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淺談 Stereo Micing

幾種 Stereo Micing 技術介紹 (作者:Van)

  1. 編輯部
    最近有人提到了一些有關 Stereo Micing 方面的問題,這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問題。先說說到底什麼叫做立體(Stereo),它和我們一般所謂真正的“立體“又有什麼樣的不同呢?一般所說的“立體“,指的是人對三度空間的表現方式的一個總稱,舉例來說,一個“立體“的蘋果(蘋果本來就是立體的了!在這裡用括弧表示為的是與其他其況做一個區別而已),你可以看到其深淺、位置及角度上的變化;而一張同樣蘋果的照片雖然你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立體的感受,但它絕對是不同於一個真正的“立體“的蘋果。在音樂上,這種真正“立體“的播音方式,在近幾年來以“環繞音效(Surround Sound)“的名稱正逐漸流行,而一般音響學上所謂的 Stereo,指的是對一個音源有左右、遠近上的區別,而並非真正的立體(照片上的立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所謂的 Surround 或者是 Stereo ,他們所呈現的都是一個平面上的情形,目前市場上似乎還沒有更進一步表現高低的播放系統。更進一步來說,不管是 Stereo 或是 Surround ,當你在擺放喇叭時他們應該是要在同樣高度的一個平面的(sub-woofer 除外),如果不經過這樣的程序,基本上你是無法真正的表現出 Stereo 或是 Surround 的效果的。

    Stereo Micing 顧名思義,指的是在錄音時使用特殊的手法來使收進來的聲音在將來 Playback 時可以呈現立體的效果(也就是可以在播放時可以使人了解一個或一些音源在空間中的位置及其相對的關係)。因此說到 Stereo Micing ,在觀念上指的大多是利用兩把(或以上)的麥克風來進行收音,而收到的音在儲存時也一定是利用兩個或更多的音軌來完成。原因是,如果想要模擬空間中的音響效果至少需要兩個或以上位置或方向的收音來達到空間定位的情形(就像是電視上常見的所謂三角定位一樣);至於在儲存上,同理可得為何需要兩軌以上的音軌才能在 Playback 時達到立體的效果。

    由於在 Stereo Micing 的理論及手法上有許多的分類及細節,因此在這裡我所提出的是經過我所整理出來的幾種最常用的想法及麥克風擺置的重點。在實際的使用上,由於每個錄音師之間都會有其獨特的習慣及變化,因此你在每個錄音師之間所看到使用時的手法並不會是一模一樣的。

    而在我整理之後,我將常用 Stereo Micing 的理論分成了三大類:
    1. 模擬對空間中的一點的收音方式
    2. 模擬空間中的一點對空間音響反應的收音方式
    3. 模擬人耳的收音方式

    在看到上面的三點之後,相信一般還是會令人覺得迷迷糊糊的,到底他們再說些什麼,又有什麼值得注意的,而利用這樣的想法來進行收音的方式又有哪些呢?請耐心繼續往下看~


    1. 模擬對空間中的一點的收音方式

    ........這是最最基本的 Stereo Micing 理論,想要知道空間中一點的位置(Stereo Micing 的目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這個空間中放兩把麥克風,由於音量大小及到達麥克風時間不同的關係,人的大腦就可以用這樣的條件進而定位(localization)每一個點音源的位置了。

    ........而利用這一類的收音方式,一般所收到的音比較不容易有 Centeral Image (對於空間中的一點有較確實位置的慨念而非在空間中的一個方向的“一片“的感覺),產生這樣的情形的最大原因是由於麥克風在收音時只針對其所在的位置進行收音,兩把麥克風所收到的聲音在播放時會產生相位削減(phase cancellation)的問題,因此不容易產生穩固的 Centeral Image。所以,在運用這類型的 Stereo Micing 之際,一個常用的口訣就是 3:1(three-to-one),這指的就是“兩把麥克風間的距離“和“音源至麥克風間所連成線之垂直距離“的比需要大於 3:1 以避免相位削減所造成的問題。

