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紹這位錄音師:沢口真生 Masaki Sawaguchi 1971進入NHK、歷任聲音與音效設計部長、製作技術中心主任,2005轉往Pioneer任職技術開發本部顧問。 2002因對環繞音效的貢獻AES頒發Fellowship Award, 2004其論文「在轉播領域的環繞音效製作」獲選為ABU(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 亞太廣播聯盟)年度最優秀論文。 近年則擔任JPPA -AWARD (Japan Post Production Association)混音部門的評審、AES技術委員會Studio Section的共同議長。 原文網址:http://pro.miroc.co.jp/2016/07/15/rock-on-real-sound-project-user-story-vol-2/ 我先翻下面那一段、因為我覺得比較有趣,上面那段之後找時間再翻;基於著作權,我不轉貼圖片、請自行點選連結開啟。 ------------------------------------------------------------------------------------------------------ 這位錄音師主要是錄爵士與古典,特色是幾乎不使用Booth,因為他認為串音也是音樂的一部分, 這個做法也源自他個人很推崇的Al Schmitt。 他提到Al Schmitt在Bob Dylan在2015出的Shadows In The Night專輯, 此專輯在Capitol Studio錄製時只有樂團跟銅管,樂團在錄音室正中間、銅管則進入一旁的Booth, 雖然銅管進了Booth卻沒有把門關上也沒有針對它收音,而是利用收樂團的麥克風順便將銅管一併錄進去。 2014年9月16日、18日 @ONKIO HAUS 第一Studio 錄音照片: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f8083dd20d3437db8113ed734c53ff4d.jpg 一般的錄音師第一眼看到小號擺在鼓旁邊大概會很驚訝,但他認為與其討厭串音、倒不如在這樣的近場中將串音錄得漂亮。 因此他需要軸外特性佳的麥克風,這邊他選用日本老牌廠商Sanken CO-100K。 他在錄爵士時鼓組通常主要利用Overhead的兩支麥克風來錄大部分的聲音。 架12或16支、之後在混音時不僅相位處理麻煩、還有EQ等問題,而且爵士本身也不需要架那麼多支。 只要Overhead的兩支位置決定好、那整體的平衡就會很好。 配置圖: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2a831ec055ed4fee4e1d0936ea40500d.jpg 圖片下方的方向是Control room,只有低音提琴進到上方的Booth、但Booth門是開著的。 Ambience如前述是使用Sanken CO-100K。 小號的麥克風配置: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a189d520692cc59b96794aa3112a97c1.jpg RCA 77DX、Neumann U-67S。 為了在得到清楚的音色時能保有豐富的空氣感,所以距離約1m。 使用這兩支Mic是因為可以在不額外追加EQ的情形下得到這位演奏家"原朋直"(日本知名小號演奏家)該有的音色。 鼓組的麥克風配置: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1a6143a03f6d62834264f6dc87ce0025.jpg Top L/R:AKG C452 Snare:AKG C452S Kick:AKG D112、Mojave MA-301fet 這個組合是這位錄音師當時的最愛,現在Overhead則換成Microtech Gefell M300。 不使用AKG C451、而用C452是著眼於高頻,而小鼓使用S版則因為不用額外加EQ就能得到小鼓該有的聲音。 capsules的方向跟diaphragm不一致,L側是對準小鼓與Hi-Hat的正中間,R側對Cymbal與Floor Tom的正中間, 且R側為了得到更清楚的Floor Tom所以高度略低於L側。 為求空間感、大小鼓的麥克風都稍有點距離。 電吉他的麥克風配置: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01c9671ebdf1de98edc8397a784db457.jpg Octava MK012 x2 吉他以Stereo方式錄製以營造出空氣感。 選用Octava是因為它錄起來的聲音有點髒、不會太乾淨,很適合吉他。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錄音師盡量利用麥克風本身特性而非後製來營造音色的想法。 低音提琴的麥克風配置: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f31a625c5e90d577908e72b3ab513ae4.jpg DPA d:vote 4099B Audio-technica AT4080 低音提琴使用可稱作業界標準的DPA4099,但為求空間感他一定都會多加一支Off Mic,他較常使用Audix,但這次則使用Audio-technica。 相對於Al Schmitt是把Booth出來的聲音錄起來、沢口真生則是控制進到Booth內的串音量。 ====================================================== 這次錄音的ONKIO HAUS位於東京銀座、創立於1974年,分別位於兩棟大樓、一棟有6個樓層、一棟則有4樓+地下室,是規模非常大的錄音室。 http://www.onkio.co.jp/en/index.html 第一Studio的資訊在這裡,內有PDF可下載:http://www.onkio.co.jp/en/music/1st.html
