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 台灣唱片在做什麼?

本文由 amigo14672011-09-27 發表於 "音樂、樂理、其他樂器" 討論區

  1. amigo1467

    amigo146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1-09-27
    文章:
    27
    讚:
    0
    因為沙漠叔的告知,才知有這論壇,又因他的好意,故把這本書告知大家

    書名『30年來 台灣唱片在做什麼?』

    內容如下
    1.為什麼要出這本書?
    2.環境如何影響歌唱發展
    3.台灣流行音樂史概述
    4.卡拉OK歌唱教唱對台灣流行音樂的重要性
    5.媒體與台灣流行音樂的關係
    6.製作人的工作與特質是什麼
    7.在講解mix與mastering之前
    8.創作前,應先有哪些準備工作與認知
    9.一步一步地走入創作殿堂
    10.旋律創作奧秘
    11.唱片公司、製作人、歌手與創作者
    12.台灣流行音樂不死,傳承不已

    談到『創意』這個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如果大家都想的到,那就不叫『創意』了。
    每個玩樂器的人,或會唱歌的歌手,都有能力隨時創作出一段歌曲,所以創作並沒什麼了不起,問題在出來的東西有沒有生命與創意,能否讓人在無意間哼上幾句,而不是要刻意的去聽或學,就好像『吻別』這首歌,在唱什麼我不知道,但我會記得,我和妳吻別....在那....,就這一句,就已付給了這首歌永恆的生命,這句的片段在以往許多歌都出現過,並沒什麼希奇,問題在您怎麼會想到用這句,別人為什麼沒想到?這就是『創意』之所在了。

    最近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我就當『創意』教材淺說一下,這位劉姓年輕歌手,出過一張唱片,老實說,唱的不錯,唱功可以,有機會成名,壞在有位天才老爸在那裡,世人的期待過高,要求完美,在這情況下,就白白地被犧牲掉,外型條件那麼好,人又憨厚,哪個人會討厭他?若不是老爸這包袱.....

    既然包袱在爸爸那裡,爸爸有義務幫他解決這問題,還給他一個發展空間,這手法我在書中有講過,當時的楊姓歌手,就這樣處理,一砲而紅,所以我很了解這手法。各位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首『唸你』的歌出現,跟剛才的『吻別』這首歌一樣,它是以往一首有名的福音歌的片段,crying in the chapel,這首歌至少有30人唱過,是貓王翻唱後暴紅,其中有位唱say yes my boy的日籍女歌手emy jackson,翻唱的版本跟『唸你』最類似,就是,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就這句,它已註定暴紅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如今這位爸爸已經把這包袱從兒子身上卸下來了,還給了他一個正常的空間,往後要靠他自己了。

    創作永遠來自copy,但如何選擇要哪個,而不要這個,那就要靠『創意』了,『唸你』為什麼不選貓王版本,而選emy jackson版本,這是需要智慧的。台灣需要多點這種有智慧的創意人來改變我們的流行音樂,這也是我會積極投入出書的原因,分享我在流行音樂的創意經驗。

    書已上市,有興趣的可以注意一下,到midimall門市洽購,近6折的優待
    另設有簡易的討論站,歡迎各位光臨

    http://music4tw.freeforums.org/
     
  2. Desert Surfer

    Desert Surfer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24
    文章:
    2,435
    讚:
    238
    歡迎Amigo新加入當代論壇

    我雖只加入當代3年多不算資深, 但平日常來散步, 路途小徑稍微熟悉. 提個燈籠歡迎Amigo新朋友來此音樂人常聚會的公園.

    雖然認識Amigo不深, 從過去在其他論壇的貼文, 和從Amigo君提到的兩首古典流行曲子我猜想他大概從事台灣唱片行業已經相當多年. 是台灣唱片界的元老前輩. 對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相當的豐富, 相信當代的樂手對此相關話題應該很有興趣. 這方面的討論在此論壇似乎不多見, 建議Amigo來此和大家分享經驗.

