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更新:關於音樂、文化與歷史

本文由 掌門人2002-05-19 發表於 "音樂、樂理、其他樂器精華" 討論區

  1.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4
    這一陣子有人討論到某些人在台灣音樂史的定位,有些人可能會爭地傷和氣。事實上有沒有音樂史本身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留下來的音樂是否能讓每一代的人都還能從中各取所需。舉例來說,我們今天聽 巴哈的馬太受難曲,所希望和實質上獲得的感受往往不是來自宗教的經驗,和當時它為宗教而譜的服務性質是完全不同的。然而,我們卻能經過它複雜完美的和聲、對位,感到音樂不可言喻的力量,很顯然 經過數百年那樣的音樂依然是活的- 因為每一代的人都能從不同的美學觀、不同的切入點而從中得到美的音樂經驗。

    音樂史本身是很特別的,我們都離這個時代太近,無法抽離自身來客觀地省視何者是有永恆的價值。例如和巴哈同時代的 Telemann 當時被稱做全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有人以古今百年的大師稱之,但Telemann 的音樂何今安在?(註一) 又以莫扎特為例,他的音樂即使已過了兩百年,其音樂的美是如此自明而顯而易見。然而他同時代的聽眾為何無法理解、欣賞他的音樂。事實上,將時間因素抽離,會發現當時的人們不理解莫扎特一如我們 無法瞭解那個時代。我們以莫扎特、海頓為古典樂派的代表,但不幸的是,他們只是將那種直接的樂風寫到最好,而當時大部份的音樂卻和他們的作品差別挺大(就品質而言),很顯然他們是那個時代之最, 但卻無法概括性地反應那個時代。

    再舉一個和我們於時間點上更接近的例子。美國以往在藝術上都是以歐洲馬首識瞻,直到近代才慢慢發展出自己特有的音樂風格,最直接的例子是黑人的藍調、jazz 等民間樂風,在古典音樂 (不是很清楚的名詞,因實際上並不是古代) 也慢慢發展出根值於歐洲傳統又有自己民族風味的音樂。美國也像其他歐洲國家一般,開始整理足以代表自身歷史的作曲家。到目前為止,只整理出兩位作曲家的作品集 (動作慢主要是不像歐洲是國家出錢),而其一卻是在當時沒沒無聞的音樂家- Harry Partch,或者說即使到現在,美國知道這位不可思議者的人還是極為少數。很顯然,這位曾經窮塗潦倒、變成流浪漢的音樂家雖然改變了歷史、豐富我們的想像力,但他在世時不會是史家討論的對像,他過 世後也不是平凡眾生所能輕易理解 (或許時間會慢慢改變這情形)。所以討論現在誰會在音樂史裡面,除引發論戰之外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台灣在流行音樂上交出成績倒底如何?如不討論這幾年(時間點太近),過去事實上是有一段風光的歲月。以比較廣泛的影響性來說,一部份是早期的台語歌謠;後來則有來自校園民歌。前者有的相當迷人, 但在政治氣候下有些人把它們捧的過高 (註二);後者算是相當的原創,是大學生的音樂並持續了一段時間,但不知為何,它對時下的流行樂幾乎完全沒有影響,也少有人再去聽。無論是否還有人願意去追朔源本,音樂就是音樂。更重要的是,所 謂台灣音樂的價值並不只有沿自西方的流行音樂,如果把眼界都只停留在流行音樂是件很短視的事。

    無論如何,如果只討論流行音樂 (在這裡指廣義的流行樂,包含jazz、rock 等),音樂人都會面對一個問題- 能否發展出自我的特質,而不是像現在一般,換一種語言、配上廉價的都市愛情主題,或者是演奏一些比別人晚了幾個世代的音樂風格。如果不能發展出自我的特質,能站在音樂史上的只怕不過是誰先做了 哪件事,或是石破驚天、傲人的唱片銷售數據而已。簡短地說,音樂人若要在本質上屬於西方的流行音樂上發展出一興趣盎然的旁支,都必須思考兩件事。其一為是否能將自己由裡而外翻出,經由某種風格 來展現個人的特質,或甚至讓某種風格的語彙、內涵變得更豐富;第二個則是,是否能從西方音樂中反應出自己的文化特質。