接下來繼續翻上半段。 2015年12月16-17日 @軽井沢 大賀Hall 配置圖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51216-REC.jpeg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5-1216-REC-02.jpeg 這個錄音的特色是(環繞)喇叭跟麥克風是1:1,也就是9.1ch的話就用9支麥克風收音(視情況會多加一支收LFE), Microphones L:Neumann KM 133 D(1st Violin) C:Neumann KM 133 D(Contrabass) R:Neumann KM 133 D(2nd Violin) Ls:Neumann KM 133 D(Cello) Rs:Neumann KM 133 D(Cello) Lh:Neumann KM D + KK 131 Rh:Neumann KM D + KK 131 Lhs:Sanken CO-100K Rhs:Sanken CO-100K LFE:AUDIX SXC-25Mic Pre Amps 數位麥克風用:RME DMC-842 類比麥克風用:RME MicstacyI/F RME MADI Face XTPower Supply ELIIY Power Power YIILE PLUSDAW Merging Pyramix Native 10 實際收音照1: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Hall-long.jpeg 這位錄音師的自有唱片品牌UNA MAS所出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幾乎不額外加Reverb, 而是利用Ambience Mic將現場的Reverb錄起來。 這次錄音用了四支Mic朝觀眾席收音,並各自獨立分配到環繞喇叭中的四個Height channels。 實際收音照2: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STAGE-05-LONG.jpeg 特別的是在舞台中央成圓周狀朝演奏者收音的5支麥克風都是數位麥克風Neumann KM 133 D,這位錄音師滿建議大家去試試看這個型號。 低音大提琴則追加一支SXC-25將其低音送到LFE Channel。 使用電源: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7/stage-batt.jpeg 這位錄音師在收古典的時候似乎都是使用這台ELIIY POWER製的電池來提供電力, 據他所言「S/N比變得非常地好、聽起來就像蒸餾水那樣乾淨透明。」 另外、他也基於S/N比這個理由,通常會選在下雪時期去錄音:「因為空氣的S/N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 關於這次錄音的相關影片: ==================================================== 關於這次收音的軽井沢 大賀Hall: http://www.ohgahall.or.jp/en/summary/index.php 特色是為求聲音能夠均等地傳遞到各個聽眾席,所以設計成五角形,主要提供古典樂來表演。
這次是比較久一點的錄音:2007年12月在他自己開的Live Bar "UNA MAS"收錄的爵士現場專輯:原 大力 & His Friends VOL.2 2008-0701。 有SoundCloud可以試聽:https://soundcloud.com/unamas-label/unahq-1001-my-foolish-heart。 雖然他本人幾乎不用EQ、Compressor,但因為這次Mastering是交給日本知名大師JVC Mastering Center的"小鐵 徹"處理, 所以到底保有多少原音我也不是很確定。 原文網址: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ndex2.html 因為是2008年的文章所以照片都很小張。 場地: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4.jpg 錄音(硬體)是用Marging Technology的Pyramix(16in):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pyramix.jpg 用Pyramix單純就是他認為聲音比一般知名的DAW好。 Mic Preamp: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515.jpg 一開始只用Mackie ONYX 800R、後來為了更多音軌所以多加了RME OctaMic II。 以AES/EBU方式連接Pyramix。 RME因為解析度佳主要用來收鋼琴、低音大提琴、大鼓跟Overhead, Mackie則類比感佳,所以收小鼓、Hi-Hat。 四支Ambience Mic為求對比、以一定的比例連接RME & Mackie。 鼓組: Overhead: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616.jpg 大鼓: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604.jpg Hi-Hat: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613.jpg 小鼓: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614.jpg Overhead使用SE Electronics SE-3,收音位置前後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摸索。 