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日本音樂網站Barks前一陣子開始舉辦的讀者投稿系列,讓讀者上傳一把對自己獨具意義的樂器,並介紹它的故事: https://www.barks.jp/keywords/myfavorite.html 附帶一提、松本孝弘是Barks這個網站的會員,所以上面可以找到很多跟松本孝弘有關的器材介紹及訪談。 文章還沒全部看完我大概先挑幾把,連結內都有其他照片可看: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198772 這把的製琴師是臺灣人Antonio Tsai,好像現居臺南。 這把琴是Barks總編輯”烏丸哲也"於15年前左右因為被"全世界只有一把"這句話所吸引而購入。 (註:這位總編輯曾是Young Guitar第二任總編輯) ----------------------------------------------------------------------------------------------------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966 這把的主人現年54歲,三十多年前買了把PGM每天朝夕相處度過了年輕歲月, 後來開始工作就鮮少彈琴,在十五年前將PGM賣掉了。 但四十歲後半開始後悔當初不應該賣掉,因為連在夢裡都會對此感到遺憾,他終於在去年寫信給PGM看能不能請他們做一把一樣的琴, 後來經過一個月的討論終於把規格定下來,半年後他就收到了K.nyui名義的這把琴, 他在文末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值得分享: 「雖然我就只是個單純喜歡吉他的大叔,但我到死都不會再放下這把吉他吧,我希望我第二次的青春可以再與這把琴共度。」 題外話,下面總編輯的評語是:"K.nyui的琴我還沒看過爛琴~"
母親節前夕這則故事最應景。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1027 這是作者十五年前購買的musicman stingray,他原本是用Musicman副廠s.u.b的stingray。 不過在大學校慶表演前四天Jack故障,拿去修理被告知要等三週。 雖然他到處找人借琴,但身邊的朋友同學也都要準備表演而一無所獲。 他無意間跟母親料到此事,突然母親開口說: 「你最後一次校慶難道要拿借來的琴去表演嗎? 這不僅會對借你琴的朋友造成負擔,也會製造你團員的困擾, 這個問題你能不能拿錢出來解決就好?」 作者算一算手邊的錢應該可以買把便宜貨撐一下,但… 當他仍在猶豫時,母親拿了個信封給他,打開一看裡面有20萬日幣: 「拿去用吧,趕快去樂器行。」 …娘、娘、娘親!!!! (淚) 妳、妳怎麼這麼Rock啦!!!(大淚) 本來作者遇到這種父母要拿錢的狀況他都會婉拒, 但這次他覺得不應該拒絕媽媽的好意,就懷著感恩的心趕緊去買真正的stingray。 到了東京澀谷的樂器行,試到一把他很喜歡,可是價錢是25萬日幣,比他在網絡上看到的還貴… 他真的非常想要這把,手邊的錢卻怎麼湊都不夠,也不能再向母親開口, 他硬著頭皮跟店員說明自己的狀況,然後又說: 「我可以馬上付20萬日幣現金,Case我也不要,看能不能降價賣我, 我想那這把琴在校慶表演,這是我母親援助我的。」 作者這輩子買琴像這樣拼命殺價也就只有這麼一次。 店員跟店長討論後爽快地答應了。 不過買回家讓母親過目時,母親笑說: 「這把跟原本那把有哪裡不一樣??」 娘親,不一樣呀,完全不一樣呀~ 從此作者的主力琴就一直是這把,不管是哪場Live、哪場Section。 帶著這把琴讓作者去到了許多地方遇到了許多人、也認識了許多不同的音樂。 如果當初沒有買這把琴,或許他就再也不會玩樂器了吧? 他現在也有了小孩,期許自己未來可以做到跟母親一樣, 也希望跟小孩的關係可以好到讓他們願意跟自己討論他們的煩惱。 不過這把貝斯不能讓渡~
這則故事是我決定翻譯這個系列的兩個關鍵之一,另一個就是首樓第二篇的中年大叔, 剛好這兩則故事的主角都是54歲。 這則故事有玩樂器的人大概都會倍感激勵…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406 9歲開始彈吉他,16歲用第一次自己的錢買了憧憬已久的Fender USA。 那把琴讓他愛不釋手、甚至抱著睡覺,從此他對Fender就一直有所堅持。 但人生路多崎嶇,手邊的Fender有時借人卻被偷賣掉、有時為了幫父母扛債務不得不變賣、甚至到49歲那年發生車禍生活困難只能忍痛脫手… 更無奈的是禍不單行,51歲那年十月不幸腦溢血,讓他變成2級重度身障 (2級是必須申請看護的等級), 原本是吉他兼主唱的他更長達一年發不出聲音,左手別說彈琴,連拿手機都有困難… 在他面對困難重重的復健治療時,心底想的是希望再一次擁有Fender USA… 此時作者有一位透過社群網站往來超過十年的畫家朋友,雖然本身一直受眼疾所苦但仍孜孜不倦地繪圖, 他看到了作者在社群網站上渴望Fender USA的發文,希望作者能夠恢復到再次拿起吉他, 所以這位朋友舉辦了繪畫個展,並將賣畫所得買了這把Fender USA Stratocaster Elite贈送給作者。 作者為了不辜負友人的心意,三年半來不斷地努力復健,雖然還沒有辦法押和弦,但已經能夠彈一些簡單的樂句。 回想當初左手自肩胛骨以下完全不能動彈,能夠恢復到現在這個程度全都是因為友人寄託在這把琴上的思念支持著作者之故。 如今聲音也回來了,咬字的狀況也相當不錯,目標是像往昔那般邊彈邊唱來表演。 因為奮戰到最後一口氣才是ROCK。