    以 jazz 而言,Parker、Davis 乃至後來的一些白人樂手都思考著,站在前人的經驗上,他們還有什麼方式能擴大 jazz 的形式。Parker 選擇了用類似藍調的和聲、將時間軸壓縮,變成極快速、又具能量的 Bebop;而Davis 的思考卻幾乎是 Parker 的反動- 因為他理解再繼續做相同的風格只是食人牙慧、毫無創見,別人無法從那樣的音樂中發現他的不同,他自己亦無法從中發掘出自我。因此一代又一代的 jazz 樂手豐富了 jazz 的語彙與風格、都帶給jazz 不一樣的定義、擴展 jazz 外在的形式- 那樣的音樂很顯然是活的 (很可惜,我不覺得 jazz 現在還如此)。這也是為何,這些樂手在音樂歷史上足以屹立不搖。

    又以早期崔建的作品來說,即使曾用了些民族樂器,他並沒有在形式上豐富了搖滾樂。更嚴格地檢視,其演奏也不算上乘,甚至情感上也偏向大而化之........但在音樂上他還是成功的。為什麼?因為在內 容上他反映出中國人在那個特殊時代背景的情緒- 那個時代是如此的不易,過了就過了、以前沒有、以後或許也不會在發生(希望永遠不會)。當然,我們不知道那樣的音樂是否能讓以後的每一代人都還能從中各取所需。過去的經驗告訴們,很多屬於反映當 時社會情形的音樂因時空變化,後面的人根本無法被感動。但無論如何,就個人特質而言,時下的口水歌者和崔建一比,顯得如此廉價。

    回到音樂的形式,音樂風格本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容器,讓音樂人可隨便地放入東西而有新意。它和生命一般,有一個開始,又有成長、乃至演化出其他種類,而最後當它的內容無法再創新時,即是其老死 之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吸收外來文化比較慢的地區努力學習 blues、jazz 時,最先的原創者-北美的黑人大多早就不玩了。在他們的世界中,電音、R&B 和一些或許還沒有名字的音樂正蠢蠢欲動 (雖然我個人不覺得這幾年流行音樂除融合外有何新意)。當今華人樂手大多以做做樣板的白人音樂為樂,就個人的喜好而言只是選擇,但就藝術而言只是做些上個世紀發生的事,而更值得思考的是,那些音 樂風格大多早已走到盡頭。

    第二個可能性則是,能否從西方音樂中反應出自己的文化特質。它看來簡單,實行卻不容易。這並不只是換一種語言,或是加幾樣民族樂器做點不純又雜的音樂而已。已經有一些樂團試著使用一些民族樂器 ,如堂鼓、三弦等,但到目前為止成功的例子不多。一方面是真正理解傳統音樂的人太少,大多只是把樂器當替代品,用堂鼓等打擊樂器代替鼓組,用三弦代替鋼弦吉他那一類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則是往 這方面發展 的人又太少,以至於寶貴的錯誤經驗很難累積。在古典樂也有類似的情形,但比較起來成功的例子略多一些,有可能是時間較長,又音樂教育使然或作曲家熟悉歷史,容易思考到這類的課題。

    文化本身是變動的有機體,它說穿了不過是幾代人生活與方式的累積。反應自身的文化也未必要經由民族音樂 (廣義) 來執行,它應該是極其自然地呈現。也許有人會說在百年來的文化侵略下和自我的西化過程中我們似乎所剩無幾。的確,縱觀教育體系、政治制度、建築、流行美學等,我們很難看到過去的歷史和現代的我 們是如何連接。但文化本身是最深沈的表現,你也許能把一個東方人洗腦,但你卻無法改變他的胃- 很顯然米食文化的民族依然沒有改變最本質的生活方式。又以最基本的哲學思考來說,西方人不離上帝的創造論;中國人卻以為天地為母,萬物自生- 除去西化的物質、制度,兩邊的人竟然是如此的不同。換言之,在豐富的外來文化和過去的遺產下,我們還是有很多選擇的。(註三)

