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錄音界面中理想的監聽音量

本文由 jasonh77tw2009-02-10 發表於 "錄音、MIDI、音樂製作" 討論區

  1. jasonh77tw

    jasonh77t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11-21
    文章:
    473
    讚:
    0
      在小弟閉門造車的胡亂研究中,發現很多剛開始玩錄音的朋友,尤其是使用低階設備的朋友,常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

    1. 我錄音時沒辦法從界面中監聽到足夠的音量 (甚至聽不到),要等錄完放出來才知道
    2. 錄得時候聽起來和音樂搭配很 ok,錄下來卻發現音量小的不得了

      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往往是監聽路徑和重播路徑不同再加上沒有用心規劃產品造成的結果,在我的理想中覺得個人錄音設備合理的監聽特性應該包括:

    1. 零延遲,或幾乎無法察覺的延遲
    2. 必須在理想的收音動態範圍內,提供合理的監聽音量
    3. 錄音時的監聽音量應該要和重播音量一樣
    4. 監聽音量應該要能和背景音軌的音量協調

      我想這些特性在傳統純類比 console 是完全自然而然的事,當然中高階的數位設備應該也是如此吧?? 但是在低階設備中,由於數位類比混合的設計 (類比硬體監聽 + 數位錄音重播) 兩者的動態範圍如果設計者沒有刻意去 match 的話,很容易就發生前面所提到的問題,如果再加上硬體監聽的音量無法調整的話 (同樣也是成本考量吧),往往想要自行調校也沒辦法,最後監聽功能就是一整個難用..

      因為小弟只是純粹玩設備而已 (而且玩的大多是便宜的設備),不知道實際在幫人錄音、混音,或是錄製自己作品的朋友,在錄音的監聽這方面有什麼心得或看法可以分享呢?
     
  2. riance

    riance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7-01-17
    文章:
    25
    讚:
    0
    我也想知道以上這點為什麼
    在監聽的時候都覺得 很ok
    export出來之後 整體音量就變小了
    如果再回去把輸出音量加大 就會爆
    這種情況是為什麼呢?

    還有另一種情況
    在錄音的電腦上聽就覺得還不錯
    可是在別台電腦上聽 可能低頻不見了 或是高頻跑太多出來
    不然就是reverb忽然變太多
    這是混音的關係 還是因為其他台喇叭比較不好的關係?
    可是有些歌 在不同電腦聽起來差別又不是那麼大?
    這裡面有甚麼玄機嗎?

    還請前輩們分享一下經驗
     
  3. bad cat

    bad cat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4-01
    文章:
    868
    讚:
    48
    我有另外一個疑問
    就是在錄音的時候, 輸入的level已經接近飽和, 可是放出來還是很小聲(跟CD的音量比)
    如果把軟體內部的音量提高又很快產生破音
    這有辦法改善嗎
     
  4. 初心者

    初心者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4-15
    文章:
    100
    讚:
    0
    回jasonh77tw
    根據
    NIOSH: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建議報告的數據,暴露在85dB時,不宜超過8小時,每增加3dB,時間減半.

    我自己接觸過的錄音師,一般都在說話聲稍微大一點就是極限.但金主驗收就會更大聲一點,
    音量是毒藥,越大會覺得越好聽.但也越聽越麻痺.

    長期工作音量要節制保護好自己以免造成職業災害喔!

    另外我的感覺是你面臨很多事只靠想像去判斷,很多時候實際狀況是 聽了最準 . 不是想的最準.
    latency的問題根本不可能零延遲.轉換過程就一定會有延遲.類比大控台也是一樣,線路走多了就會延遲.最常產生phase problem,造成聲音消失狀況.我倒覺得數位化反而單純.要注意的東西少多了.另外你說的1234點我並不認為是設備上的狀況.混音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遮蔽效應.一個樂器遮掉另一個樂器的狀況.這時必須要修eq,用pan,sidechain或其他手段.


    另一個要小聲做音樂的原由是因為Fletcher-Munson曲線。一下子我解釋不清楚,想不出怎解釋比較好.大致上就是低音量做沒問題高音量也不會出大錯.但反之不然.

    另外riance問到其他電腦聽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
    一種是如果你技術夠高可以用技術和經驗去判斷環境偏差直.
    另一種是你要在良好環境下工作避掉環境誤差值.
    簡單的說就是你製作的環境和其他撥放環境都是不良的.所以在你製作時已經造成偏差,然後到另一偏差的環境去放當然就是更偏差.各位也許還沒能力考慮到環境因素,但事實上環經因素所投資的經費絕對不亞於機器投資經費.