在上一篇嚴肅沉重的故事後,貼一個簡單輕鬆的投稿, 這把琴大家看到應該會覺得自己的常識被打破~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199629 各位有沒有發現下面這把琴有哪裡怪怪的? ... ... ... ... 是的,它的Fret是作者特別設計的劃時代創意, 特徵是: 往上推弦、音程會變低,往下推(拉)弦、音程反而會變高!! 一般正常的按、音程則不會改變。 琴本身不是什麼高檔貨,就是把普通有裝無限延音sustainer的Fernandes, 作者把原本裝在上面無限延音sustainer移植到別把琴後,這把琴就成了他腦洞大開的實驗品~ ...改裝就是要這樣才有趣~
樓上腦洞大開的作者不是只有那個劃時代的改裝,這邊還有一個更破天荒的想法...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495 在古典吉他裡面裝4 m長的導風管,4/340=0.011所以可以得到11 msec的天然Delay, 如果嫌Delay聲太大還可以在響孔上蓋半圓形的蓋子來降低Delay音量... 另外他也有稍微正常(?)一點的改裝: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028 將HIPSHOT String Bender改成: 1弦:Bender(半音) 2弦:Bender(全音) 3弦:Bender+Half stopper (半音 & 全音) 4弦:固定 5弦・6弦:Dropper 例如按D和弦時Bender第一弦就會變成Dsus4,G和弦Bender第二弦就會變成G6, E和弦Bender第三弦半音就會是E、Bender第三弦半音就會成為Esus4。 甚至在D和弦下Bender第一弦半音 + 第三弦全音就會變成G和弦~ 腦洞大小跟創意成正比~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朋友的重要性,好的朋友鼓勵你玩音樂,不好的朋友嘲笑你玩音樂。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529 現年38歲的作者在學生時期雖然有玩樂團,但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天分感到挫折, 同時期的主唱跟鼓手後來仍有表演且發行專輯,而作者就只把音樂當成了興趣, 最多是前幾年在前鼓手的喜宴上表演,只是同台的朋友都是準職業級,相較之下作者就跟初學者沒兩樣讓他感覺到很不好意思。 後來前主唱就鼓勵他: 「那這樣你就買把新吉他來練習吧!! 像你這樣的龐克男就拿SG在台上鬧吧~」 雖然作者覺得莫名其妙,但還是跟前主唱三番兩次在東京的各樂器行找適合自己的SG。 好不容易買到新琴,作者很高興地請前主唱去吃拉麵,不過他們去的那家店裡剛好有幾個喝醉的學生, 就那麼不巧剛買的琴被學生撞倒了, 在作者趕緊去撿琴的同時、前主唱很生氣地一把抓住了其中一位學生的衣領大罵: 「這是樂器耶!! 這是我朋友辛苦找到的樂器耶!! 給我道歉!!」 因為有人勸架調解才沒有鬧上警局,但作者永遠忘不了前主唱對音樂與樂器那般直接而強烈的執著。 後來作者拼命練習、也盡量在工作空檔找時間去練團,現在終於讓自己也能夠抬頭挺胸地演奏了。
溫馨(?)小品。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093 作者的父親在年輕時買了把Moon JJ-4貝斯,大概是80年代初期的琴, White Ash body + Ebony Fingerboard + Moon當時最常使用的的黃銅配件。 現在二手市場的價格算是相對親民。 不過作者某天看到父親年輕時拿著70年代FenderJazzBass的照片,一問才知道父親其實是賣了這把Fender去買那把Moon的新琴, 作者不假思索地大叫:「為啥???!!!」 父親說在當時Moon是最新最尖端的琴… 他父親是Fusion Slap的能手,不過作者不管是Fusion還是這把琴的外型都不是很合自己胃口, 所以就把據說是Harmonic Design的拾音器換掉了。 雖然父親已離開人世再也無法跟父親討論貝斯,但這把父親傳承的Moon作為作者的啟蒙貝斯教會了他許多事。 下面現年60歲的總編輯"烏丸哲也"剛好也經歷過70~80年代,他在評論中解釋為什麼作者的父親會賣掉Fender買Moon。 在當時來看70年代的Fender就只是把中古琴,雖然Fender還是有一定的實力, 但那時Schecter跟Moon等廠商可是用最棒的材料、精選的配件、一流的組裝…等最高規格來問鼎樂器市場, 不僅售價凌駕Fender,當時樂器雜誌也頻繁報導錄音室樂手放下Fender改用了這些廠牌。 …70~80年代那個經濟與科技都蓬勃發展的時代,樂器界仍是最新 = 最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風潮就歪成新不如舊,然後Reissue / Relic充斥市場… 二手商炒作應該居功厥偉?