    Amigo君提到Emy Jackson, 當代的年輕人可能沒有聽過這位歌星. 在60年代她的一首 Crying In A Storm淚の太陽/エミ_‧ジャクソン 在日本台灣可是紅透天. 許多歌星改唱外, 很多樂團包括投機者The Ventures都改編為演奏曲.

    此曲沖浪味很濃, 俗的可愛. 我很喜歡這首演奏曲.

    <iframe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LK3Kno1if6U" allowfullscreen="" frameborder="0" height="315" width="560"></iframe>

    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討論, 如果對此話題有興趣, 我也會來大家分享台灣40年前翻版唱片讓窮學生也能接觸美國流行音樂的回憶的趣談.

    :)
     
  3. death

    death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8-02
    文章:
    660
    讚:
    0
    "『30年來 台灣唱片在做什麼?』"

    教育訓練更多喜歡唱ktv的年輕人,培養偶像賺更多的錢,希望大眾最好除了情歌不要聽別的,因為愛情就是全世界;去音樂節是去逛夜市,破壞海灘,不要去聽音樂啦,然後變成了大學生了沒這樣的年輕人最好越多越好,懂西洋音樂的年輕人最好越少越好,因為偶像唱的情歌=所有類型的音樂.最好都不要聽其他類型的音樂,只聽情歌就好.

    這是小弟拙見,哈.我是來亂的..^^
     
    Last edited: 2011-09-27
  4. Desert Surfer

    Desert Surfer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24
    文章:
    2,435
    讚:
    238
    death的見解很有意思, 的確音樂往往被過份商業化, 有時讓人覺得噁心不齒. 但這不是音樂的錯, 而是認同人的問題. 有人認為Lady Ga Ga 非常有才華, 有人認為她只是耍噱頭. 喜歡的人多聽多買她的CD, MP3, 讓她賺更多錢, 下次表演舞台場景更豪華驚人. 不喜歡的趕快轉電視台看政治評論經濟分析去....;)

    有朋友問我為何如此沉迷古典音樂的你會去喜歡比較低俗的沖浪吉他音樂甚至不上流的酒家那卡西樂風? 我回復她們音樂像是不同的菜色, 天天在家吃太太作的傳統家常菜飯,百吃不厭. 但有時也喜歡和朋友在路邊攤吃臭豆腐, 燒煎糕... 有人喜歡高級法國菜和陳年的葡萄酒, 有人卻認為大排檔的小吃和廉價紅標米酒才吃的痛快. 你們不是喜歡美國民謠風嗎? 有人認為是無病呻吟, 有人卻認為是代表時代的心聲. 見仁見智, 自己歡喜就好.:)

    我和沙漠嫂喜歡古典音樂並不是附會風雅, 像有些人盛裝去聽名家演奏卻大部份時間在打瞌睡, 我們都是在晚上睡覺時用定時器播放, 有時聽不到一小時就睡著了. 聽到精彩喜歡的第二天會去從收集的CD找出來再陶醉一下. :p

    聽完古典音樂再去彈奏沖浪吉他讓自己有投入創作音樂的感覺, 大部份的人從小沒有機會或買的起昂貴的古典音樂的樂器, 只能玩玩比較能負擔的吉他口琴, 老來再去復習讓我有如時光回轉再次年輕的感覺.:cool:

    Amigo說的很對, 大部份人的創作是從Copy開始, 有了唱片CD讓我們容易的去模擬自己喜歡的偶像的彈奏. 過去沒有YouTube, 唱片CD幾乎是我唯一的學習工具.:confused:

    聽音樂只為了愛情? 對有些人是有幾分道理, 古人"以文會友", 現代人何嘗不可"以樂會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喜歡同樣的音樂更容易交到朋友.:D

    大部份的人聽音樂是陶冶心性放鬆自己. 不管為什麼?! 要喜歡才去享受. 大可不必因為班上每個人都有這張CD, 我也非買不可.:eek:

    不管如何, 我們感謝唱片業能夠提供這個媒介, 讓我們對自己所好有所選擇.:)

    我也是來亂的..:eek:

    大家一起來胡說扯蛋吧.

