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PGM工作室創辦人乳井和彥很早就提過,日本製琴產業受限於木材進口商, 所以能拿到的進口木材等級跟種類很難高過歐美原產地, 例如真正好的Maple都產自美國東岸,但日本木材商只進口西岸的Maple, 所以縱使日本製琴技術優異,琴怎麼做卻都沒有辦法跟歐美相比的原因在此。 這件事我本來寧可信其有, 無聊去聽了美國半成品 + 日本組裝的Calja才發現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 Calja是由之前在LsL Instruments服務、現在Shabat Guitars的Robie Canlas負責提供半成品, 再由日本PGM工作室的Master builder:吉田恵一組裝的品牌。 音色好壞大家自由心證… 當然也可以看做提供半成品的Robie Canlas功勞比較大, 畢竟木材跟噴漆好壞影響的比重一直都不容小覷。 2:50開始: Alder Body對照組,2:59開始: 2:33開始: Ash Body對照組,3:38開始:
同樣是PGM工作室組裝, 雖然拾音器不同,但木材本身的差異非常明顯, 可以清楚聽出由日本Deviser提供木材的Moon Guitars是日本琴一貫的鬆軟模糊音色, 雖然PGM已經很努力在組裝調整上讓它盡量聽起來清晰一些; 但由美國Shabat Guitars提供半成品的Calja卻完全沒有日本琴的缺點。 雖然這個影片的Calja是Ash body,但去聽前一篇的Alder body也能明顯聽出差異。 (這邊放Ash body的影片主要是兩把琴拍攝日期只差三天) 所以日本琴打不過歐美琴,問題不在組裝技術、而在木材進口商… 2:50開始: 3:43開始:
這邊可以比較看看純美國Shabat Guitars跟純日本PGM工作室的K.Nyui兩者在音色上的差異。 變數是Floyd Rose跟指板,但相近的拍攝時間沒有其它PGM的Strat。 Deviser、或者說日本進口的木材特性在這邊一覽無遺 -- 鬆軟。 另外可以聽出即便是美國木材,PGM本身的調整對音色的影響極為明顯, Calja的音色明顯具有PGM一貫的特徵:乾淨清晰卻又圓滑不刺耳。 但我個人其實沒有特別喜歡使用Deviser木材的PGM音色就是了… 3:22開始: 3:20開始:
從前面幾篇的影片來看,日本琴的上限很明顯是卡在木材這點沒什麼疑義, 但要說美國來的半成品一定音色比日本琴好倒也未必, PGM工作室在90年代還是2000年初期, 因為Tom Anderson跟Schecter USA不再提供半成品,有一陣子改用Warmoth, 結果那段期間的PGM產品評價是創立以來史上最差, 後來供應商換成日本Deviser,評價才止跌回升。 這邊再貼個另一間樂器行的對照組合, 都是No talking demo,前半段Clean、後半段Drive。 這把的Drive tone我覺得相當值得一聽。 在日本要價一百多萬日幣的西班牙小廠,拍攝時間比另外兩個影片早三、四個月: 拍攝時間跟第一把相近,但由於這把前段不是P90, 所以比較範圍建議聽後段拾音器較佳:
終於有Shabat Guitars的Tele可以做比對了,3:38開始。 可以聽出本討論串主軸的Calja跟Shabat Guitars在基底音色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 但不同人組裝讓兩者聽起來在音色取向上有明顯的差異。 這是另一個樂器行拍攝的Calja影片。 一貫的清晰乾淨卻又不失圓潤、且帶有空心Q彈感的音色。 聽過本討論串的其它影片就能注意到Calja在音色、品質上的穩定, 有"認真在品管"的品牌幾乎不會出現同型號音色好壞落差明顯的狀況, 最多只是EQ分布、取向的差異而已,但大抵上音色等級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