這把琴的故事沒有很感人,且介紹起來有點囉嗦,但我覺得必須要介紹…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199804 本串經常出現的總編輯"烏丸哲也"前面有說過他曾是Young Guitar第二任總編輯, 但在他擔任那個職位之前其實是日本80年代中期小有名氣的樂團:T.V.的吉他手, 不過一般人比較熟悉該團主唱兼吉他手的"葛城哲哉" (90年代接替松本孝弘成為小室哲哉的吉他手)。 在樂團出道第三年的1989年"烏丸哲也"退團,也從此離開樂手圈進入媒體業。 後面拿V的吉他手就是年輕時的"烏丸哲也",而那把V就是這篇文章要介紹的琴,不過琴主已不是他了。 雖然說琴主換人,但由於"烏丸哲也"在文章下面的評論中說得比較詳細,所以我就只翻譯這部分。 製作這把琴的是80~90年代非常知名的獨立手工廠牌Kid's Guitar, 此琴的製琴團隊包含Kid's的老闆"木戸宏"與當時在Kid's當學徒的現任Freedom Custom Guitar老闆"深野真"。 Kid's Guitar有多有名? 當年Brian May跟Lenny Kravitz都有用這家的琴,Brian May很有名的Dragon Inlay就是出自ESP前工廠長的Kid's老闆"木戸宏"之手: https://starfleet-planning.jimdofree.com/kid-s-guitar-木戸氏の回顧録/ (連結裡有Brian May拿琴的照片,因為網站有註明不能轉載,故只貼連結) 上面連結裡有個八卦,我想順便問問有沒有人知道這個八卦裡提到的吉他手是誰? "木戸宏"受某知名樂器行委託製作某國外大牌吉他手簽名琴的假琴, 就那麼巧某YJM到那間樂器行就買了那把假琴,然後大家都知道某YJM是個大嘴巴又很愛炫耀, 所以某YJM就拿著這把假琴到那位某國外大牌吉他手面前獻寶, 結果因為那把假琴太厲害了讓某國外大牌吉他手很不是滋味就一狀告上法院說Kid's Guitar侵權… 我只查到Kid's有做過SRV但我不確定SRV有告過日本廠商: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97788120242119&id=421491954538407&__tn__=-R …各位若知道還有哪位大牌吉他手曾經告過日本廠牌,還請多指教。 回頭來講"烏丸哲也"這把琴。 琴頭的A&A分別是指Aria荒井樂器及現在仍然相當知名的高級琴廠牌ATLANSIA,這兩家廠商在製作這把琴上給了相當多的援助。 琴身的設計理念是"把Les Paul的琴身變形為V",所以比一般的V要小卻相對較厚, 完成時發現Mahogany back太薄,只好把Nitro finish刮掉後再加一層Maple back上去。 Neck是長度超過前段拾音器的Super deep joint,然後再上面加上一片左右兩側有Avalon飾條的Maple top… 對、就是抄Santana簽名琴的構造。 Binding本來要用Avalon,但剛好拿到好看的herringbone, 想說可以致敬prewar D-28,加上電吉他好像還沒有人用herringbone,就改成這個…但從來沒有人說好看… F hole就只是單純的裝飾。 不過"烏丸哲也"在當年的Guitar Magazine與Young Guitar專訪裡胡謅說"這個F hole會讓800 Hz更明顯~"…對此他深感歉意。 至於為什麼"烏丸哲也"會脫手這把訂製琴… 離開樂手圈30年,不忍這把琴始終只能擺在房間角落任由弦生鏽,所以希望能夠找到可以讓它再次發光發熱的主人, 就讓渡給了當年製琴團隊中的製琴師Y氏,但Y氏覺得琴還是要彈才有意義就又轉給了現在的主人。
補充關於樓上Kid's Guitar的一些文章, 因為關於Kid's Guitar還有一些有趣的非正式內幕,爾後我會把資料整理起來另外再發一篇文章。 首先是Kid's Guitar老闆送給Brain May的Dragon Inlay吉他,在Brian May的官網有照片,左邊第二把: https://brianmay.com/experts/expjan12.html 其次是樓上文章提到的Kid's Guitar仿製SRV,這邊有一篇澳洲技師的評析: https://tymguitars.com.au/blogs/blog/8415613-kids-srv-strat 組裝超過百把吉他、維修調整上千把琴的技師對Kid's的SRV如此評價: …and every so often you pick up a guitar and go "holy crap, that's how you make a guitar" and I can tell you this now, VERY rarely do I pickup a "real" Fender and say that. this is one of the finest playing and sounding instruments I've had the pleasure of working on. 