大鼓使用AUDIX D-6跟SONY C-38, 動圈本來是用他個人很喜歡的ElectroVoice RE-20,但因為舞台離觀眾席很近,常常被踢到,所以改換較小的Audix。 Hi-Hat是Earthworks SR20,因為Gain很大、所以收Hi-Hat這種音量較小的樂器以及想要減少串音的時候很有用, 加上它串音時的特性很乾淨、所以就算跟其他的樂器混在一起也不會濁。(Hi-Hat也曾經用過SANKEN CU-32收音) 小鼓用AKG D-224E,這支雖然是動圈但卻像電容一樣寬廣,若用在搖滾上也許會太過華麗,但若要收鼓刷之類的細微表現就很適合。 低音大提琴: 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357.jpg 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596.jpg 前方架ROYER R-122著眼點是低音大提琴的蓬鬆感。 琴橋上則掛上DPA 4060,因為離樂器近、所以速度感更佳。 鋼琴: 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328.jpg 鋼琴用上兩支聲音很直接的Sanken CO-100K。 Ambience: 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0619.jpg https://www.ikebe-gakki.com/web-ikebe/pr_takumi-report/img2/boundary.jpg 在天花板的四個角落裝上AMCRON PCC-160,指向性特性可以在減少空調與雜音的同時、將表演的空氣感自然地錄起來。
這次是他上個月剛發行的新作,這裡可以試聽跟購買:http://www01.hqm-store.com/store/item.php?album_no=UNAHQ-2010 原文網址:http://www.phileweb.com/news/audio/201606/22/17376.html 因為是古典樂、一樣是在前面提過的軽井沢 大賀Hall。 演奏者Yuki Arimasa柏克萊畢業後直接受聘為該校的助教,以日本人爵士鋼琴家來說算是非常罕見的例子。 現場照片: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Stage.jpg 配置圖: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PP_micing.jpg 9.1ch錄音。 Mic pre: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micpre.jpg RME DMC-842M接數位麥克風、同時也是Clock Master,RME Micstacy則接類比麥克風。 鋼琴: Neumann KM 133 D x3用於環繞喇叭的L/C/R Channel。 鋼琴是已故知名演奏家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很喜歡的Steinway D274 NO427700。 據當天負責的調音師說、Steinway是彈得越久就與演奏者越貼近的鋼琴,所以要求錄音師"沢口真生"在錄音前先讓演奏者彈兩個小時左右。 L/R用來收主要的聲響,C則著眼在最低音域的弦。 「鋼琴用兩支麥克風來錄的話、會因為頻率不同而左右飄移,所以藉由C這個收音位置來讓聲音穩定。 雖然跟教科書上講的不一樣,但我覺得這樣平衡最好。」 鋼琴下方有Acoustic Revive RWL-3擴散板,因為鋼琴下其實也有很多聲響,但並不平均, 而錄音師過去曾在ONKIO HAUS錄音室測試,有加擴散板的聲音比較好,所以之後都使用擴散板。 Ambience: Sanken CO-100K x2用於環繞喇叭的Top-Ls/Rs Channel、 Microtech Gefell M300 x2用於Top-L/R Channel、 Neumann KM 133 D x2則用於Ls/Rs Channel, 這些都朝著觀眾席收音: 「這種收音法跟錄音工程的教科書講的完全不同,我是故意這麼做的。 大賀Hall可以很清楚"看到"聲音從舞台飛向觀眾席,特別是鋼琴這種反應靈敏而直接的樂器, 所以我為了捕捉鋼琴與場地間共鳴的狀況,特地將麥克風朝聲音飛往觀眾席的方向以得到較佳的效果。」 振動對策: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Piano-foot.jpg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Stand.jpg 鋼琴腳使用Acoustic Revive RHB-20、K&M麥克風腳是Acoustic Revive的RIQ-5010來隔離不必要的振動。 電源/線材: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Cale.jpg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PowerYIILEPlus.jpg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EMC.jpg 線材使用Acoustic Revive的產品。 電源使用ELIIY Power Power YIILE PLUS家用電池共兩台,除電池外沒有使用任何電源, 一台用於舞台接Mic pre、一台在Control Room接電腦與錄音界面。 EMC雜訊處理則委請JION Audio的宮下清孝(原Fostex技術部長)處理,有使用FINEMET材質做隔離。 Control Room: http://www.phileweb.com/news/photo/audio/173/17376/Mick.jpg ...當技術到了一個境界其實會變得比較隨興...