    :D:D:D
     
  5. amigo1467

    amigo146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1-09-27
    文章:
    27
    讚:
    0
    沙漠叔太看的起我了,我只不過曾參予台灣唱片製作的一個老頭,在參予中,發現許多問題,但大家都沒重視它,以致唱片越來越走下坡。曾經有一些年輕好手來問我,他學音樂也10多年了,也彈的一手好吉他,時常在演唱會幫歌手伴奏,已經是準職業級的人了,偶爾也進錄音室錄唱片,但總覺得人生只是如此嗎?要靠它生活,好像很沒安全感,除了無法養活自己與家人外,也無法從音樂中得到感動,只是在做一樣的事,做個音樂打工族,再看看許多前輩,晚年並不是很好,以致於,許多人就把錄音設備與吉他轉賣掉,退出這市場,為現實生活而轉業,把音樂當玩票,當興趣......,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一個從充滿熱情,對音樂充滿幻想的年輕小夥子,到最後傷心的放棄最愛,選擇離開,只能默默的在場外支持,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有人去面對嗎?沒有。

    這一切導源於做事的態度,不夠專業與用心,日本有一個『搶救貧窮大作戰』電視節目,報導如何脫離貧窮,當在學習燒烤時,連燒烤的紋路都要每次一樣,在我們的邏輯思考裡,認為這太過份要求,但日本人卻認為這是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我卻認為是一種『用心』,台灣現階段最欠缺的就是這東西。最近的賽德客巴萊,我就看到魏導演的用心,這也是好萊塢導演必備的條件,我相信好萊塢很快會找上他。做音樂就是要用心,出來的作品就會感動人,這樣從事這行業才有成就感,不會浪費生命。
     
  6. numb1415

    numb1415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02
    文章:
    718
    讚:
    0
    題外話,之前喜歡逛跳蚤市場創意市集等都會看到一些自認不會輸給大品牌的設計商品,但...這些東西卻只能在跳蚤市場上賣。
     
  7. moonfire

    moonfire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4-25
    文章:
    1,873
    讚:
    12
    恭喜前輩出書了,之前本來在另一論譠上PO說要跟前輩訂10本的
    看來得要去那裡拿書了~~~

    說到做音樂,小弟在台北上大學時,剛開始玩創作
    常常會去各唱片公司投稿

    有一次有個小唱片公司打給我,跟我約出來見面
    說他們看了我的曲子,其中有一首他們覺得可以試試看,想用偶像劇裡
    但是覺得我的歌詞太長,所以希望我同意把歌詞刪減成一段就好,後面全都重覆
    當時我實在不了解為何要這樣,所以沒辦法接受...
    日本幾乎任何一首歌,都是從頭到尾不一樣的歌詞
    歌詞是一種曲子的敘述,一種表達才對啊,把我的歌詞刪掉剩一段
    意思就不完整啦~~
    但那個人只跟我說,日本是日本,台灣是台灣,要完整記下全部不一樣的歌詞是很費力的
    要說費力,日本的歌星、偶像們,不只記下每首歌完整的歌詞,還要邊記舞步或彈樂器咧!!!
    我當時沒辦法接受這樣連商業化都不完美的做法...所以拒絕了...

    過個幾年再回想...覺得當初是不是太堅持了....
    到了現在....發覺其實還蠻後悔沒先接受的~~以後再堅持就好了
    但是台灣的市場音樂類型,從一開始的落後日本、美國
    到現在已落後韓國了...也許再過不久連中國都超過台灣了...
    或是說其實有的人覺得已經輸了?
    希望台灣音樂能加油
     
  8. Shiya-小亞

    Shiya-小亞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1-01
    文章:
    2,147
    讚:
    32
    雖然小弟聽歌不到30年
    不過個人感覺大概就是把歌手作殘+把市場作濫........
    sorry....說話太直接.......:D
     
