早賺翻了。他們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曾嘗試,而是沒有那麼容易。而且.........不好意思小弟再重複一次: Android OS 的 "本質就是設計來讓大家都賺不到錢",只讓 Google 收集個資、賣廣告賺錢的! PC 產業是設計來讓 Wintel 賺錢;現在只是換成 Google,儘管目前連 Google 在自己的 Android 平台上也不怎麼賺....:eek:

    Google 自己出 Nexus 的品牌,用同等於商品製造價格來賣 (嚴格說應該是略賠本,因為要考慮研發、運費與售後服務)。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註定很難有硬體廠能在這個平台上賺 serious money 了!別忘了,它們都落在你說的 ""都是手機、功能都一樣"。

    3) map、voice control 早就有啦 (有些 API 的確是最近才開放,不過那是策略,而非速度慢)。

    話說我並不覺得速度、什麼功能....是重點。Search engine 在 Google 之前就很多人做了,就算現在 Google 的 search engine 技術也沒有比其他好到哪。但 Google 是把 search 在 desktop/ laptop 上轉成商業模式最成功的。:eek: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