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及版主﹐我問過很多朋友也不知道琴頸背後為何有些有多一條不同色的木呢﹖( 就是兩條木做成的琴頸啦!) 而有些只用一種木做成;他們在音色上是否有分別呢﹖作用何在﹖就琴頸而言單一種木是否比較耐用呢﹖問題比較多﹐望各位見諒。
如果是上面獅子兄所說的,通常可以在 one-piece 設計的琴上見到,不見得只有 Fender 才有。另外,"Skunk Stripe" 通常放入的木頭是用 Walnut,小弟好幾年前寫的 FAQ 裡頭提到使用 Mahogany 反而較少見,現今諸如 John Suhr 其實也用 Pau Ferro,但總之 Wainut 還是最普遍。 另外還有可能是所謂的多層黏合設計 (laminated),就是由兩片以上的木板合成。不曉得呀恆兄是不是指後者?
關於Jeff版大所說的"多層粘合"Gibson及Ovation 都有使用,因為多層粘合是將不同木紋或木料作粘合 也有使琴頸不易彎曲的功效. 另外Pao Ferro是不是Steveie Ray Vaughan的Signature的指版使用材料?? P.S Jeff兄不要叫我兄啦,我也才是青春可愛的二八年華,難道Jeff比我還小???
Pao Ferro 的確是 Fender SRV model 上頭的指板材料。 說到 laminated 作法,就我所知通常是側重於結構上的考量,因為 laminated 有更好的強度不易變形。Benedetto 等許多 archtop 製琴師都偏好使用三片楓木黏合的琴頸,其他某些人則宣稱 laminated 也能融入不同木材的音性。Conklin 可以算是後者中讓人矚目者,他有個設計稱做 "melted top" 長像這樣: 話說回來,許多人並不認為琴頸的結構強度是最重要因素。諸如 John Suhr 等人都還是偏好傳統的平切式單片楓木 (flat cut),他們的論點是挑選好木材、經過適當加工都能勝任吉他上六條弦的張力,某些雙向支架 (2-way /or double acting truss rod) 甚至都不必要。 我比較同意最後者的傳統作法。自己的經驗讓我覺得,太偏重結構設計的吉他在音色上都顯得比較僵硬,不論是 laminated、複合材料或 2-way truss rod。當然,使用傳統作法要想得到穩定、不易變形的高品質非常困難,但它相對地會有較好共鳴。側重結構設計的吉他往往讓我覺得共鳴較差,通常他們會有快而明顯的 "attack" (或者說是比較 "punchy")。 總之,這是非常籠統、化約後的個人心得,還請您實地去彈奏比較,每一把琴都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