    講了那麼多,你也許會問,那台灣的音樂文化是什麼?是包裝過的茶室音樂還是電子花車?是和漢人無關的原住民音樂還是被改的面目全非的國樂?是全盤西化的口水歌還是快被遺忘的客家山歌?沒有誰能 告訴你答案,因為每一代的藝術家都必須檢視自己的內在特質,個人在縱向歷史的和橫向全球的座標下還有什麼選擇。

    作者:張超然

    註一: Telemann 當然還是在音樂史上站有一席,但除了就音樂學上研究巴洛克音樂如何轉變到古典樂派,Telemann 的存在價值總是被拿來當作反面教材。

    註二:因為政治理由而將某作曲家、藝人捧過高的情形一直都在發生。就像我們這個社會,有可以拿獎金的天才兒童節目就自然會產生數不完的小大人。

    註三:事實上,我個人以為在21世紀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吸收不同的文化才是更有趣的事。音樂人在科技、資訊流通方式改變下,可以經由自己的文化並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語彙要根植於什麼樣的風格。
     
  2. 掌門人

    掌門人 當代校長張超然

    註冊日期:
    2001-08-30
    文章:
    4,575
    讚:
    824
    To:tOny
    雖然你說這是一些不是問題,也不是解答的想法,但看出來你還在思考中我把它們當問題來談。
    <BLOCKQUOTE>quote:</font><HR> 1. 電腦越來越強大,許多人在不會樂器的狀況下,可以製作所謂的音樂。或是利用 Sampler 取材於其他人,或是直接利用電腦 Random 一段覺得好聽的,後發展成完整的想法....Than 這種風格可能就無所謂繼承誰....甚至不遵守 12 平均律,純粹用到人耳聽力範圍的頻率音樂....。 <HR></BLOCKQUOTE>
    大部份的情形,那一類的音樂只能稱為罐頭音樂。在我的學生裡就有不少完全是 DJ 出身,不玩樂器的人或說沒有較基礎訓練者。當然,電腦本身只是工具,而電子音樂也發生了近百年(觀念其實很早就有),只是大量人力的投入是這幾年電子產品成功商業化的結果,所以做這類音樂的人也 有其傳統,不論他個人是否有知覺。而大部份的音樂也不脫有調音樂的形式,所以他們只是使用的工具改變,做的算不算的上所謂的"音樂" 只是主觀的。

    另外,12 平均律只是一項常用的選擇,一般人之所以用是因為他也不知道有其他的選擇;近代作曲家用或不用只是像素材的選擇,並沒有所謂的遵守與否。

    <BLOCKQUOTE>quote:</font><HR> 2. 我覺得基本上音樂的語彙,跟母語的訓練可能有間接關係.....也就是音樂的語氣,和說話的語氣有關.....自然的,東西方音樂呼吸根本上就不同。這個從好幾個角度來說,舉其中一個角度,我發覺像 Jazz 伴奏的節奏,就經常隱含著 Big Band 的呼吸....但是缺乏這個呼吸,還是可以伴奏.....但有些純 Jazz Player 就會覺得奇怪的情形。<HR></BLOCKQUOTE>
    你的第一點是對的,但只是音樂發展的一部份。例如,意大利的語言由於非常流暢就很適合歌劇上展現技巧;德文的語音偏重,他們的節奏也有偏像強調重拍的傾向。每個民族的最根本思考方式都影響其文 化的任何一環節。