    Figure1.jpg
    (上圖: 3: 1 ) ​

    以下舉出幾種常見的應用及手法:


    Figure2.jpg
    (上圖: Spatial Pair )​

    Spatial Pair:一般常用情況包括在只有兩把麥克風的現場收音、對中、小型唱詩班(chior)的收音、古典管絃樂團中某類樂器(如小提琴)的簡易收音、鼓組的 overhead …等等。使用時,一般需與所要收的音源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一般在正前方,鼓組的 overhead 則在正上方),麥克風 capsule 的 axis 朝前(或朝下),記住剛才的 3:1 口訣,麥克風的 pattern 則可用 omni 或 cardioid 。在麥克風的選擇上則常為大口徑(lardge diaphagm)的麥克風,尤其是人聲的收音時,一些高級大口徑的 condensor 麥克風如 Neumann 的 U87、U89 …等也都是常被使用的麥克風。

    Room Mic Pair:Room Mic 的收法有許多種,包含了一把、兩把甚至更多麥克風同時使用的手法,其中經常被使用的一種也是由這類概念演變出來的就是如圖所示的這一種了。使用時,麥克風 capsule 的 axis 朝向空間中和音源來源相反的兩個遠端的角落,盡量使兩把麥克風的高度相同、角度對稱,麥克風的 pattern 則可用 omni 或 cardioid。至於麥克風種類則沒有一定的形態,從便宜的 dynamic 麥克風到極為高級的 condensor 麥克風都有人使用,比較常用來選擇的標準是音樂的種類、空間本身的明暗度及麥克風的特質。麥克風 capsule 的 axis 朝向牆角的理由之一是由於牆角有較強的低音會被收到(低音由於聲波的原理,容易在牆角有較多的低音駐留在那裡),而這常是一些我們想要收的 Room Sound 的一部份。

    Figure3.jpg
    (上圖: Room Mic Pair)​


    2. 模擬空間中的一點對空間音響反應的收音方式

    這一個種類的理論基礎是由於上一類的 Stereo Micing 理論中,不可避免的會因為相位削減的問題而造成 Centeral Image 及 音質失真的問題,因此在這一個理論中將原本不同位置的兩點(麥克風)置放於理想中的一點,因此不論是從哪一邊來的聲音都不會因為相位削減的關係而造成問題。所以這一類的 Stereo Micing 手法我們也常稱之為 Coincident 的收音。

    Figure4.jpg
    (上圖: Coincident)​

    當然理論上的一點在現實上是無法達成的,兩把麥克風的 capsule 之間會有一定的距離,就算是 Stereo 麥克風(如 Neumann 的 SM-69 , Shure 的 VP-88等),其內部的兩個 capsule 也會有些微的距離,所以在擺置麥克風時一定要將之在不互相碰撞的情形下盡量接近(一般都使兩把麥克風的 capsule 成上下垂直的一直線)。至於 capsule 之間仍然存在的差距則一般都將之忽略掉。

    在實際上,我們一般會將兩把麥克風置於跟音源同樣高度的平面上,在適當的距離外兩把麥克風分別以同樣的角度向外朝向與音源連線的不同兩邊,至於需要角度向外多大的角度則視不同的手法而定,待會兒我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由於兩把麥克風的 capsule 視處於理論上的同一點,所以理論上不會產生相位抵消的問題,也就是說,由於沒有相位抵消,因此這種收音方式會有相當好的 central image。對於一些 solo 的樂器或人聲,這是相當理想的一種收音方式。此外在聲音的立體性上,它也有相當 spread out 的特質,不會使聲音非常的 mono-like 。

