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簡短介紹文章原貼在當代論壇上的"Show Us Your Studio" 主題裡,可以在那裡看到此文的相關討論與其他人的工作室照片。
創作音樂總希望有個舒適又專業的環境。多年來我也持續在這上面經營,從空間、樂器、設備到一些看不見的東西都要花點精神與投資,例如電源、導線等。不過工作室說來也沒什麼特別,就一個足夠大的空間塞一些需要用的設備。我還沒有處理空間聲響,打算有空時再看看 bass traps 與 DIY difussion 架。另外 workstation 打算移中間一點,speakers 的架子與分隔等也要換掉。
Workstation 倒是有自己的電源,經過 Furman balanced power (不在照片中)。我也有 Furman 穩壓的機器,但因為這個空間大部份都在 116-120V 之間,算相對穩定,我就只接了 balanced power。基本上整個 studio 的電源非常安靜!
旁邊還有一個空間,用做樂器用途,也放一些樂譜、LP 等。裡面還有一個樂器室 (可以看到門),專門放我的吉他、pedals、別的樂器和攝影工具等。比較重裝備的樂器,如 amps 之類則放在地下室。這邊只擺我最常用的東西。
Workstation 很簡單,許多設備都是從我大學時代用到現在。用得順手,很少需要再添購什麼。當然也有不少器材沒有上架,因為我比較傾向 moduler design 的想法,像 remote recording 就有自己可以外帶的 rack。這邊三個 racks 也分很清楚,其中兩個有各自的類比 mixers 和 effects (Lexicon 和 TC Electronics)。
最右邊的 rack 則是聽音樂用的器材,不過我有點考慮移到別的空間和工作的設備分開。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 workstation 算非常符合人體工學。這件事相當很重要!所以如桌子的高度、深度、monitor 的距離、椅子的滑動方便、離地距離等都仔細想過。甚至所有的 rack 都是客製的,可以輕鬆拉出來插拔導線。
我不是很喜歡 studio 看起來都黑黑的、或是有點刻板印象的專業感。如果天花板太低 (許多地下室的 studios)、用地毯,或是有點封閉設計的 studio 甚至會讓人有點反感。我比較喜歡生活化一點的感覺,最好再有些植物之類,看起來專不專業則無彷。所以像上面可以看到窗戶很多、非常明亮,空氣流通也比較好。最好附近還可以散散步之類......
後方沒有在照片上的其實也是連起來的開放空間,放些躺椅、書本等。又如 rack 都是做成比較特殊的顏色,而非清一色的黑色。最近打算將一些 Moog 的 pedals 拿來用,將會訂一個黃色的 rack,和一個上面 keyboard 下的綠色 synth rack 放在一起。
- 雖然這個地方也可以錄音,特別是後方 (沒在照片上) 也是連著的開放空間,整體面積不算小,但我倒不常在這裡錄音。如上所說,這是我個人的 writing studio,主要做創作用途。不過 acoustic 倒是要弄一弄......最大的困難是克服忙碌和不忙時的懶惰......所以會發生買好的 upgrade cables 一放放一年還沒接上。
話說如果要錄音,通常是到朋友的豪宅錄。有兩個寬廣空間可以選,以下是其中一個。實際的空間比照片上看起來大很多。不幸的是這位朋友明年將要賣掉此豪宅 (因為光是房屋稅一年就要台幣一百萬,變成買的起卻養不起.....所以說台灣的稅制真是他媽的炒房天堂..... ),
無論如何,我明年只好另起爐灶了....或許再來翻新一次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