    不過你的第二點我倒不覺得,或者是完全錯誤的,但你或有更好的例子。

    <BLOCKQUOTE>quote:</font><HR> 3. 撇開音樂類型不談,從西方音樂繼承的文化,記譜及和聲方式和傳統中式記譜完全不同。我是沒有參加過國樂社啦....不知道國樂如何利用西樂記譜,難道大家都遵循 12 平均律嗎? 還是有其他定律法.....據我所知,大部分的民族樂器都有自己的音律.....如果是這樣,要大家 "自然" 的融合東西方音樂,應該是蠻不自然的....除非是像我用 Sample 片啦 :)<HR></BLOCKQUOTE>
    傳統中式記譜其實很多,一種叫做工尺譜,五四以後或左右慢慢發展出數字簡譜,但學院化之後也開始用五線譜,但簡譜還是比較普遍。至於12平均律則是西方有調音樂發展的結果(和樂器也有點關連),但 12音律在許多民族早有出現。例如漢民族也有所謂的三分損益法,從黃鐘 (同音名) 推出剩下的11音 (實際上是先有音才有音名)。

    至於融合東西方音樂會自然否,我倒是一點都不覺得是問題。例如德步西的一些曲子就明顯有東方的素材,也有不少東方作曲家相當成功地融合,只是他們的世界一般人接觸不到 (一部份是因為創作沒有商業利潤;另外則是音樂離一般人的經驗太遠)。而今日最大的困難反而是兩岸的音樂從律法、和聲、樂器、節奏等還剩多少所謂的 "東方"? 當今中文都無法寫通順的學子要如何理解自身的特質才是比較困擾的事吧。
     
  3. tOnY

    tOnY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4-05
    文章:
    458
    讚:
    5
    <BLOCKQUOTE>quote:</font><HR> 音樂人若要在本質上屬於西方的流行音樂上發展出一興趣盎然的旁支,都必須思考兩件事。

    其一為是否能將自己由裡而外翻出,經由某種風格 來展現個人的特質,或甚至讓某種風格的語彙、內涵變得更豐富;

    第二個則是,是否能從西方音樂中反應出自己的文化特質。
    <HR></BLOCKQUOTE>

    掌門這一篇 Cool 文實在是太長了,很難一次把想打的字打完....只好跟以前一樣偷懶 (突然想到欠了好幾篇文章),分幾次回。

    基本上,我也是覺得如此。但是我有想到幾點問題,可能現在沒有答案....以後會有....只是亂寫一氣。

    1. 電腦越來越強大,許多人在不會樂器的狀況下,可以製作所謂的音樂。或是利用 Sampler 取材於其他人,或是直接利用電腦 Random 一段覺得好聽的,後發展成完整的想法....Than 這種風格可能就無所謂繼承誰....甚至不遵守 12 平均律,純粹用到人耳聽力範圍的頻率音樂....。

    2. 我覺得基本上音樂的語彙,跟母語的訓練可能有間接關係.....也就是音樂的語氣,和說話的語氣有關.....自然的,東西方音樂呼吸根本上就不同。這個從好幾個角度來說,舉其中一個角度,我發覺像 Jazz 伴奏的節奏,就經常隱含著 Big Band 的呼吸....但是缺乏這個呼吸,還是可以伴奏.....但有些純 Jazz Player 就會覺得奇怪的情形。

    3. 撇開音樂類型不談,從西方音樂繼承的文化,記譜及和聲方式和傳統中式記譜完全不同。我是沒有參加過國樂社啦....不知道國樂如何利用西樂記譜,難道大家都遵循 12 平均律嗎? 還是有其他定律法.....據我所知,大部分的民族樂器都有自己的音律.....如果是這樣,要大家 "自然" 的融合東西方音樂,應該是蠻不自然的....除非是像我用 Sample 片啦 :)

    用國樂唱 Hip-Hop 怪,數來寶....Cool.... :p

    一些不是問題,也不是解答的想法..........
     
  4. tOnY

    tOnY Member

    註冊日期:
    2002-04-05
    文章:
    458
    讚:
    5
    其實前一陣子就想繼續寫下去,不過因為有些東西一直湊不起來,所以就擱著了。反而流了一堆口水.....