    X-Y:本類理論中最常被使用的一種手法,擺置時麥克風置於預定收音的位置,兩把麥克風的 capsule 成 90 度夾角(也有人用 110 度夾角),兩把麥克風的 pattern 皆為 cardioid 。一般常見於 solo 樂器的收音,如吉他、 sax …等等,幾乎只要是想要利用 Stereo Micing 收 solo 的樂器,我都看過有人使用這個手法。另外在 solo 的人聲上,這也是非常流行的 Stereo Micing 手法之一。另外由於在使用上一般這個收法都是用來收 solo 的人聲或樂器,因此一般常被使用的麥克風都是較高級的 condensor 麥克風,不過並非只能用 condensor 麥克風,一些敏感度較高的 dynamic 麥克風也可以作為選擇的量之一。

    Figure5.jpg
    (上圖: X-Y)​

    Blumlein:基本上和 X-Y 是相同的,最主要的不同處在於 Blumlein 一定是 90 度的夾角,而麥克風的 pattern 為 figure-8 ( 8 字型)。這個手法是由其發明人的名字來命名的。 Blumlein 是一名電視的現場錄音師,而他發現以這種方式進行現場錄音不但能夠其他種類的手法具立體性且有相當良好的 central image ,因此在現場節目的收音上,這是相當常被應用的一種手法。至於在一般錄音室的收音上,由於 figure-8 除了會收到最主要來自 capsule 前方的聲音外,由後方來的反射音也會被收到,因此較少在錄音室中使用,或需要視情況需要來加以使用。

    Figure6.jpg
    (上圖: MS Stereo)​

    Mid-size Stereo(MS Stereo):這是最佳的 mono compatible 的一種手法,由一把正對音源、使用 cardioid (或 hyper-cardioid)及一把使用 figure-8 、與第一把麥克風成垂直的麥克風所成(記得兩把麥克風的 cpasule 一樣要盡量靠近使相位削減的問題簡治最低)。乍看之下好像不太容易了解這樣的收音方式要如何應用到 Stereo Micing 上,而這其實是有一點“詐“的!

    一般 Stereo Micing 手法所錄到的聲音不是這個 stereo sound 的左邊就是右邊的那一軌。但是用 Mid-size 來錄的聲音在 console 上處理的時候需要三軌。由 cardioid 那把麥克風所收到的訊號保持其 panning 在正中間的位置( center );而由另一把麥克風來的訊號則想辦法將之“複製“一份(一般可使用 console 的 patch bay 上的其中一個s訊號輸出的 point ,或是使用 patch bay 上的 MULTI),將擁有這兩個訊號的其中一軌的相位(phase)切換(inverse)。這時由於這兩軌的訊號相同而相位相反,因此在 panning 至於 center 的位置時,你可以發現由於相位削減的關係,當兩個 fader 呈一定關係時,兩軌的聲音會由於相互抵消而聽不見。再將這兩軌的 pannig 調整至完全偏左及偏右(這時會因為 stereo 的關係,原本互相抵消的兩軌又變得可以聽得到了)。配合上剛才的第一軌,你就完成了 Mid-size 的收音及設定。由於第二、三軌是我們剛才所說得那種關係,因此再以 mono 的方式播放時(如絕大部份的 AM 電台或較差的手提音響),第二、三軌會完全聽不見,而第一軌則可以依你所想要調整的方式留下來,而再一般 stereo 的播放時,你則可以配合第二、三軌來製作 stereo 的效果。在錄到多軌的盤帶機、 DTR 或硬碟時,和其他已經提及的幾種收音手法不同的,除了將收到的音變成 stereo 的兩軌訊號並路在兩軌上,一種較常使用的方法是將兩把麥克風的訊號分別錄在不同的軌上(其他的手法錄到的聲音一般多已是 stereo 訊號的其中一軌了)。

    雖然聽起來使用 Mid-size 來錄音是個相當不錯的主意,但事實上用 Mid-size 來錄音的機會並沒有那麼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Mid-size 雖然是一種 Stereo Micing 的手法,但是它應該是屬於“假“的 Stereo Micing ,用來做 stereo 效果的只是一把 figure-8 麥克風不同的相位,因此實際上它的效果較前面的兩種手法效果都來的差,因此在使用上同樣需要注意使用的時機及最後的目的。另外,比較常見的應用是人聲的錄音,尤其是對 mono compatible 有需要的錄音或需要在同一個 session 中經常更換麥克風時(Mid-size 只用一把時可當 mono 的麥克風錄音而備份的另一把可立刻加進來做 stereo 的錄音而不需要重新擺設麥克風,最適合錄音師偷懶用)。