補一下第一篇文章錄音作品的購買與試聽連結:http://www01.hqm-store.com/store/item.php?album_no=UNAHQ-1018 另外小號有使用PreSonus ADL 700搭U-67-S、GraceDesign搭RCA 77DX, 原本的文章內沒有提到這件事、但配置圖有標,我沒有注意到...在這邊追加說明。
這次錄音有趣的地方不在於錄音本身而是衍生出來的其他事情... 原文網址:http://www.dtmstation.com/archives/51935053.html 這次錄音作品的試聽與購買連結:http://www01.hqm-store.com/store/item.php?album_no=UNAHQ-2007 2015/03/04~05 @軽井沢 大賀Hall 這次有趣的地方在YAMAHA研究所的人也跑來借用錄音做測試,測試內容後述。 所有的照片擊點後都可以看大圖 收音現場: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7104252202/ 系統配置圖: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6918210940/ 這次日本每日放送電視台專職處理環繞音響的"入交英雄"也在現場錄音,但沢口真生與入交英雄兩者使用的器材略有不同,可能是不同專案。 (詳見系統配置圖--標mick就是沢口、標iririn是入交) 而分配給Yamaha的音軌跟入交相同,利用MADI Coax x2、WC Coax x1傳送,唯因系統之故、所以有可能每8 Ch順序會顛倒。 Control Room: 沢口真生: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7079809976/ Yamaha: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7105110501/ 因為規模較大、沢口的Control Room這次沒那麼隨興了~(笑) -------------------------------------------------------------------------------------- Yamaha這次除了從沢口那裏傳送的32 Ch以外、又另外架了兩個Dummy Head Mic + etc約16 Ch用Dante傳送,所以全部是48 Ch。 Dummy Head Mic: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6485628883/ 測試的內容是: 能不能將這24bit/192kHz共48 Ch只用一台PC順利地錄起來? 以22.2Ch環繞的方式記錄這個場地的IR。 這次測試使用Nuendo 6.5,負責操控是知名音樂製作公司老闆兼製作人、錄音/混音師、Track Maker/DJ的"江夏正晃", 他有出過幾本錄音教材,內容還不錯。(前面Yamaha Control Room照片中的金髮男子) 測試電腦規格: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7105769675/ OS是Windows 7、CPU為8核16緒的Xeon E52687×2 、記憶體是128GB、硬碟是7200轉HDD, 除了加裝Dante PCIe Ether Card以外沒有任何變動,電腦本體價格據說卅萬台幣... 其它器材: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6518860464/ 因為負責處理訊號的YAMAHA Nuage I/O不支援MADI,所以多加了兩台YAMAHA RMio64-D將其轉成Dante再送到PC。 24bit/192kHz 48 Ch錄音時的CPU/Ram使用狀況: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6917982008/ 在沒有使用Plugin的情況下CPU佔用整體大約在10%上下、Ram不到8GB、硬碟也很輕鬆。 紀錄IR時的照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7079808336/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tmstation/17105965685/ 第二張照片中的喇叭是為了播放Sweep訊號而設置,全部過程僅花了卅分鐘。
最後一篇來講他對於DAW、後製的想法,不過因為太長了所以我會分成兩篇來發。 原文網址:http://pro.miroc.co.jp/2016/06/21/rock-on-real-sound-project-user-story/ 文章原本是訪談使用Pyramix的名人,但Pyramix相關的文章因為無關主軸我會跳過去不翻譯。 大師自家工作室: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ca38f8596535e9e681e6005814db8102-636x477.jpg 所以說前面一篇出現的Control Room隨興配備是其來有自呀... 幾乎不使用Plugin: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BusLimiter.jpg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Reverb4000.jpg 沢口真生最多是為了防止Peak而加個-0.5的Bus Limiter,沒有使用Plugin製作音色。 雖然他有Ircam、但只用Reverb,不過主要使用的Reverb則是TC Reverb 4000,而因其不支援192kHz之故,所以是用類比方式跟Horus連接。 Reverb只用在爵士錄音有管樂時,錄古典則完全不使用。 爵士錄音不混音: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201505_PyramixSawaguchi_8_1.jpg 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SSLSP.jpg 他在大型錄音室工作時的配置很簡單,就Mic pre > 錄音界面 > DAW,Console只用監聽部分。 而錄音時已經將Gain跟Panning決定好了,所以幾乎沒在混音,最多就是小號加個Reverb而已。 因為他用Mic pre來做音量控制,所以不管音色再怎麼好、他絕對不使用Step式Gain control的Mic pre。 且他一定會收Ambience,所以通常不加Reverb,而Ambience會稍微錄大聲一點,然後在DAW內微調音量。 第一張照片是他最新作品,可以看到9.1ch真的就只有10軌+2軌Stereo Master而已,沒有其他Aux、Bus之類的音軌。 鼓組的Panning也很簡單,用2支麥克風收的Overhead就左右轉到底,小鼓在C跟R的中間、再搭配Overhead的位置做微調。 鋼琴Panning因為他是以觀眾視角來定位,所以L是高音、R是低音。 錄環繞時麥克風與喇叭是一比一,也就是單支麥克風所錄製的音軌會100%Pan到相對應的環繞喇叭。 幾乎不使用EQ跟Compressor。 僅在錄小號時為避免Peak會加PreSonus ADL 900 Compressor, Drawmer則做為Channel Strip來使用Mic pre跟Compressor部分,不會在過了Mic pre之後多加Compressor。 多使用Clip Gain來代替Automation以減輕CPU負擔。 錄音前不會特別測試麥克風: 簡單來說就是麥克風架好後不會一一測試Peak、僅在樂團排演時調整然後就直接錄了。 因為鼓沒有使用Compressor,所以預先要推測鼓手的力道,錄音時稍微超過Peak一點無妨。 他認為錄音師的角色就是在錄音前先做好功課、仔細思考該如何錄音,有了結論後實際錄音時只要靜靜地聽樂手演奏就好了。 (這應該就是他去大賀Hall錄音時Control Room都超隨性的原因...) ========================================================== 下篇待續...
