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Gibson的百年老廠自己不進步還整天上法院告人,讓別人也不進步, 但大部分人要買琴還是會考慮Gibson,所以說進步與否並不重要,能讓顧客掏腰包就好, 你看看Charlie Starr Sig. Les Paul Jr.那把, 老實說看多了的話、以Gibson的"水準"而言那還算輕微, Gibson可以讓顧客幾乎沒隔幾個月就上來抱怨, 卻仍然會有人前仆後繼買Gibson就知道品牌價值的重要性。 Kiesel從我快十年前開討論串就知道它們很多問題,討論串也貼了不少相關案例, 但畢竟那不是發生在自己或認識的人身上,所以相對沒有那麼憤慨, 直到後來我自己也被搞、而且Truss rod失效這個瑕疵實在太過份。 我在推測Truss rod失效搞不好不是沒有品管, 而是組裝人員雖然發現了,但不想處理: (以下設計對白) 「啊、Truss rod轉不動… 要換掉還要拆掉重裝、走流程寫資料好囉嗦,快下班了不想自找麻煩, 反正弦距跟Neck曲直有符合出貨標準就好, 客戶有問題就丟給維修及客服部門去處理,不關我的事, 早點完成今天的業績趕快下班比較重要。」…以美國製造業的員工素質來說,上面這個情境的機率真的不低。
補個掛,最近在跟IYV談要訂做一把SUHR MODERN STYLE的BODY 結果對方直接拿第3頁52樓影片裡的FUTRA MS的BODY圖給我 我後來拿SUHR的圖片跟FUTRA的BODY圖對比過, 基本上FUTRA MS的BODY就是把SUHR MODERN的屁股直接往下拉長了,左右的形狀都沒有改變 這種狀況要說IYV沒有SUHR的原廠BODY(或是至少很接近的)數據真的是打死我都不信~ (因為琴身的上方跟左右形狀幾乎完全一樣,只是拉長了底部) 說穿了為了避免版權的問題,某些訂製的狀況他們會刻意給跟原廠很像但就是差那個一點點的圖, 如果客戶不介意或是沒看出來,案件就這樣憋過去了, 我目前給了我量的原廠數據和對比圖過去請對方改,看看下周會不會有明確的回應, 結論還是一樣,如果想要便宜就好,那依然值得考慮 但是要注重細節的話,非常考驗客戶方對於琴體數據的掌握與敏感度 設計圖上沒有被抓到的錯誤,他們是不會幫你改的, 甚至,為了規避版權,還有可能會給有極小誤差的設計圖~ 總之,設計吉他這件事似乎沒有比彈吉他來的簡單到哪裡去~ 我個人對於這樣跟廠商的鬥智鬥勇還算是不反感~前提是能夠協商出我想要的結果就可以~ 另外,IYV的運費似乎從去年就開始漲價了,原本都是固定收100美金的,現在直接漲到150, 然後訂製琴本身的收費好像也提高了,我感覺連運費加進去總價大概平均有漲價100-150美元左右 不知道他們是否用這種方式來篩選掉一些低價的訂製散戶, 不過照這種漲價幅度來看,大概兩三年之後,訂製IYV的低價優勢就會消失了, 要不要趁現在多做幾把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