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F! 我很想給這日本琴師一拳, 這些具有歷史的老琴就這麼毀了! 這話或許有點重,小弟也經手過vintage的琴, 這種job真是不應該做...,不好意思離提了樓主,小弟只想說此風不可長啊! 1963 Gibson SG 1977 Gibson Les Paul Custom 1956 Gibson 225T 1966 Martin 1966 Fender P Bass
老琴動這麼多我也不是太讚同說, 個人試過4隻refinish的pre cbs strat, 都一般般, 試過30隻左右pre cbs fender, strat tele jazzmaster都有, 個人認為除了fret跟nut這種沒辦法的以外,其他部份, pot switch tuner等等,能不換就不要換的好, 不然就耐心挑一隻狀況好的, 如果是為了彈奏性的話, 動這麼多對tone影響相當大. 還不如買一隻現代製的好琴, 當然, 好的vintage是現代製琴完全比不上的. 可能缺了時間或氧化的條件吧?我也不是很懂,但彈過好的vintage 確實有一種"中氣十足"的.....滄桑感?我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了哈
...我覺得我以後轉貼文章都要全文翻譯才行!! 這些全部都是琴主要求(或琴主同意)的!! 1953 GIBSON LESPAUL 這把原本Bridge就做過輕微的slice加工、並換成Tune-O-Matic, 而且Fret狀況很糟、Nut也被刨過(to be shaved or planed),死點很多、整體狀況非常差。 1954 GIBSON LESPAUL 前面也有講、這把原本指板就被換成印度玫瑰木,加上一些零配件皆非原始零件,所以早就失去原本的價值, 也因此"琴主"才決定豁出去大改成自己喜歡的樣式。 1957 Gibson Les Paul Special 這把狀況也不好、特別是Neck跟指板,指板的型(Radius)都跑掉,所以他跟琴主溝通必須要修正Radius+Refret。 他在這篇有提到:讓琴的狀況(Condition)一直處於很差的狀況彈它、跟保持原始樣貌(Original)是兩回事。 可以的話盡量保持原始樣貌、但為了良好彈奏所必需的部分則是要積極地維修整理,他認為這才是最正確的使用Vintage Guitar的方式。 不管怎樣的好琴若狀況不好的話、連彈都不用談。 1958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琴主是琴師的前輩。 Refret的時候原本不打算重新磨Radius,但因為上一位琴師在Refret的時候用了太多接著劑,所以指板的Radius整個跑掉, 在跟琴主溝通後才著手修正Radius。 為了不傷到Binding、所以他Fret都剪到剛剛好以免打Fret的時候打到Binding。 最後換Nut也是因為原本被換成象牙,所以琴主這次要換回Nylon。 1961 Fender Stratocaster 這把狀況也不佳,Fret高度參差不齊、有些地方甚至浮起來,根本不能好好地彈奏,Bridge的設定也很隨便。 他問了琴主才知道、賣他的店家告訴琴主說"可以的話盡量不要調它,就這樣使用", 琴師感嘆:他可以理解要重視原始狀態、但完全都不調整就賣給顧客的店家著實令人傻眼。 所以他才要Redress跟換Nut。 感覺得出來這位琴師可以的話都盡量不要去做變動,但這幾支琴的狀況(跟音色)都非常地不好, 所以在琴主要求(或同意下)以最佳狀態為目標做整理,調整後的音色都比原來送修前要好很多。 ...琴主若沒有要求(同意)的話、琴師敢亂搞並貼在網路上嗎!? 琴師不只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即使琴主同意、但要對這些貴重的50年代名琴動工實在相當需要勇氣,過程中他們也非常困擾。 懂日文的人可以一個連結一個連結點進去看我翻譯的有沒有錯誤!! 文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或者找懂日文的人翻譯。
關於木材舊化他也有做過研究(雖然有老王賣瓜的廣告嫌疑,因為他做的琴都有做木材舊化處理): http://ameblo.jp/brillbate/entry-11956009171.html 略譯: 他跟另一位樂器製作者將舊化處理前後的木材(Mahogany)送到福島Technology Centre (公設專業研究機構) 以電子顯微鏡拍下差異。 處理後的照片中可看到導管內壁的細毛(纖維)消失了,那細毛(應該)就是殘留在導管中的養分殘渣。 你在日本的話可以等看看他甚麼時候拿到好木材再做58 Les Pual Replica,他會送到山野樂器銀座本店,一支129萬6千日幣 (台幣35萬)。 這個Replica完全根據前面那支1958測量所得的資料製作(包含木材舊化處理),目前為止做了22支、扣除Custom Order都是上架沒多久就秒殺... 接下來若有關於這個琴師的相關疑問或討論,可以移到隔壁樓以避免佔用本文樓主的版面。
小弟是同意該琴師某些的想法的,小整理、 refret、換小零件. 讓琴可以在較好的狀態下去使用,其餘去會破壞琴integrity 的work(改radius, refin),就算琴主同意,琴師也應該拒絕,另提radius本身不會跑掉的,除非neck本身twisted,膠用過多是有可能造成fretboard產生hump或dip(fretboard not true). 小弟尊重每個琴師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某些work真是給我錢也不做的。