  9. amigo1467

    amigo146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1-09-27
    文章:
    27
    讚:
    0
    哇!這裡也有舊識,謝謝moonfire大大的捧場,書明天送到MIDIMALL,煩您再去領書吧

    說實在的,台灣的唱片界令許多人傷心與憤憤不平,所以許多人都有一肚子的怨懟,這我都了解,只是這樣有用嗎?平心靜氣想一想,唱片公司只是一個營利機構,做唱片只是為了賺錢,如果不能賺錢維持公司開銷,就會關門倒閉。我倒是很佩服小玲的,本身是音樂人,為了音樂理想,竟敢開唱片公司,結果負債累累,到現在還在當評審還債,試問各位您有這勇氣嗎?如果沒有,那就不要怨天怨地,應該以正面的思考來改善台灣的唱片。

    唱片圈的黑暗面,我都看過,也曾經有金主朋友,叫我們替他們經營唱片公司,可是我們知道,在台灣,唱片很難賺錢,不是盜版,也不是下載的問題,而是唱片本質的問題,這不是三言兩語跟短時間可解決的,必須慢慢的,一點一滴的倒正,所以我們拒絕了他們的好意。開唱片公司很容易,要維持就不容易了,去問問現在還在開唱片公司的人,您就知道為什麼他們的想法會跟您不一樣,要在市場生存不是您想的那麼容易。
     
  10. 小小

    小小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9-17
    文章:
    518
    讚:
    1
    決定了!!!明天要去MIDIMALL買這本書!!!!!!:D
     
  11. Desert Surfer

    Desert Surfer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24
    文章:
    2,435
    讚:
    238
    看來當代論壇上玩音樂的有三種人:

    專業: 像Amigo君已經入行在圈內的. 祝各位做的用心!
    非專業: 像我一樣是業餘消遣的, 祝各位玩的開心!
    準專業: 祝各位有決心下海, 用心的去爭一片天地. 決定業餘玩票的寬心的走另外選擇的路.

    都不是?! 大家做的玩的活的溫心就好!

    祝Amigo出書成功!

    :):):)
     
  12. Fz0115

    Fz0115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08-09
    文章:
    1,404
    讚:
    16
    這個問題從我迷上音樂後就一直不解....

    台灣的流行音樂從高中後就一直不太吸引我,我是個接受度較高的愛樂者...(算吧)....從藍調,老搖到hard rock,日本流行樂, hip hop, r&b,Soul,電子音樂,後搖, 小部份jazz,也很愛M.jackson.. 雖然我愛彈的是電吉他,但聽的東西常換口味

    但華人流行音樂中,真正喜歡的好像只有王菲...

    真的是創作力不夠嗎? 我相信沒有這麼單純, 台灣一直也都有出色的音樂人, KTV出現後,應該對創作行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市場的因素更重要.
    這也無可厚非, 但最近的唱片界漸漸變成一種媒體,打知名度的工具,音樂性的比重越來越低,最近幾年我印象中真正好聽的只有張懸的第一張.
    許多曲子在我的標準裡連音樂都不算=.=.....以前的流行樂我再不喜歡,都認同是曲風問題,而非品質..

    創作永遠來自於copy? 有點疑問,手法或風格可能模仿,但現在整句或整首歌搬去用的情形真的很多....
    這些情況的原因是? 希望深入業界的前輩能為我解答!!
    十分感謝!!
     
    Last edited: 2011-09-29
  13. amigo1467

    amigo146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1-09-27
    文章:
    27
    讚:
    0
    對於Fz0115大大所提,簡要答覆如下

    由您的述說中,可了解到,您只站在欣賞的角度去喜愛音樂,所以什麼類型的音樂都聽,也都可包容,但都不精,台灣流行音樂是一門很專業的行業,非常競爭,有人為了幾個音符的取捨,要把一首歌唱一千遍,才能下決定採用何者,用心之至,我想您可能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不知您有沒有耐心把一首歌聽上一百遍的考驗,在書中,我有舉例M.jackson在現場演唱會,是如何用心的跟鍵盤手溝通他想要的東西,這些人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高手,為什麼還必須如此做,就是用心嘛

