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美感

本文由 aher2003-10-23 發表於 "錄音、音樂製作精華" 討論區

  1. aher

    ahe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5-05
    文章:
    178
    讚:
    1
    經常在聆聽國內外許多主流&非主流各式錄音作品後,發現"錄音美學"實在非常重要,尤其應用在混音上~
    這有點像...攝影;有時候為了凸顯主題,會以刻意模糊背景焦點來達成;然而錄音也有類似的情況...強烈的電吉他,配上高亢的Lead Voc.,如何使它們保有電吉他的狂野,又能清楚聽到Voc.的細節?要是再加上其他樂器、合音...該如何調配才能使聽覺上達到一種"舒適感"?
    在此想請教各位前輩,如何架構出具有"美感"的錄音作品?
     
  2. hua

    hua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0-28
    文章:
    857
    讚:
    1
    請問一下,什麼是聲音的美感?

    這種美感是有普同性嗎?(如你說的聽覺上達到一種"舒適感")還是每個人聽覺上個別的感覺差異?可以被後天教育訓練出來嗎?
     
  3. aher

    ahe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5-05
    文章:
    178
    讚:
    1
    當看到一幅畫或聽到一段音樂,有時候會覺得...這畫畫的好美!...這錄音錄的好棒,聽起來好舒服!

    如果再對作畫的作者歷史背景、個性有更深的了解的話,那又會有不同的感受於其作品;對於一位偉大的PLAYER的種種事蹟了解,在聆聽其作品時,那種感動相信你我皆有經驗~

    我想就以錄音作品"聽覺上"的美感來請教各位前輩...這其中一定有許多重點不可或缺...盼望大家多多分享您的看法~
     
  4. hua

    hua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0-28
    文章:
    857
    讚:
    1
    我覺得你想談的是音樂美學耶...

    音樂如何從一個音響藉由體(表)現, 結合象徵, 然後構成意義, 進而感動人...

    錄音會影響音樂的呈現方式及對內容再創新意, 如果你想把皮扒開來談, 不談骨肉, 很難...

    因為你聽到的是音樂內容, 主要感動你的是音樂內容,而不是錄音的方式(當然有關), 又或許你想聊的是錄音的技術...

    難道是....
    如何透過錄音藝術來展現音樂美學@_@....頭很昏...
    這真要請前輩出來談了...
     
  5. hua

    hua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0-28
    文章:
    857
    讚:
    1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聽覺上"的美感.... </font>[/QUOTE]呵..我覺得光用文字或語言來陳述音樂的特性跟感受, 就是件很...有趣, 且模糊(ambiguous)的, 富想像空間的, 然而又涉及個人共通及迴異的經驗...

    噪音, 聲音, 音樂, 都是種聲波能量的傳遞, 到達你的耳朵時, 是怎樣傳達到你的大腦表示, 這是噪音(就像不必練且孤芳自賞的即興), 這是音樂, 怎樣的作用讓你的感受到悲傷或是灰黯的感覺?或像狂野的電吉他...

    我個人認為, 錄音工作也是音樂創作的一環, 不僅要呈現基本的錄音專業技術, 還要獨立具備對音樂的想法跟sense, 因為製作的過程就在堆砌音樂的整體, 甚至一個plug-in就可以改變對聲音的感覺, 整體音樂的面貌.

    而音樂的想法是在環境中學習的, 是從一套已被架構出的知識中學習, 像各種音樂的類別, 器樂的tone, 或者聽覺上吉他聲音-->象徵狂野, 甚至刻板印象, 口齒不清-->五擺or周結輪...

    我想對於老經驗的錄音工作者, 要作出聽覺上舒適感的作品並不難, 但是要作出具有"美感"的錄音作品, 可能就具挑戰性了...

    因為我覺得"美感"必須建立在平衡上的, 且可被學習的, 平衡是指處於音樂作者跟錄音工作者之間的平衡, 彼此音樂品味中的平衡, 具備某種對音樂原創的客觀性..