我想他應該也知道所謂Radius本身不會跑掉,但為甚麼會在文章裡面這麼樣提、建議您可以直接寫信問他實際的狀況如何, 他因為有在銷售吉他及PAF Clone Pickup的關係常會接到國外的Mail,雖然他本人英文不好、但似乎都會盡量回信。 期待您詢問之後的結果。 http://brillbate.com/contact/ 我想您也很清楚提琴的指板是消耗品,每使用一段時間就"必須更換"、而不是只有重新磨平, 如果站在保持原本狀況的前提之下那現存的Stradivarius都只能放在博物館而不是拿來演奏。 我只是外行人、不確定Meisters在遇到狀況不佳的百年名琴時如何處理,但我想在數百年間他們在意的應是如何讓這些經典名琴能發出優美聲響, 如果每個Meister都不願做大工程的修補、那Stradivarius的價值恐怕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不過純就音色來說、兩次的盲眼測試幾乎都是價格不到其1/100的現代琴占上風,跟Stradivarius相比、被認為好琴的比例約4:1,現代琴勝出) 不好意思外行人說外行話、請見諒。 如果您有Stradivarius維修資訊的話、還望您分享。
木哥無須自謙, 論壇本是互相交流學習的地方, 小弟只是相關從業者, 分享的東西都是自身和同業的經驗, 這樣說好了, 指板在slot和 radius之前厚度會在 1/4"~5/16"左右, slot和radius後會在15/64"左右,在最後fretting前truing process還會再減少 ,005"~,010"左右,上述數字是industry standard, 不是我定的, 你可以想想 ,220" 左右的厚度要多久時間才可以消耗掉(磨光), 依照這邏輯來說, Yingwei每年都要換指板了, 東西有使用年限這是可以理解, 但我這輩子可能看不到這件事的發生(在正常自然使用的狀態下), 提琴不在我懂得領域裡, 小弟不做臆測式的評論,radius自己跑掉只能說自己和同業間從來沒聽過, 這就像是說les paul carved top的弧度跑掉了(hahaha...),如果寄信問他我只想問如何得知1958年琴出場時的radius,以前的年代radius是用手刨的, 精準度都有待商確.
他的手指跟弦根本碰不到指板...所以不會有這種煩惱~ 感謝您專業的分享。 我前面文章有追加他們的聯絡方式,或者您也可以在官網提供的twitter、Facebook上詢問,期待您詢問之後的結果。 (提琴更換指板是很常有的事:http://yuningwang.pixnet.net/blog/post/99412030-指板更換&琴頸重置(補木) ) (隨便都可以看到將百年老琴換指板:http://kust58703024.blogspot.tw/2011/04/apr10.html ) (這個更驚悚"1868年"老琴大分屍整理:http://yuningwang.pixnet.net/blog/post/369431891 ) (日本換提琴指板的價格比吉他Refret低很多,多跟在台灣Refret的價格相近...怪~)
(提琴)指板之所以會磨損是因為弦的直接磨擦,吉他雖然有Fret做緩衝但每個人按弦力道不同、加上推弦這個技巧都易讓弦對指板造成磨損。 YJM指板有做Scalloped,那個高度要讓弦碰到指板、音早就跑掉,而且Maple指板有上漆、也能夠避免弦直接碰到木頭,這部分我想您比我清楚。 ------------------------------------------------------------------------------------ 會講到提琴是因為這是少數與(木)吉他擁有類似的設計/系統、並且仍有不少"超過百年"的琴在市面上流通的弦樂器。 不管是台灣還是日本有拿到Meister執照的琴師為了獲得良好的音色與演奏性、即使是100年以上的琴也是照樣大刀闊斧地整理, 該換的上弦枕、指板、該黏的補片塊一樣都不少,必要時還得分屍才能修復,他們好像也沒思考1910年時是怎麼Setting、1868年時又怎麼組合琴。 吉他跟提琴在維修上的思維比起其他異種樂器要來得相近,但老提琴的年份跟價值都超過一般樂手定義的老吉他, 提琴技師在維修老琴時不可能不去思考較安全的維修法、可是他們往往會選擇讓聲音更好的整理方式。 看了幾篇提琴維修,Neck說拆就拆、面板說開就開還真嚇到我了--當然也可以說他們認為這樣的維修是一種常態。 http://luthierchiu.pixnet.net/blog/post/85445578 我覺得他最後二段文說得很有意思,他在英國Newark School of Violin Making學製琴。 (該校也有教吉他製作:http://luthierchiu.pixnet.net/blog/post/16890453) ========================================================== 為了避免我的不學無術造成誤會,追加更新一下。 查了之後才發現在提琴市場中所謂的老琴可能只要幾百歐元或者幾百英鎊,標準的量大就沒價~XD http://luthierchiu.pixnet.net/blog/post/12600805-提琴拍賣會-in-倫敦! ...不學無術真恐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