並沒有做一般人定義的Mastring: 就他擅長的爵士與古典領域來說,他的Mastering工作大概就只是排一排歌曲順序,讓音量不要超出Peak而已。 比較特殊的情況、如把高取樣的母帶轉成XRCD格式,他會委託JVC Mastering Center的"小鐵 徹"處理。 關於他作品的兩聲道版本: 因為有不少兩聲道發燒友希望他能夠出兩聲道的版本,所以他就重新混一個2ch Mix然後轉成盤帶, 委請別人Overhaul、以確保40kHz內聲音特性可以平坦。 使用的盤帶機: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201505_PyramixSawaguchi_6_1-636x477.jpg 轉成盤帶時也只有稍微調整Level到不會超過Peak的範圍內,動態範圍最多調到不要破音而已, 就他的系統來說通常是-12dB,其他甚麼也沒做。 談DAW: 目前的系統: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201505_PyramixSawaguchi_4_1-636x848.jpg 他在2000年左右將DAW導入NHK,當時使用AMS Audiofile,不過因為電腦性能最多只能到8軌。 但他深感DAW相較類比器材在音樂製作上的自由度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例如在製作自有品牌時若要使用超巨大的Console + 多軌盤帶實在是非常麻煩(入門門檻高),但用DAW只要有電腦、一個人也可以完成。 2002年他開始物色合適的DAW,要能夠錄16軌、支援環繞的只有四家:Fairlight、Pro Tools、Pyramix、Sadie。 當時他在美國的友人也曾針對這四款DAW在Ocean Way的錄音室請錄音師做音質盲測,大家一致認為Pyramix的音質最好, 他後來也自己針對這四款做測試、果然Pyramix還是獨佔鰲頭。 所以他選了Pyramix,而且Pyramix一開始就內建環繞用的3D Panner,對想要製作環繞音效的沢口來說最省事。 他認為Pyramix音質好的原因可能在於精準的內部Master Clock: Pyramix: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pyramix-int.png AES: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pyramix-aes-in.png Word Clock:http://pro.miroc.co.jp/wp-content/uploads/2016/06/pyramix-wcl-inok.png 這不是因為MassCore才會這麼精準,而是Pyramix本身設計上就是讓軟體去配合CPU來處理Master Clock。 一般硬體的Master Clock處理192kHz時實際大約只有191.99986,而且隨著使用時間會開始飄移, 這是因為機器本身的精準度會因為溫度(上升)而改變,Jitter也會跟著出現差異,硬體就技術層面而言、無法斷言它是絕對穩定的。 不使用DSD的原因是在Mix跟編輯時一定會做AD/DA、DXD,他個人絕對不在Digital Domain上做格式轉換, 他認為一轉換聲音就會變差,這麼一來就錄DSD就沒有意義了。 =========================================================== 最後補上他自有品牌UNA MAS的官網:http://unamas-label.net/ 還有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unamas-label SoundCloud的作品都比較舊,就當作參考吧。
Pyramix的母公司Merging在官網上刊登了關於沢口真生的報導以彰顯他對Pyramix的功績 (英文): http://www.merging.com/news/news-st...successful-2016-for-unamas-and-mick-sawag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