    音樂這檔事就好像是練功一樣,沒有一蹴可及的方式,只能慢慢漸漸好.
    我不知道如何教各位可以自己用簡單設備練成此神功.因為我也是在錄音室和製作人錄音師指點下慢慢練成.我建議出去找環境會比閉門造車好.

    bad cat的問題基本上是你沒有注意到頻率這檔事.你應參照 rms meter而不是 peak meter .原理上就是你雖看到破表,但只是某一頻段飆高,而不是整體頻率飆高.音樂density不足時,就會有外強中乾結果.



    最後我還是建議,大家如果真有興趣,可考慮去一些好的studio或專業人士那去見習,會對音樂比較有全面性概觀.也比較知道自己缺些什麼.
    該如何補強.

     
  5. 海風

    海風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11-13
    文章:
    100
    讚:
    0
    簡單回覆您的問題

    作電腦音樂雖說用"聽"的...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用"看"的...同樣也很重要.....請多注意你的"錶頭"

    錄音進來..當你確定tone對了..micking也對了位置...
    象位也正確了...其他的...就看"錶頭"罷...
    就是你每一軌錄進來的那個音量顯示器....
    請保持一個."盡量大顆!! 但是不亮紅燈.."的基本原則

    礙於硬體與經費的問題..也許你會發現這個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但是對有經驗的人來說..是可以剋服的...
    這個問題其實也不一定是花了錢就一定解決的問題..事在人為...

    要bounce...mixdone也是..."看錶頭"...
    去看那個 " master volume "的錶頭......
     
  6. jasonh77tw

    jasonh77t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11-21
    文章:
    473
    讚:
    0
    首先很感謝您的回覆,我想您討論的範圍某個程度上已經跳脫了我原本的主題,這也再一次暴露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的重要性。

    其實我說的這些大約幾千塊的個人宅錄設備,可能遭遇到的延遲不是用 "相位" 來計算的,而是用數十 "ms" ,例如說 Line6 的 Toneport 系列,使用者聽到的聲音是經過 Toneport 收音 -> ADC -> USB 傳入電腦 -> 經過作業系統和軟體 DSP 的延遲 -> USB 傳回 Toneport -> DAC 這樣漫長的過程。但至少這種架構可以保證錄的時候跟重播時,音量的基準是一樣的。

    另一種造成困擾的設備,是他的硬體監聽路徑與軟體重播不同,而且沒得調音量。以 Infrasonic Quartet 這張入門錄音卡來說,他的硬體監聽路徑是 卡上的 preamp (固定增益) -> 直接送往耳擴線路 (也沒得調音量),對於宅錄 (或者說自己彈自己錄) 的使用者來說,透過 mic-in 到耳機的音量比 acoustic 的自然音量還小,這樣監聽功能好像變得沒什麼意義。

    所以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真的很重要,當你跟這些幾千塊的產品掙扎這些基本的問題時,很難去注意到更 "音樂性" 的層面。話又說回來,因為小弟我只有玩 "機器" 沒有玩 "音樂",有很長一段時間以研究這些有點彆腳的入門設備為樂,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夠 "好" 的設備其實沒什麼好 "玩" 的,當你有了夠 "好" 的東西,重點就在如何熟悉他、使用它、用他產出作品,這樣你才能真正的 "玩" 音樂,而不是玩 "設備" (或被設備玩)。

    但是玩久了就會覺得,儘管產品不斷的演進,便宜的產品永遠彆腳,無怪乎一些真正在音樂領域的朋友在錄音介面的選擇上都會推薦一些新手會認為 "太貴了" 或是 "買這麼好如果我玩兩下就不玩了怎麼辦" 的設備,這也是現實的無奈吧... 好像離題遠了,上班要遲到了,緊酸~~
     
  7. victor.y

    victor.y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8-23
    文章:
    101
    讚:
    0
    從低階的錄音介面到比較高階的錄音介面,我都親自試過,坦白說真的那種韓國聲卡真的很不建議使用,就算宅錄我覺得也至少也要買到echo audio的等級,至少他的suppot一向都很好,老機器如layla 24之流,到現在都還有更新的驅動程式,我觀察過一些韓國廠牌一下就出新款介面,舊型號就放給他爛了,走短線的心態,不是一個專業錄音設備製造商該有的態度,這是題外話扯遠了!

    主要你的問題還是需要mixer來解決就可以了,整個音頻訊號可以做最大的彈性配置;錄音時需要一邊看錶頭一邊聽聲音;錶頭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確認錄進去的音量大小,光監聽是很容易會被誤導錄進去的東西很大聲
    ,只看錶頭不監聽,很多的小雜音,無從察覺起,錄進去的音量peak大概在
    -6dbFS就差不多了,原則大概是這樣.