    就像有關郭英男某張專輯製作過程所述:

    片段from : http://www.hiland.net/difang/c-difang-text.html

    1992年起,魔岩唱片在全亞洲尋找各地本土的音樂元素,足跡遍佈中國大陸、東南亞以及台灣。1993年間,魔岩在台東遇見郭英男,並有幸當面聽到郭英男現場的演唱,而深受感動。當時現場所有的人無法 抑制的痛哭流涕,因此展開了長時間的接洽,希望能夠與郭英男合作發展一張真正屬於台灣原住民的新音樂產品。接洽的過程之中,發現郭英男的心願,正與魔岩為原住民音樂注入新生命的想法不謀而合。 於是,在1996年1月,郭英男終於和魔岩唱片簽訂合約。同年的2月,郭英男與他多年合作的馬蘭吟唱隊前來台北,進入專業錄音室,由他自己指揮、安排、主導演唱形式,錄下數十首珍貴的歌曲。
    之後魔岩積極的向國外各知名的製作人,尋求合作的可能性。經過接洽,敲定由Dan Lacksman擔任這個工作。由1996年起,這些珍貴的錄音在他長達半年多的精心處理,並一路由郭英男確認形式與精神的適切性後,在1997年下半年,終於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對於這個特殊的個案,Dan Lacksman說出了他的心情與感想:
    『我經歷過許多世界音樂專輯的製作,大多數都是取材形式使用原住民音樂元素,加上現代化處理。郭英男的案子,確實是我所知道的第一張由原住民本身的發起,並經過他自己的認同的音樂專輯。在這張 專輯中,所有添加進來的元素,都只是輔佐著郭英男自己的旋律進行著,非常特殊而少見;
    『郭英男的音色令我印象深刻,而且他的歌曲不用歌詞卻充分的表現出意義,更是令人難以置信。這張專輯,其實可以看待成跨越傳統與高度現代化的跨界產品(Crossover)。』

    ----------------------------------------------

    其實以前第一次聽那張專輯, 有點昏沉, 不了解為何沒那麼悅耳動聽, 後來才知道, 為了尊重原創, 所以玩的不凶...

    正如同先前看了一些國外導演跟作曲家的介紹, 他們會有固定可以"談"的, "聽得懂"彼此在說什麼的工作夥伴, 當然那樣的音樂環境的薰染, 連有些導演對於音樂的品味跟了解都很專業, 所以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音樂的感受就比我們的環境容易的多...以前聽到的是, 我要偉大or我要溫暖的感覺...

    結論是, 音樂除了作的好聽, 還要保持音樂原創的客觀,不然以前聽某原創者說過, "某錄音師以為他在mix他的作品哩", 客觀又涉及對音樂的了解認知及"溝通", 至於美感....@_@...

    看個人標準...
     
  6. weiss

    wei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9-02
    文章:
    278
    讚:
    0
    這....錄音美學真的有點主觀
    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對我而言,感動人的是音樂的內容,錄音混音是幫內容加分的方式,也許同一個內容找不同人做的錄音美學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他們是讓這音樂更加感動人心, 很少有人說這錄音(或混音)很屌, 但音樂本身是個爛東西吧!通常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7. Mr72

    Mr72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07
    文章:
    2,034
    讚:
    106
    提供一些經驗給各位參考...
    我個人認為音樂的內容能量夠大,,,沒錄很好也令聽者震咋..ex "Beatles"

    而音樂內容不令我感動,,,但光靠"聽聲音"or Mixing就一直反覆研讀的,,,,也不是沒有,,
    我個人痛恨"鄉村",,,但是"Little Feat,,,Representing the Mambo (1989)" 還是我最愛的Ref...吉他甜得作噁,Drum kits groove & punch...Engineer Mr George Massenburg 的手法,,,只有"高級"兩字可言.....

    此外,,,用頻譜RTA or SpectraFoo "看" Bob Lugwig 的mastering 作品,,也常是張嘴發high,,,,不管是那類音樂,,,表頭的dynamic 和音頻的和諧交替,, 真好看!!

    說到"錄音美學",,,,扯遠些,,,如果那位剛好碰到Studer DASH D827,,又剛好會拆機器,,,,,
    抽開MAPRO board Ch#41-48,arround #43 ch,,拿手電筒往母版上看....
    you will see a "O.K." finger sign printed......
    我還看過洗成一部"腳踏車"圖案的Studer board 哩!!
    誰說工程師不感性,,.....
     