    欣賞音樂跟做音樂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境界,這兩種狀況,我都親身體驗過,我在書中都有告白過,您現在可能是處在欣賞音樂的階段,所以對音樂的細節未深入研究,有一個辦法可以測試您處在哪個階段,試著用背景音樂做伴奏,然後錄一段solo,錄完後留底,然後再錄一次,兩次對照,如果都百分百一樣,您就是脫離欣賞音樂的玩票階段,而到做音樂的職業階段,如果都不一樣,那就是欣賞音樂的階段,因為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彈什麼,第二次當然就無法copy自己了,或許您會覺得很難,錯了,外國人能,連台灣的大牌歌手都能做到,只要唱完一遍,以來唱一百遍都一樣,所以不要看輕台灣的流行音樂

    我說過台灣的流行音樂有很多問題,但並不表示一無可取,其中有許多值得年輕的一輩來學習的,這也是我說的『傳承』,老一輩有責任跟義務把好的與正確的東西『傳承』給年輕人
     
  14. NOIZ

    NOIZ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8-16
    文章:
    701
    讚:
    0
    小弟個人來分享一點,唱片製作無論多麼精細複雜,多麼高成本,終究還是得面臨消費市場的考驗,就跟做車子一樣。要做車廠,一定比做唱片更複雜要花更多錢,更需要多專業,專門技術。
    但是車子一旦到了市場,任何消費者的感覺都變得無比重要,任何缺點,或是任何設計不好的地方,不用專家,消費者一定可以感覺的到。
    唱片也一樣,如果是要比「努力」「細心」,全世界的唱片工業都一樣,沒什麼好比的。
    唱片做出來就是要給消費者「欣賞的」,而不是去告訴消費者,我做這張唱片到底唱幾百次,mix幾百次,找了多少好的樂手,所以你一定要懂這些,才能懂我的音樂。
    只是小弟覺得台灣唱片最終成品的production還是和國外差很多,拿國外一線和台灣一線來比較就知道了,這沒什麼好爭論的。
     
    Last edited: 2011-09-29
  15. 小小

    小小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9-17
    文章:
    518
    讚:
    1
    關於這本書~~

    我在剛剛(約兩點半多)去MIDIMALL把書買回來了~

    去買時店員連該賣多少都不確定~(因為書剛到,標價也還沒貼)

    書剛拜讀到一半,休息充電中~

    個人覺得這是本非常有誠意,十分用心的好書~。

    內容講什麼就不方便透露了,推薦版友們去入手一本~

    個人相信,任何對自己有高度期許、並且認真努力的音樂人們~

    都能在此書裡看到自己常犯的錯誤並且找到自己該改進的盲點~

    也感謝amigo1476版友這麼用心寫了一本好書~讓小弟我能稍微

    接觸台灣唱片發展的一些歷史~~ :D
     
  16. Desert Surfer

    Desert Surfer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8-02-24
    文章:
    2,435
    讚:
    238
    恭喜小小拔了頭籌, 我要等朋友去買, 到台灣再看了.

    今天一大早6:00A(再半小時)就和老頭沖浪隊友開車去費城參加投機者粉絲接木大會, 要到下禮拜二才回家. 論壇的討論會缺席幾天, PM也不會即時回復.

    這個話題慢慢地熱絡了, 回家後我再參加聊天.

    :):)
     
  17. ajino

    ajino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11-28
    文章:
    220
    讚:
    14
    台灣的音樂界真的比較爛嗎?
    很多認真, 有實力的樂手付出的努力, 不是我們這些業餘樂手能去想像的. 而且台灣許多資深歌者, 樂手, 製作人, 詞曲創作者都是華人音樂界裡數一數二的能手. 我不相信台灣的樂界比別人差.

    台灣做不出像樣的流行音樂?
    怎麼可能, 李宗盛, 羅大佑, 蘇芮, 陳昇, 張雨生, 庾澄慶, 伍佰, 張惠妹, 五月天, 孫燕姿, 陳綺真, 張懸, 盧廣仲... 誰不是叫好又叫座?

