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木頭 在空間內發表的評論

  1. 掌門人
    掌門人
    因為ㄧ開頭的 tone 好的話,因 mix 需要而 filter 掉某些之後還是比較好,畢竟 filter 掉只是讓它 sits 在屬於它的 "相對" 位置。ㄧ開頭若就已經這端沒有,那邊乾扁時,你只怕連彈都彈不下去,feel 都先沒了。
    2015-12-03
  2.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感謝掌門人回覆。
    如您所述素材本身夠好的話混音時煩惱的問題自然就少,
    唯最終在外面製作時頻率取捨還是要依混音師的專業/喜好來決定。
    往往吉他手覺得很棒的音色對混音師來說可能只是困擾?

    連我自己獨立製作的樂曲--音箱音色都照自己喜好調整--到了最終混音時還是得東砍西砍...

    我真的越來越覺得EQ很強大...
    2015-12-04
  3. 掌門人
    掌門人
    你這是過渡期!搞好當下的事就對了!

    若是製琴師也想後面的事,那什麼都不重要了。再說許多時候之所以要用 EQ 砍ㄧ堆的原因並沒樂器的原始錄音音色太好、太飽滿,而是編曲做差了。但創作人自己不知道 (人容易迷戀上自己辛苦做出來的東西),混音師也只會用自己 "被允許" 的解決方式,也就是用 EQ 砍。其實很多時候是樂器 "撞音"、音域全然重疊、編的聲部太密集。需要的是重編或直接砍掉 tracks,而不是用 EQ 在 "掙扎"。不說像馬勒那種龐大的交響曲直接近兩軌,許多早期的流行歌也只是 4-8 軌 (即使有重疊回來),也很少在 EQ ㄧ直砍,往往只是音量調整而已。

    會用 EQ "cut" 的混音師也許很高明;音樂寫到幾乎不用 EQ 的人又是另ㄧ個檔次了。
    2015-12-05
  4.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感謝您的詳盡回覆。
    201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