  8.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4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我個人認為音樂的內容能量夠大,,,沒錄很好也令聽者震咋..ex "Beatles" </font>[/QUOTE]的確,那個時代如 Beatles 和 Hendrix 等,常有一些 stereo 是大左大右的 mono 組合,甚至鼓組是 mono 的。聽起來雖有點怪,但音樂很好以至於不太會去注意其錄音。

    BTW, Beatles 那首 Let it be 的 gt solo 真棒,大概是 Vox AC30。那音色有點像 overdrived 的 organ,光是音色就很動人。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此外,,,用頻譜RTA or SpectraFoo "看" Bob Lugwig 的mastering 作品,,也常是張嘴發high,,,,不管是那纇音樂,,,表頭的dynamic 和音頻的和諧交替,, 真好看!! </font>[/QUOTE]這個....會不會太走火入魔了?

    搞不好很爛的錄音,混進一點砍掉 10kHz 以上和 80 Hz 以下的 white noise,結果頻譜跳地奇好看也未可知。
     
  9. hua

    hua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0-28
    文章:
    857
    讚:
    1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的確,那個時代如 Beatles 和 Hendrix 等,常有一些 stereo 是大左大右的 mono 組合,甚至鼓組是 mono 的。聽起來雖有點怪,但音樂很好以至於不太會去注意其錄音。
    </font>[/QUOTE]那是那個年代的流行吧...就像80'感人肺腑的情歌,reverb很大....
     
  10. aher

    ahe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5-05
    文章:
    178
    讚:
    1
    錄音的"審美觀"似乎隨著時代腳步在改變~
     
  11. Mr72

    Mr72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07
    文章:
    2,034
    讚:
    106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Beatles 和 Hendrix 等,常有一些 stereo 是大左大右的 mono 組合,甚至鼓組是 mono 的。聽起來雖有點怪,但音樂很好以至於不太會去注意其錄音。
    </font>[/QUOTE]我稍加補充一下........
    The "Beatles" were one of the first bands to make records with a virtually limitless budget and a true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They contracted to have custom equipment built for them, and even built their own studio......The "Beatles" did most of their work on a "four-track" studio. .. But I think tha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 forced them to become creative, and hence their unique sound. They didn't have radical EQs, so John Lennon sang through a cardboard tube to get a "hollow" vocal. They didn't have huge multitracks, so many rhythm tracks were recorded in mono and hard-panned.........

    And the Beatles definitely weren't the first musicians with the budget and personal needs to build their own studio....
    Les Paul's studio was truly state-of-the-art for its time....
    He was using - and building - equipment that wa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downfall of music" by his contemporaries. Equipment that was designed to place more power and more sound into the hands of more people with less and less "formal" training and capabilities. Les Paul was truly the antichrist of many old-schoolers of the 30s and 40s... and truly the Father of our modern rock recordings.!!!!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用頻譜RTA or SpectraFoo "看" Bob Lugwig 的mastering 作品,,..........這個....會不會太走火入魔了?</font>[/QUOTE]Visual patterns 事實上對腦部記憶是蠻好用的.....
    許多好的作品都會有一些交集,,,看多了自會看出門道....這看似走火入魔的功夫,,其實蠻多人都練....
    好聽當然才是重點,,,不過再加上"好看",,,就成另類標準的master piece!!...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80'感人肺腑的情歌,reverb很大</font>[/QUOTE]80's 正是AMS,Lexicon,Eventide & EMT 這些reverbs 產品大肆進入巿場的年代,,,,,流行音樂廣泛應用十分合理!!!
    連80's GTplayers 都流行用大量的EFX !!!
    這和目前loops 的濫用有些類似...
    但"Beatles"&"Les Paul"絕對是創造帶領流行,,,高級太多了!!!!!

    有些人為了聲音的創作訴求,,,間接的把科技往前推進!!
    這和盲目"趕流行"還是不太一樣吧!!
     
  12. hua

    hua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10-28
    文章:
    857
    讚:
    1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有些人為了聲音的創作訴求,,,間接的把科技往前推進!!
    這和盲目"趕流行"還是不太一樣吧!! </font>[/QUOTE]差很多啊,沒想到還有一段歷史典故.....

    常看到鼓的音色或style叫做old school,是來自這典故嗎? 以前一直不瞭這是啥?以為類似garage出處那樣,八成是來自學校-_-...
     
  13. Mr72

    Mr72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07
    文章:
    2,034
    讚:
    106
    "Old school" 是來自何典故我也不瞭啦.....
    but......
    "The Wizard of Waukesha".........Sir.Les Paul發明了:
    # solid-body electric guita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 multi-track recording on disc...
    # various effects such as variable recording speeds, delay, echo, phase shifting, flanging, and close-miking.......
    # sound-on-sound tape recordin.....over dub
    # eight-track-tape recording

    這些"sound features"對流行音樂的影響太大了.....含括了各個music styles!!......
    如果沒有Les Paul,"錄音美學"大概會清淡許多......
     