    但是為什麼一提到台灣音樂界就是罵聲一片?
    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1) 市場太小, 而且日漸萎縮.
    台灣人口就那麼多, 聽音樂的少, 懂音樂的人更少.
    要維持一間唱片公司, 你要先養活歌手和一堆幕後工作人員.
    要養活這些人, 你要有足夠的銷量或廣告贊助.

    這樣的市場要作小眾口味的"流行音樂"幾乎不可能.
    要做綜合口味又容易被嫌是大雜燴, 雜而不精.
    和國外一比, 先天就輸一截.

    2) 歌手變多, 競爭變大.
    從前你要買唱片, 能選的就那麼多, 現在不只國內歌手變多, 連國外的唱片都變得容易取得.
    餅就那麼大, 又被那麼多人分掉, 賺到的自然就少.
    賺得少, 你要怎樣說服別人花錢來投資你?

    3) 消費族群的改變.
    如果BOB DYLAN, JOHN LENNOON生在現代, 他們的音樂還流行得起來嗎?
    如果SANTANA, BB KING生在台灣, 他們還能有今天的地位嗎?
    "流行口味"的改變, 不只是台灣的問題, 看看美國現在最紅的流行歌手是誰...
    (但是他們有夠大的市場來支持不"流行"的歌手)

    音樂人都很有理想, 但老闆可未必這麼想...
    如果BABY BABY BABY哦~~就可以賣大錢, 誰不想多做幾張騙騙小朋友?


    現實啊...
     
  18. amigo1467

    amigo146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1-09-27
    文章:
    27
    讚:
    0
    或許NOIZ大大誤解了我的意思,我所謂的用心是在私底下,如果公開了,那就是宣傳與造勢,只是嘴巴講講而已,實際上是做不到的,我講的都是當時我們在做的事實,但卻沒公開過

    現在已國際化了,所有的產品都必須放在同一平台檢驗,消費者說了才算,不是業者說了算,
    最近發生兩件值得深思的事
    1.賽德克巴萊
    已經跟外片正面對打了,這是很久沒發生的現象
    2.裕隆LUXGEN
    改變以往的廣告行銷手法,賭在一首原住民的歌身上,廣告時間就是聽歌時間,不講一些廢話,但卻打動了消費者,有錢還訂不到車

    只要產品呈現出來,好的東西,消費者都知道,不是嗎?
     
  19. Fz0115

    Fz0115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08-09
    文章:
    1,404
    讚:
    16
    希望這種議題能有更熱烈的討論!!

    我想Noiz兄所表達的是,不管如何,消費者不會去探究唱片製作者公開或不公開他們的用心或不用心,只是純粹以產品本身的好壞來作選擇,

    當然,這個好壞見人見智. 像我在買唱片時, 最單純的動作就是試聽,不管是在唱片行或是Youtube. 好聽我就買,不好聽我就不買..相信大多是為音樂而買唱片的消費者都是以此為初衷,(當然,其他動機也有可能,在此不多考量)

    btw, 賽德克巴萊還沒看過, 不予評論. 但海角七號讓我非常失望, 看完後完全不知道好看在哪裡.
    至於那智捷,小弟因為工作關係能接觸大量不同品牌的車, 他成功的原因很多, 但是並不主要是車輛本質造得好(底盤與引擎),很大一部份是靠著配備的堆砌與行銷, 扯太多恐離題...點到為止
    至少我認為好的行銷不等於好的產品

    說這麼多, 重點就只有一個, 我不否定唱片需要其他輔助販賣的行為(行銷....etc) 但總希望音樂性的本質要達到基本要求
     
    Last edited: 2011-09-29
  20. NOIZ

    NOIZ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8-16
    文章:
    701
    讚:
    0
    是,希望賽德克巴萊不是不是特例!

    所以您的書是「講歷史」的,而不是教大家怎麼混唱片娛樂圈的!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