不過讓這位澳洲琴師盛讚的Kid's Guitar仿製SRV,在2008年以前的日本二手價是… 7萬8日幣~(笑) https://ameblo.jp/washi-blo/entry-10071059717.html 連結文章裡有提及2005年Fender自己推出的限量100把SRV在日本是200萬日幣, 文章作者說Kid's Guitar的音色在他耳裏完全就是SRV,根本就算拿正版來換他也不換~ ======================================== …還沒有炒作之前的日本二手市場價格真是親民~(笑) Kid's Guitar的假琴看起來好像真的很厲害, 也難怪上一樓文章內被某YJM拿Kid's Guitar的假琴炫耀的某國外大牌樂手會惱羞成怒了~
要離婚才能買新吉他也是很慘…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1496 今年45歲的作者很喜歡Richie Kotzen, Fender Japan90年代後半上市的簽名琴他當年非常想買,可惜因為家庭因素只好作罷, 就這樣朝思暮想15年,直到五年前離婚才有機會購入… 作者把它當作人生最後一把琴,希望能一輩子跟這把琴一起走下去。
日本海關是真的有在做事…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1898 現年59歲的作者在1979年就被EVH創新的演奏所俘虜, 自此就一直在尋找與EVH當年發行1984專輯時相同的Floyd Rose Prototype FRT-5, 這個Floyd Rose原型機只在Kramer於1983年將搖座從Rockinger換成Floyd Rose的過渡期有少量使用過, 作者就這樣從1985年一直找了32年直到2017年才在eBay上看到這把1983年裝Floyd Rose原型機的Kramer Pacer Imperial, 沒有從國外買過吉他的作者二話不說馬上就直購下來, 結果在關西機場海關被攔下來,因為它們懷疑Neck背後埋Truss rod的那塊木頭是當時仍在管制名單內的玫瑰木, 後來作者很努力去說明那應該是Walnut或Mahogany後才放行。 原始網頁可以看到這把琴的狀況跟新的一樣…原琴主看來也是個愛琴人,不會覺得這把琴過時了就沒事拿來Relic練功~
早期的廠商都很有創意...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2134 現年55歲的作者在80年代NWOBHM風潮時玩樂團,當時因為很迷John Sykes跟Gary Moore所以一直都愛用Les Paul。 30歲後就淡出音樂活動,但過了50歲後身體開始走下坡這裡痛那裡痛, 心想這樣下去就再也沒有機會站上舞台了,不願意抱憾終身的作者決定重新回來玩音樂。 既然要重新開始那就買個Gibson以外的新吉他吧~ 所以他就把目標放在年輕時很有興趣的Jackson系,結果給他看到這把日本製Grover Jackson的刀頭Les Paul, 雖然頭有裂開但這把實在太吸引他,所以就衝去賣家那裏直接拿回家。 後來自己DIY把頭補起來、重新用air brush噴漆、拾音器也改過, 結果現在擠下了作者家裡的數把Gibson、成了作者的主吉他~
ESP Custom Shop…真有你的~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0970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2273 兩把吉他是不同人的,但因為它們的故事裡有一個共同點所以我就一起貼上來… 現年44歲的作者在20年前想說在10萬日幣的預算內買一把便宜琴, 結果不曉得為什麼到了ESP直營店後會帶Custom Order的預購單回家… 作者到現在仍非常喜歡用這把琴彈Riff,覺得它是世上最棒的Riff maker…如果當年一併訂購的Case有寄來就更完美了… 五十多歲的作者在三十多年前跟ESP訂購的琴。 Inlay是拿當年型錄封面的Bass上的Inlay當範本。 他看到上面作者到現在還沒有收到Case,慶幸當年還好自己有不斷催促才能在"一年後"收到Case… 也補充說後來跟ESP又陸續訂了好幾把琴,沒有一次琴跟Case能順利同時收到。(笑) …ESP Custom Shop總會忘記寄Case有點誇張呀…