    3. 模擬人耳的收音方式

    在這個理論中,意圖將“聽眾“拉到收音的現場,也就是說把麥克風代替人耳的功能,每一把麥克風就是一個虛擬的人耳,因此再將收到的聲音還原時,同樣的將人耳聽到的聲音還原,進一步達到人類真正聽覺效果的還原。

    由理論上來看,這似乎是最完美的 Stereo Micing 手法了,但是在實際上,由於喇叭擺置的位置、角度、高度的不同、收聽空間的不同…,都會使得播放的聲音受到影響而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事實上更進一步的情形是,這樣的 Stereo Micing 方式事實上在播放時效果較上面的其他兩大類差一些,所以在實際上就比較少被使用了。

    不過如果最終播放的媒體是耳機(headphone,尤其是高級的、專為達成 Stereo 效果所製的耳機)的話,一般來說這一類的收音方式則會有相當真實的表現。和利用喇叭播放的方式不同,使用耳機的時候,由於不和播放的空間互動,因此播放的聲音會直接傳遞到人耳之中,也因此不會由於空間的改變而造成音質的改變。在一般的情形下,利用耳機來收聽音樂的時候,雖然音質的清晰度等等都會來得比較好,但由於缺乏和空間互動的結果,聲音一般來得比較“乾“、比較沒有空間感。但如果是利用這類的收音方式的話,則由於不會因為空間的變化而造成相位削減或模糊的問題,因此會有非常高的真實感。

    ORTF(Office de Radiodiffusion - Television Francaise):由法國國家廣播公司所研究出來使用在現場廣播使用的一種 Stereo Micing 手法。這是一種相當類似 X-Y 的收音方式,使用時兩把麥克風向外張開呈 110 度角(人耳向外的大約張開角度)、相距 17 公分 (人耳相距的大約距離)、麥克風皆使用 cardioid 的 pattern。由於麥克風之間的距離並不是相當大,因此相位削減的程度也並不是相當嚴重,但相對於 X-Y ,它的聲音又要較為 spread out 而且 open ,所以是較常被使用的此類 Stereo Micing 手法,另外也由於它和 coincident 的收音方式相近,但麥克風的距離較遠,因此也稱之為 near coincident 的 Stereo Micing 。

    Figure7.jpg
    (上圖: ORTF)​

    Binaural:這是一種需要輔助器材才能進行的 Stereo Micing 手法,使用時必須要利用一個假的人頭(dummy head),這個的人頭在雙耳的地方會有相配合的 “洞“讓你置放麥克風,將麥克風放進“洞“裡之後,由於設計上的關係麥克風的 capsule 所在位置就會剛好是人外耳的地方。由於有一個假頭在那裡、而麥克風的位置又與人外耳的位置一模一樣,因此可以想見的, Binaural 的收音方式較其他任何一種的 Stereo Micing 更接近真人的收耳所聽到的聲音。而就像前面有提到過的,這是一種利用耳機來播放的絕佳方式,但如果以一般以喇叭為主的播音方式,則效果就會相對降低。此外,使用這個方式來收音的話,一些經常使用的雜音消除系統(noise reduction system),如 Dolby A 、 Dolby B 、 Dolby C 或 dbx 都會使得利用 Binaural 來收音的 Stereo Micing 品質降低。

    Figure8.jpg
    (上圖: Binaural)​


    以上花了一些篇幅為大家介紹了一些 Stereo Micing 的理論及實際用的手法,希望對有興趣的朋友會有一定的幫助,至於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些實際上的情形可以自行再去找一些相關書籍來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