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大大,各位有使用過這鼓組的朋友, 在下最近因為想要添購 Drumset 礙於預算,目前比較合意這組鼓 因為版主大大對 Cadeson 的產品相當熟悉,麻煩提供點意見 以供參考 想用這鼓組作流行音樂,拉丁,jazz 不知是否恰當
Alex~我認為你不需要為了礙於預算而委曲求全。 這套鼓曾在modern drummer雜誌評鑑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看評語。 敢送去MD接受測試已經是項挑戰,MD不會客氣的把你的優點跟缺點都講出來。 這套鼓卻是零缺點。 就打鼓網測試結果來說,我們認為他的架子部分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但鼓的本身與其懸吊系統,設計與用料均臻完美,我個人認為整體瑕不掩瑜。 以個人來講,這套鼓我是在這兩樣測試報告出來之前就買了,證明本人品味不俗。^^ 我全套tom與floor tom換成楓木框與Remo文藝復興鼓皮。還有使用nickel的小鼓響線開關。 http://www.nickeldrumworks.com/menu1.html 這些都是額外的option,我認為不論以整體外觀或聲音的氣質上來講都更為搭調。 溫暖、豐潤、通透,中高頻非常漂亮,新潮流式的老tone,聲音非常有特色。 事實上我認為凱德森光憑這套鼓,就足以名列世界一級品牌。 原廠大鼓的尺寸設定是18",可以考慮選擇訂製大一點20"的尺寸,表現更全面。 但我不推薦22"以及更大的尺寸,這尺寸出來的音色喪失了他原本的最大優點 - 細緻甜美。 也可考慮再加顆16" floor tom,這樣整套鼓就很好用了。 外觀option如果願意多花個一萬出頭,選擇手繪國畫外觀,真是夠給他美的冒泡了。 而且你可以學我這樣做,代表你的獨一無二^^。
兩年前我也買了一套,僅在家裡使用,大鼓18吋,多加了一顆16吋的floor Tom。不過,或許是我不夠謹慎,也可能是樂器行業務疏忽了,加訂的floor Tom沒有加強圈,鼓框顏色也不一樣,音色稍有不同,除了這點令人遺憾之外,其他的我都覺得不錯,值得推薦。
這套鼓我很喜歡,也玩得非常透,用過各種不同搭配下去玩。 包括原廠的鐵框、Die-cast框跟現在所使用的木框。 tom鼓皮用過Remo Clear、Coated、Renaissance的Ambassador厚度。 換個玩法就換種聲音,但基本上都不脫他小型鼓組的細緻。 這套鼓組的個性我很清楚,我有18"、20"、22"三顆大鼓。 8"、10"、12"、13" tom tom。14"、16"、18" floor tom。 13"與14"均為6.5"深的snare。 我最滿意的選擇是20" bass,10"、12" tom,14"、16" floor tom, 13" snare。這樣的set在中型鼓組裡,我覺得已經非常完美了。 以前去錄音或表演,需要比較rock一點的場合, 我頂多加上Yamaha sub-kick就都足夠了。 裝木框的話,我不推薦6"深以下的小鼓,因為聲音不寬鬆, 木框的優點出不來。鐵框的則ok。 我試過亮光漆與平光漆,聲音真的不一樣。 個人建議用平光漆,整體優點更為彰顯。 會更瞭解晶瑩剔透的音色為何物,更令我感動。 小鼓響線開關,原廠的用久了大力打還是會有鬆掉的危機, 建議指定用Nickel或Trick的,兩款凱德森都有進。 以上是我自己的使用心得。 如果你只想用標準的五顆,又想要音程落差大一點, 大鼓選20"的同時,floor tom也可考慮換成16"的。 但蔡董曾表示10"、12"與14"的tom最符合他的設計理念與效果。 最有趣的是我透過國外論壇與樂手使用心得, 發現這套鼓的大鼓16"、18"、20"都有人用。各國用的不同。 歐洲、美國都用原廠設定的18"大鼓,日本人愛用更小的16"大鼓, 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愛用20"。新加坡同歐美偏愛18"。 這點讓我感到很有意思,這代表各國家玩音樂的方式。 決定了jazz與fusion至rock的分水嶺。 以上請參考。
感謝版主大大的詳細解說 會挑上這套鼓,因為他跟我目前使用的鼓組挺類似的 20'' Bass 10.12 rack tom 14.16 floor tom 13 snare drum 楓木 Dixon,因為這套鼓不同於一般尺寸,係黃老師訂做的,打久了習慣了那個音高 , 不過我這套鼓目前多做上課使用,所以想要再添購一組 我詢問了 Cadeson ,銀粉有分粗細二種,我個人比較喜歡亮光的烤漆 不知用哪種銀粉舞台打燈後效果會好些 詢問 Cadeson 的小姐,他說 響線開關 只有 Cadeson 的品牌,真的有 Nickel 或 Trick 可以選擇嗎 因為看了黃老師那套 YAMAHA 鼓之後,才知道,原來上了銀粉,燈光下那麼美,所以這套鼓想嘗試一下,有哪位人士有類似經驗的可以提供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