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聲音聽起來像是 direct monitor 跟 software monitor (若詞彙有錯請指正)的調整問題。 direct 就是吉他拾音器不經過 amplitube 的原始訊號,software 是吉他的訊號經過 amplitube (或者其他plugin)...
你知道 twitter 的自我介紹字數只能有 160 字元嗎? 扣掉原本的自我介紹,用僅剩的字元數來說明現狀,我不知道這跟傲慢的關聯在哪裡 更何況 YOS 在官網就有明確的說明 To overseas customers All my products are sold only in...
我自己是覺得那個 disclaimer 倒不會看起來傲慢 在社群網路頻繁使用的現代,廠牌或店家的確有可能會各種詢問訊息炸翻。以我目前服務的公司社群,之前也是常常會有很多詢問訊息。這些來自國外的詢問訊息,其實某種程度造成了營運上的負擔...
作品蠻有趣的,希望你們徵人順利!
Soldano SLO pedal 出拉! 產品官網 標榜跟 SLO 100 的 amp 一樣有 cascading gain stage 。 Cascading gain stage 這個名詞,在很多 Dumble 類的產品也有聽過。 儘管有 George Lynch...
樂團名稱 YouTube 訂閱 Youtube 總觀看 Spotify 每月聽眾數 Polyphia 95 萬 2.5億次 140萬...
關於 Tim Henson 的專訪,我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有看專訪第一段的話,應該會注意到一個特別的資訊: Polyphia are hot shit and they know it. When Guitar.com video-calls one of the Plano lads’...
最近看到 Gibson 的新企劃,很好奇當初推出時內部的討論過程如何。 CC 系列的神主牌 CC1 greeny 在幾度易主到 Kirk Hammet 手裡後,讓 Gibson 又有新的故事可以推出 Kirk Hammet 版本的 Collector's Edition...
對於一些頻繁出貨的公司來說,物流不太可能因為一個客人的反應就換成另外一個服務商。只能祝福你好運了
以生產的總數來看,Gibson 的 Les Paul 在 50~60 年代間或許不到 Fender Strat 的 1/10 。 一年做 5xx 把的,跟一年做超過5000 把的,在製程跟品管的差異上可能就有不同。大家說「樹大必有枯枝」。會不會有可能這些在當時就是大量生產的...
可能要看經營的商業模式。最近因緣際會認識曾在 Cremona 學習小提琴製作的老師,跟我說回台灣之後自己受託製琴的 case 非常少,主要以維修保養的 case 為主。 也有聽過台灣某些吉他製琴師是以 「接單製琴」+「維修調整」的方式維生。...
這幾天看到 guitar.com 的報導,說 Michael Fuller 把位在加州營運點放上房地產交易的網站。 這個經營了 30 年的效果器廠牌,應該算是 boutique 的先鋒之一吧? 業績衰退會跟前兩年的社群媒體爭議言論有關嗎? 如果有機會的話,還蠻想留一個他們家的 tape...
在來台北工作以前,自己在高雄的家中曾經連續2年(甚至更久?有點忘了)不開冷氣。或許是靠海有海風調節,或者剛好家裡附近有茂密的植物,總之儘管白天高溫炎熱,只要有電扇都還能勉強維持 但來台北工作之後,盆地的特性讓入夜之後依然悶熱,沒有空調真的受不了。北部較高的濕度也讓吉他保存相對有點難度。...
用逗號分隔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