  14. Sydney

    Sydney Moderator

    註冊日期:
    2001-11-21
    文章:
    42
    讚:
    0
    School可以翻成流派
     
  15.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4
    大部份我是認同的,但補充一下 Mr72 的內容。

    早期 Hendrix、四金龜的唱片是用四軌盤帶錄的。以 Hendrix 而言,常是先錄 rhythm tracks,含兩軌的 drum、單軌的 bass 和 guitar,而後再將它們 mix 到另一台四軌的 stereo 兩軌,最後再補上 Hedrix 的 vocal 和 lead guitar,等於再用完四軌。所以碰上要加合聲時,或 vocal 必須第一時間錄進去,這時只好將鼓也錄成 mono。另一原因則是當時的 stereo images 並沒有完全形成固定的處理手法,有的還處於實驗。是以少數如古典樂錄 violin sonata 時,甚至會有兩樂器大左大右的 "stereo monos"。我們可能覺得很怪,但當時被認為是處理的手法之一。類似的錄音,如四軌再進四軌等也見於早期 Rolling Stone 等。

    至於錄音技術的流行,我覺得 Mr72 說的需求造成創造 (科技),但我同時也認為很多時候是創造造成需求。前者例如 ProTools LE 的軌數需求是使用者一直抱怨,供應者只好 upgrade;後者例如 digital reverb,使用者在 digital reverb 推出前,並不知道會有 digital reverb 這種東西,或許對類比 spring reverb 等不滿也能算成壓力,但主要還是有科技後而創造的需求。又如據說兩吋 16 軌剛出來時,許多人覺得誰會需要用那麼多,八成是瘋了。而後卻創造的需求,甚至創造更大的需求,從而有 24 軌盤帶機的出現。所以應是 case by case,像雞和蛋的互生關係。題外話是,我倒覺得現在的狀況比較是做音樂的人被迫接受。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連80's GTplayers 都流行用大量的EFX !!!
    這和目前 loops 的濫用有些類似... </font>[/QUOTE]絕對是如此的。
    Loops? It will go!
     
  16. weiss

    wei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9-02
    文章:
    278
    讚:
    0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 又如據說兩吋 16 軌剛出來時,許多人覺得誰會需要用那麼多,八成是瘋了。而後卻創造的需求,甚至創造更大的需求,從而有 24 軌盤帶機的出現。所以應是 case by case,像雞和蛋的互生關係。題外話是,我倒覺得現在的狀況比較是做音樂的人被迫接受。
    </font>[/QUOTE]"供"與"需"是互相的沒錯, 不過說做音樂的人被迫接受這些新科技,我倒是認為是因為新科技帶來的方便, 把使用者的胃口養大了, 以前軌數不多時, 錄鼓或搭合聲常要一直做Bounce的動作想辦法塞進有限的軌數中, 但現在電腦實在太發達了, 高興開個二.三十軌去錄個合聲都是常見的囉~我覺得值得探討的是,伴隨著科技的演進,大部份的人只注重求新求變求方便,"音樂"的本質似乎被藐小化了,倒回去聽聽看以前的音樂,也許錄音效果很差,但它帶 給我們的感動相信不輸給現今的音樂
     
  17. Mr72

    Mr72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1-09-07
    文章:
    2,034
    讚:
    106
    供需當然是互動的....
    我個人認為好的產品不應該被經常性的基因改造,,,
    比如說MIDI 一直是beta version,,8 bit ,still 2 pins free from the MIDI ports........不過都還能用吧?!
    再偉大的MIDI arrangements 不管用PT or DP ....what ever...
    還是MIDI 1.0...
    比較之下很多電腦數位產品跟本是基因組合嘗試....
    作音樂應該要有判斷自己是被器材綁住還是在玩創意吧!!!!!...
    Hey!!...就算和外星人做朋友,,,沒必要以"通婚"為前提.....

    </font><blockquote>引言:</font><hr />做音樂的人被迫接受這些新科技...., 高興開個二.三十軌去錄個合聲都是常見的囉~ </font>[/QUOTE]其實影響"審美"的大多不是科技,,而是如何決定either一個人唱很多次or很多人唱一次??...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