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去逛No talking demo的頻道,剛好看到最近好像有在炒作的Mooer GE300... 對不起、我覺得Zoom G1X Four好很多... 先撇除因為某個事件讓我對Mooer評價很低的先入為主想法,影片一下去我就覺得聲音好假...或者說數位感太重不真實。 不真實的原因我覺得是它聽起來有點慢,很難形容何謂慢、但如果你跳去聽Zoom的影片可能會稍微了解, 那就像聲音是從電話那頭傳出來、感覺很間接... Zoom的聲音雖然沒有多高明--大概是80年代Rack系的音色、至少我認為它很直接,Mooer是完全縮在後面。 順帶一提、Zoom唯一我覺得很後面的音色是木吉他模擬器那段。 諷刺的是耐著性子看完Mooer的影片,裡面唯一的亮點是接BE-OD時的聲音, 當時我低著頭在看別的東西、突然被變得有活力的音色拉回螢幕,想說這個音色不錯,結果看到BE-OD我都笑了~ (題外話、Strymon的破音單顆也讓我覺得很慢...) 喜歡80's rack系或者X Japan的老人家要找外出用小玩具可以考慮Zoom G1X Four~ Zoom那套內建鼓機一路從廿年前的707用到現在呀... *更新... 原來GE300要價750歐元喔...那它不能算低階綜效了,我本來還以為它萬元台幣上下... 可是我比較喜歡99美元的Zoom...這代表我的品味很差嗎? **補充。 不真實感似乎只要是重度數位運算的器材都會這樣? 聽完UAD再回去聽Mooer就覺得還不錯...咦?
GE-300主要的賣點好像還是在它的TONE CAPTURE功能上, 訂價以中國品牌而言真的有高到,大概有一點點打到HELIX LT的價格帶, 老實說這台我關注一段時間了,因為發表到上市其實延蠻久的, 想說如果兩萬以下的話我就衝了,結果爆預算,就還在觀望中, 這台如果在網路上有足夠的IR檔案可以抓的話應該還是很有競爭力, 但對我來說最大致命傷就是沒有DUAL TONE的功能(就因為這點我到今天還在用X3 LIVE) 至於音色好不好,我覺得可以接受.......因為我有BE-OD~XD,總之外掛單顆不是問題~
音色功能先不論,新進品牌中我個人對法院認證抄襲的Mooer最沒有好感: https://www.ehx.com/blog/chinese-pirates-of-electro-harmonix-software-walk-the-plank https://www.musicradar.com/news/electro-harmonix-wins-copyright-infringement-case-against-mooer Mooer把EHX效果器的整段程式碼一字不漏的複製到自己的產品上, 卻沒注意到程式碼最後一行寫了"此程式碼著作權歸EHX所有",然後還因此在自己的主場被EHX告贏,盜版盜成這樣也是很蠢了… *補個對照組: …我到現在都不曉得這台厲害在哪? Mooer感覺還比較好一點…
這新聞我知道,但某種程度上這可能可以算是負面行銷的經典案例, 先不論版權的觀念,貪便宜的消費者幾乎能夠解讀成 "好吧,現在中國有能力製造同級產品,而且價格只要三分之一" 對我這種品格低下的人來說是有點吸引力啦 (先說好,那兩顆我沒買喔,我的MOOER產品只有一顆買效果器送的變壓器而已)
新進品牌一直都有低價搶市的能力,Mooer是手法太粗糙才會連主場都被告贏。 版權絕對是最重要的、但任何後進廠牌在崛起過程中都免不了模倣,日本七八零年代也是抄很凶、接著換臺灣榮登海盜王國, 而我討厭Mooer的點在抄襲還抄到在主場打輸真是蠢到沒藥救,Gibson在日本告那些仿琴大廠可是敗訴呢~
類似(?)主題我就都貼在這裡了。 Vox真是一間奇怪的公司,數位模擬 + Nutube的音色比純Nutube好? 今年出了一陣子的模擬音箱,229美元。 影片從0:18~0:44是Boutique、0:45~1:14是AC、1:15~1:52是Marshall: 以下對照組Boutique: AC & Marshall Marshall (Hor rod? Brown sound? or Dual rectifier??) 除了Marshall (?)那台比較像樣之外、其他兩台都...難怪MV系列賣不好? -------------------------------------------------------------------------------------------------- 它牌對照組... 被、打、爆...Boss你比人家貴150~250美元耶...這樣不行呀... H&K使用新科技的999美元音箱也岌岌可危... 再回去聽開版的GE300...感覺Vox沒有遜色... Vox GTV在同一個影片平台的比較下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不過Hi-gain一點的Ch.聽起來就有些假。
我懷疑No talking那個影片被Tom Anderson Drop top加了很多分...這個影片的GTV聽起來就普通...甚至不太好... 同一個機構、Hi-gain這台就跟No talking拍得差不多,影片從07:00開始: 話說這個機構做的Boss Katana Air也與No talking相近...看來這台是真的不怎麼樣...影片廢話很多... 結論: 拍Demo不能用好琴...Tom Anderson那把看來比Suhr強大很多~ Hi-gain那台可以買,聽起來比相近價位的Pedal厲害多了~ 不過Hi-gain到底是屬於哪種風格我真的猜不出來...跟Daul Rectifier有點距離,更像6L6 Marshall或Mark某個Ch...? Boss好像還是不行...