    再來就是Latency在某些狀況下,的確會造成phase偏移而造成comb-filtering的效果,比如說,錄音監聽時自己的聲音與耳機聲音差個5ms
    或是混音時plug-in本身的latency造成與原音軌資料的時間差
     
  8. jasonh77tw

    jasonh77t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11-21
    文章:
    473
    讚:
    0
    我第一次接觸跟錄音有關係的設備是大概七八年前當兵時,單位裡剛好有一個 rack 的設備包含 Mackie 1204,大家也知道公家機關習慣性有年度預算要消化,買東西常常買來也沒人會用,放著放著就變一個謎。原文的說明書沒人看得懂,再加上這麼多開關的電器一般人也都敬而遠之,所以不怕死的我就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東西。

    我覺得從混音器開始學習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其實 Mackie 的操作手冊也詳細的像教科書一樣,熟悉混音器可以瞭解 level, dynamic, headroom 這些基本的觀念,以及 signal routing 的技巧,有了這些能力不管任何錄音界面都能很容易上手。不過這三四年來低價的錄音界面突然增加,雖然玩錄音的成本下降了,但是很多朋友跳過了 mixer 的經歷,就很容易缺乏碰到各種問題的除錯能力。

    我玩過的機器裡面,韓國貨的設計結構問題真的滿多的,雖然規格上看起來世俗又大碗,但是就是不好用,像 MAYA44 好幾個品牌和版本以及後來衍生的 Infrasonic Quartet。不過 ESI 的 DirectWire 我是覺得滿方便的,之前討論過的 Bounce to disk 的品質問題,透過 DirectWire 很容易做內部過帶的動作,而其他很多中階的產品也不見得有這樣的功能。

    M-Audio 的東西也很多人不屑,不過我覺得至少他的設計還比較合理,而且可能因為有 Avid 的後盾,軟體支援能力也不錯,像古老的 Audiophile 2496 從 03 年一直到 09 年都一直持續有驅動程式的更新。

    而像 Echo, MOTU, E-MU 這一類全數位核心 DSP 混音監聽的設計是我最喜歡的 (當然更多其他牌子的產品也是,只是我沒碰過),因為這種設計用起來最像混音器的感覺,你只要確保每一個訊號進來都 gain 到合理的 level,後面你高興用什麼音量、什麼比例來監聽都不會影響到訊號錄製的完整。
     
  9. 初心者

    初心者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4-15
    文章:
    100
    讚:
    0
    jasonh77tw 客氣了
    事實上我設備接觸不多,一開始在別人那反正就是用就對了,後來自己工作室也是問sweetwater的服務人員.講一講需求就下手,沒太多研究.
    我的經驗是從一個系統到另一個系統一定有不盡人意的狀況.這時我一定會開始從新建立SOP.另一個是金錢上考量.
    我舉例一個自身例子,我以前習慣用recycle去切loop.但自己做時只買native公司同捆軟體.所以我想辦法用 BATTERY 3 劃分cell發音區域. 如此排列好後如同切好的loop 像 akai mpc 那樣來使用.也能達成recycle所做的事,even mpc.
    看起來有點彆扭,但是一樣完成任務.

    另外監聽系統一定不如studio,但是區別差異後,你也知道該如何校正,反覆嘗試後就會越做越對,慢慢漸漸好.

    我個人認為跟很多音樂人聊過後,很多一些基礎原理.
    Fletcher在1940年代在著名貝爾實驗室就已經為整個錄音界訂定完整基礎全貌.我認為國內音樂教育應多加重視psycho-acoustics 這領域,會對音樂開始有操作能力.當然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我是認為很有幫助.

    總歸 我還是認為 機器是死的 人是活的 不見得樣樣靠機器
    只是一個音樂人有沒有基礎涵養到那個等級去操控音樂.但我也不是說機器不重要,舉個例子.sidechain就是要靠機器了,很多軟硬體號稱支援這功能,用下去某些頻段就消失,要不就反應不良.但市場上只有少數幾款實體機器能完成使命.像 ssl 4000系列就是最好用.這只能期待廠商改良這些產品,但我想一定會越來越好用的.
     
  10.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我分享一下我也無法解釋的看法。學理上和多數人的建議,當多軌錄音時,的確是每一軌儘可能接近 0dB 的表頭,但沒有超過而產生數位破音。然而奇怪的是就我的經驗,若是數位混音,這樣軌數多的話聲音反而變差。

    如上述,我無法解釋原因,但似乎和 headroom 或最終各軌的 fader 都在減音量有關.....。大家可以試試看。當然這個前提也在於你有夠優良的設備和講究的聽覺或許會發現是有差別的。


    這是真的!其實 mixer 在個人工作室還是很好用的,不論是解決 latency 或 outboard connections 等,都會讓工作流程方便許多。更不提一些基本概念都源自此。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