…哪家臺灣樂器行把這個指板看起來有點在危險邊緣的庫~存~品賣給日本人…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2284 43歲目前在臺灣工讀的日本人一直想找臺灣製的吉他, 某天樂器行傳了Line給他說在整理倉庫時看到這把, 護板膠膜還沒撕掉、但搖桿不見了,不過作者還是當場買下… 擺了二十年的庫存究竟是以多少價格賣掉呢…
作者當成寶呢... 臺灣樂器行裡很多這種陳年庫存,當年不願意特價出清,拖久了變成降價也沒人想要,最後乾脆不管了擺著當裝飾品... =================================================================== "不知道還能伴我幾年"這句話真是令人感慨...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2272 已過60歲的作者從小學三年級拿父親的古典吉他開啟音樂之路, 到了小學五年級用存了很久的零用錢買了Yamaha木吉他,然後跟朋友努力地抓當年的知名民歌團體CSN&Y、及GARO的歌來練習, 後來迷上當年的英國搖滾,把Ritchie Blackmore奉為導師,在國中2年級時靠著送報打工的錢買了Yamaha的Strat copy琴, 到了高中開始玩團,還一度到新宿的Live house表演過.... 但一升上大學就突然對吉他沒有興趣,之後就再也沒摸過吉他,一轉眼就過了四十年... 就在作者滿60歲的前夕,想說為了防止老人癡呆決定重拾吉他,此時就買了文章中的這把Fender Japan BOXER ST557。 本來是打算在這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買把學生時期一直買不起的Fender USA, 但在網拍上看到這把時一見鍾情,加上那特殊的Fender system1 Bridge,衝動之下就買了~ "雖然我不知道這把琴還能伴我幾年,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好好珍惜它"
前面10樓有貼過要離了婚才能買新吉他的人,相比之下這位仁兄顯然有位好老婆~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2285 現年53歲的作者看起來應該是聖飢魔II、而且是Jail大橋的資深樂迷。 2010年時Aria Pro II曾推出限量12把的聖飢魔II的25周年紀念Jail大橋簽名琴,但當時作者私房錢不夠只能放棄, 到了2020年Aria Pro II又推出了一樣限量12把的35周年紀念琴,不幸的是遇到疫情作者收入大減、只好忍痛再度放棄... 結果某天他收到了一個很~大~的紙箱,沒想到老婆跟兩個孩子居然一起出錢幫他圓夢!! 順帶一提這把35周年紀念琴的實售價應該在35萬日幣含稅上下。 ...可是今年又出了限量34把的Aria Pro II PE-JAIL GLITTER,作者應該怎麼辦...? 啊不過這把要50萬日幣含稅,所以應該對作者沒有甚麼影響~
真空管(?)音箱有那麼耐操長壽? https://www.barks.jp/news/?id=1000202379 作者在1987年還是高中生時,在經常出入的鄉下小樂器行裡看到了這台JuggBox JBX-40 (譯註:我後面會稍微解釋這家廠商), 當時對於很迷LA Metal的作者十分憧憬Kramer 5150、Old Marshall,但對鄉下高中生來說那種東西只在MV跟Young Guitar裡才會出現, 所以這台是作者第一次看到真空管音箱。 當時售價是75000日幣,但老闆算他57000日幣,雖然以當時來說已經算很便宜了,但作者還是凹老闆算整數~ 就這樣這台跟著作者35年直到現在,即便中間有一段時間沒在彈琴,開機雖然有雜訊仍可正常使用 不過作者也趁機發問這台明明有兩根真空管,但為什麼35年來都只有一根會亮? 譯註: JuggBox是現在已歇業的日本ハモンド旗下品牌,特徵是抄襲Mesa/Boogie Mark I。 JBX-40雖然有用兩根6L6GC,但實際上只是半真空管音箱,電路有一部分是電晶體 下面連結是日本人所繪製的非官方電路圖: https://juggbox.blog.jp/archives/121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