之前錄音跟出廠是用me80+blackstar ht5+sm57收音 可是帶來帶去真的太麻煩,現場改ipad bias 前級跟效果接blackstar或直接桶pa,效果很差,想直接買一顆簡單的綜效,目前在考慮ampero跟ge200,請問大大有什麼建議嘛?
如果只是簡單的綜效那就G1X吧? 要是ampero跟ge200二選一...哪個便宜買哪個? 不然找找Helix系列? 既然都提到了就順便貼一下義大利人的Ampero Demo: 對照組,GE200: GE300: =================================================== ...我這麼說好了,這陣子聽了一些綜效模擬音箱,我真心覺得這些音色缺少真實感。 是呀、聽起來真的不錯呀,但那就像是隔著喇叭撥放出來的音色,而不像是真正的音箱那樣拳拳到肉。 對我而言...數位的東西只是圖方便挑便宜買就好了...
550美元好像也不算低階...但也沒別的地方貼,日本人村田善行測Blackstar Studio 10。 我的感想6L6 > KT88 > EL34,EL34完全就是Blackstar一貫的呆滯音色...
推一下舊文,Zoom G11價錢的成長幅度跟音色好像有點不成比例呀...打G5n居然沒有那種壓倒性的勝出感... 訂800美元這個價錢真的沒問題嗎? 不過日本各大電商裡的顧客Review是一片的五星好評...難道說G11真的很厲害~? VS Fractal AX8: 嗯... ------------------------------------------------------------------------------------------ 順便貼一下No talking的POD Go跟GE250:
來啦~ No talking的Zoom G11評測,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樓上貼過的其他No talking影片比較: 唔... 圖片來源:https://www.dcard.tw/f/meme/p/233081390 ..."只論"音質的話確實G11比Pod Go好很多, 雖然聽了幾個影片覺得Pod Go是Helix家族裡音色音質最差者,但我也不覺得其他型號跟G11比"音質"會有甚麼優勢。
話雖如此、這台在臺灣好像超過三萬臺幣呀... 另外您引言那段我發現我打錯字了, 雖然聽了幾個影片覺得Pod Go是Helix家族裡音色最差者→音色改成音質。 Pod Go的音色基本上跟HX Stomp相同,但聽得出音質較Lo-Fi。 現在就看Zoom的救世主Kiko能不能用這台玩些花樣來增加買氣~
這台是999美元,G11是799美元...但兩者臺灣網路定價好像只差一千臺幣... 不過撇除價格因素,我個人對G11的音色好感度比GT 1000高一些。 畢竟當初推出時有它的時空背景,當初市場上的高階機種只有Kemper、Axe FX II,GT1000應該還沒上市。 到了現在LT雖然顯得有點過時、但Yamaha不降價而是選擇推出HX Stomp / Pod Go來進攻低價市場就是策略運用的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顧慮已購買顧客的感受? *類似策略的應該還有Boss。 幾年前推出了不知所云的2700美元Waza Amp,但很明顯市場不買單所以開始把技術下放到Katana。 在Katana掀起銷售熱潮的現在、Waza Amp沒有停產沒有降價還是一樣賣2700美元呢~ 日系企業思考邏輯都是一樣的嗎? 所以其實Pod Go就很好用了,雖然臺灣定價也是不太對...
Zoom G11真的沒有考慮改價格嗎? 建議直接從9:49開始聽,Real JCM800 (Studio Classic 20) vs G11 vs GE300。 ...Zoom要不要試著被EHX告一下呀,看看研發技術跟銷售思維會不會更厲害... Real JCM800 (Studio Classic 20) vs Pod Go vs GE250。 建議只聽12:04那段用IR比較的部分就好,前面的段落音箱用實體Cab收麥克風、但效果器好像是用內建的? 統一用IR的話GE250"相對"會比較靠近SC20。 再後面一點GE250取樣Lone Star那個就真的很厲害...感覺比Kemper的取樣技術好,因為GE250聽起來不會像Kemper那樣很後面。 ...Line 6是不是應該也要去被告一下...? 順帶一提、這人也有買Fractal FM3,不曉得之後會不會做跟G11的比較, 他的頻道裡面已經有做FM3 vs Kemper Stage的影片,不過這人的影片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話... 建議跳11:01,Real Plexi (Studio Vintage 20) vs FM3 vs Kemper (作者親自取樣前面那台SV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