    基本上,東西方的科學與藝術文明,都是來自於對自然的觀察 (或是天上的星星....當然火星也是其中一顆.....hahaha)。所以,不管音樂是宇宙的韻律表現,或僅是透過震動單純表達感覺,其實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而自然本身,是不分東西方的。

    音樂或其他的知識一樣,當然也常被知識份子拿來當成一些意識型態的工具。在神權或是君權時代,音樂被當成一個工具,用來歌頌天地和施政。當然時代不同,音樂被賦予的價值也不同。時至今日,音樂 變成了大眾娛樂的一部份,價值也不僅止於崇拜上天或是有錢有勢的貴族娛樂。而變成 300 塊一片,或是打開電視,收音機就有的消費品。當然這種轉變看起來是蠻大,但其實音樂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還是透過空氣中的震動,來感到舒適或是發洩情緒。

    對科學家或是哲學家來說,音樂的和諧和聲就變成了一種研究的對象。最近讀到一本由 "城邦文化" 發行的一本書,叫做 "平均律 (Temperament, by Stuart Isacoff)" ,裡面提到了許多 "科學家" (包括伽利略,畢達歌拉斯,克卜勒....etc) ,對於音樂本身的的數學美感,以及和當時教會與科學界的政治爭論。

    西方科學研究弦比例與和聲的關係固然有趣,但是其中一節提到明代的 "朱載堉" 透過中國的 "淮南子" 有關竹製呂管與道教 12 節氣的儀式,找到相同的平均律定律法,更引起我的興趣。

    因為在西方由純律 (1:2,3:2,5:4 弦長比....所推得的 8 度,5 度和 3 度音程) 轉變到平均律,其實是經過一段時間的 "政治正確與科學理想間的奮鬥"....相對來說,中國的音樂並沒有那樣複雜的需求,純粹從實驗觀點更早發現了相同的平均律比例。在自然中,還真是有許多有趣的巧合....或是預謀。

    西方音樂在那個律法與琴鍵數目混亂的時代,卻提供出許多的音樂生機和實驗性,也對頻率,震動以及相關的科學,做了許多的實驗 (音樂上或物理上) 想要得出最正確 (或最適當) 的弦比例。但相對來說,東方就比較 "哲學" 一些,單純的依靠音樂建立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

    但是平均律的發展,卻因為泛音 (over tones) 的出現 (就是弦的震動,不是單一頻率,還包括其他的倍頻,讓 "和聲" 在音樂中的重要性凸顯出來 Rameau's 的 12 平均律法的和聲優勢,也成為今日鋼琴上常見的 12 個黑白鍵。

    當然 Jazz 與 Blues 有自己獨特語彙與和聲方式,但是一但這些 "句子" 或 "格式" 被定義出來以後,發展性就自然受限.....因為和聲習慣要打破其實我覺得並不容易,要讓沒有那一段文化的人,接受那樣的和聲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所以剩下的,對 Player 來說經常只是一些殘餘的商業價值,而美學部分透過 CD 傳達的其實有限。但大部分人沒有在 Jazz 的極盛時期生活過,要進入那個空間實在也是有技術上的難度。

    至於我先前說的 Jazz 的呼吸一詞,其實是指伴奏中經常模仿 Big Band 的 Unison Part 的一些伴奏,以及 Shuffe 的 Time Feel。就像 Latin Jazz 的 Clav Pattern 韻律一樣,即使記成 4/4 譜,但是是整個的 Groove Feel 還是孑然不同。

    至於台灣或中國的音樂文化或前途,不是商不商業,或是賣不賣的問題。而是取決於大多數人玩音樂的心態,到底對音樂本身有多認真。當西方因為定律法而跟教會系統衝突,或是各展神通寫作新曲來展示 律法的優點時,所謂的 "音樂人" 究竟對音樂本身美學和內涵做了些什麼努力?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