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比較好聽"--現在這個說法有部分科學根據了

本文由 satchisgod2018-08-02 發表於 "音樂、樂理、樂團經營" 討論區

  1. satchisgod

    satchisgod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4-10
    文章:
    746
    讚:
    248

    這個影片簡單解釋了一個西班牙的科學研究顯示流行音樂的音色和歌詞多樣性在1960年代達到高峰,之後一路下降,在2000年後陷入低谷.
    之後,大廠牌運用mere-exposure的心理作用,強迫人們去喜歡一首歌(廣播,電腦,電視).這種方式安全又有效,使得具有特殊才華的音樂人在市場上成功的機會大大減少.這15年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是被機械式工廠音樂洗腦長大的.

    不過,社會學的東西是沒有定論的,所以也無法確認這個說法是否高度真實.只能勸勸大家多多聽不同年代與風格的音樂.我認為腦子裡有一個又深又廣的風格資料庫是一個音樂人最寶貴的資產
     
    已獲得掌門人按 "讚"!
  2. duriamon

    duriamo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5-01-25
    文章:
    78
    讚:
    20
    自從嘻哈音樂流行之後這個問題感覺越來越嚴重。我不是要說嘻哈的壞話,嘻哈本身是很有魅力也很需要作詞創意的音樂類型。問題是很多嘻哈的編曲真的是乏味,許多人喜歡的是嘻哈的酷跟能迅速成名,聽眾對於音樂的要求實際上比以往低很多。許多樂手取樣來取樣去,拿別人的作品來混說是取樣致敬,真的是很荒唐!
     
    已獲得掌門人按 "讚"!
  3.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5
    這個我覺得很難科學統計,畢竟沒有客觀標準。有ㄧ種可能是音樂產業的過度分工造成很多音樂是被分割製造出來,而非言之有物的創造。另外ㄧ種可能只是代溝。每ㄧ代的人只對他年輕時候的音樂文化有共鳴,對新的音樂難以接受。也有可能只是我們認為所謂的過去的作品其實是去蕪存菁下來的好東西,不好的早就沒機會了。而身處現代則還沒經過時間篩選,好的壞的都混在ㄧ起。加上做音樂門檻越來越低,做音樂的效率要求越來越快,使得好的比例更低,讓我們感覺上全然比不過以前的時代。
     
    已獲得Ray-Huang按 "讚"!
  4. satchisgod

    satchisgod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4-10
    文章:
    746
    讚:
    248
    關於音樂產業高度分工化這件事,我在其他文章也讀到過.基本上就是專輯後面的credit list越來越長.扣除掉取樣的掛名,現在越來越常見說作曲者兩個,作詞者兩個,編曲的可能有三個,混音也有兩個,mastering一個.如果找session player來錄音,那也要有他的cut.這樣子乍看是很周全的照顧了有貢獻的人,細看之下其實是為了縮短推出作品的時間而請了一堆人.

    我記得早期的台語老歌專輯甚至就是一堆純翻唱,一年出好幾張.這算超英趕美嗎XDDDD
     
    已獲得掌門人按 "讚"!
  5. duriamon

    duriamo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5-01-25
    文章:
    78
    讚:
    20
    的確製作音樂的門檻跟成本降低,也產生了很多速食音樂。好聽且“耐聽”的音樂感覺越來越少了(我個人的標準是“只”聽一首歌且至少可以重複播放一天到一個禮拜而不厭煩),現在沒有好的包裝(樂手綜藝化)及行銷(買榜買廣告買節目),只靠好音樂要出頭門檻反而越來越高。音樂都快變成用眼睛看了…。
     
    已獲得掌門人按 "讚"!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