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FvBV48Gekw&index=31&list=WL 這個影片, 介紹人類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 看似有點悲觀,不可逆的過程 看到後半部, 才發現影片告訴我們, 人類根本不用工作 工作的部分交給機器就好, 人類只要從事創造性的"工作"就好 有了可自我生殖的3D列印機, 商品自己製造, 食物自己種 配合智慧電網+綠能科技的發展,能源自己發 (自己=> 可能是一個城市還是區域為單位) 如此一來, 人類可能可以擺脫, 被金錢創造的階級與奴役制度 ( 不需要錢, 有錢人不能在奴役窮人 ) 全心發展自己的文明和文化 跟世外桃源一樣 有可能這樣嗎
階級跟人性一樣扔不掉 群居動物本來就會盲目的往這方向走 如果有一天 人類社會可以進步到沒有犯罪才有可能有去除階級 囚犯與獄卒的階級就是最明顯的絕對領域 (但在科幻片裡沒有犯罪的社會就是沒有人性與自我的社會.還是扔不掉階級)
這個影片也很奇怪.....整個看起來就是個悲,最後卻變成只要善用科技就可以世界大同的樣子。 不過裡面說到因為網路、機器、自動化等,工作的確是會減少,而此趨勢看來也很難改變。 在美國許多連鎖商家都將收銀櫃台變成無店員操作,以減低成本。Wall street 也最喜歡這類東西。像 Amazon 生意越做越大,但其實近 20 年來可以說是處於賠錢或打平的狀態。但 Wall street 變相鼓勵這種操作模式,導致ㄧ家不賺錢、又不斷在省人力的公司把原來賺錢、有不少員工的地區商店用不論代價的方式搞到倒,也間接導致工作流失。
如果樓主知道釋迦摩尼當初創立佛教的背景就是肇因於階級制度,那就會發現人類(至少在亞洲)起碼已經花了2500年在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覺得2500年太久,近一點、約150年前的馬克思主義--在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被誤解的馬克思主義,最原始也是在思考這個問題。 馬克思認為幾千年來,人類發展史上最大矛盾與問題就在於不同階級的利益掠奪與鬥爭。 可惜馬克思生得太晚,不然按照近代所影響的層面與範圍(包含被曲解的部分),他如果早生個一、兩千年,馬克思主義就有可能不只是個學說、而是個宗教。 事實上近代伴隨著資本主義的民主主義對加深階級對立與奴役制度有著"功不可沒"的影響。 也因此才會有民主社會主義(Democratic socialism)與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的存在,實行後者的典範國家是瑞典。 過去2500年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雖然過去這2500年知識並沒有如現代普及--並不代表這2500年的人類都是笨蛋, 我們甚至可以說每個當代的智者都會認為其時的制度與文化是超越以往的,但其實歷史已經很明白告訴我們答案。 所以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得知,有很大的機率未來1000年也未必能解決這個問題。
樓上聰明的木頭提到的想法很有意思,要是能再詳細點就更好了! ================================ 來看ㄧ下 Amazon 的數千個機器人大軍: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www.youtube.com/embed/UtBa9yVZBJM"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機器人用在製造業已經好幾十年了,但現在慢慢走入ㄧ般商家、醫院和家庭中。正當全世界都還熱衷於網路發展、手機硬體時,美國現在的趨勢則往: 機器人、人工智慧 (含如何處理龐大數據)、3D 打印發展、日常生活自動化等。 不過這只是我的觀察。
robot industry 關注機器人有一段時間 可惜國家領導人沒有遠見大力的推動產業和教育 我認為這個產業涵蓋的層面和人才實在太廣 而且都是高端技術人才 可以說是人類目前所有精華技術的大成於一身 未來軟硬體 包含心理社會學的專家 都可以在這個產業大顯身手 不過在迎接成熟時代的到來之前 面臨的失業問題恐怕會在全球造成大動亂
感謝掌門人回覆。 我也只懂個皮毛而已,不敢也沒有能力深論,但談談自己的看法還可以。 其實樓主的問題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預見了: 這即使應用廿一世紀的現代也非常實用、很難相信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論點,尤其是第二段、根本就是追求自由平等的極致...各位猜得出來OO主義是甚麼嗎? 答案是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最原始的出發點也就是要消除階級制度。(進而破除國家與政府的框架) 我一直強調歷史、就是因為歷史早就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把近代發生過的事件、或正在發生的事件換一換名詞其實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類似事件。 所以很多仍在持續中的狀況,其實大概都可以推論出最後的結果。 而所謂的平等、均富、沒有階級的理想國理論在歷史上也是多到數不完,政治就不用講了、宗教也是屬於這類理論的一部分。 但幾千年過去、不論是政治或宗教都無法真正做出實質且長久的變革,因為不管制度如何、問題終究還是會回到人心的本質上面。 像前述的共產主義、單論學說本身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實際上對近代造成的影響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人心就是關鍵。 且人類本質上還是有好逸惡勞的因子,即便是民主主義也非萬靈丹,若民眾普遍的"文化"素養(非學識)有待提升,那所謂的民主很容易就變成愚民政治。
這個討論挺有趣,以下純屬清談! 我反而覺得共產主義的論述本身就是錯的,因為它建立在全然錯誤的假設上。其原意的確是好的,因本意在解決社會問題。但也因錯誤的理論和良善的立意,最後變成 "絕對的邪惡"。 相對小社群的共產社會是有的,但因為近百年大規模的共產制度實驗已經證明是個災難,共產主義大概是回不來了。且最好永遠被埋葬! 至於階級問題,我個人並不覺得階級是個問題。在動物世界裡本來就存在階級,人類社會消滅階級不但不可能,根本是違反人性。像獅子或其他靈長類也都有階級。其競爭平台很簡單,能打的就上去,打贏的就得到交配與食物的優勢,某種程度那樣的規則也有助於其族群基因演化。當然人類社會的玩法複雜太多,但真實的問題應該是在於: 1) 階級之間的流動不順暢 (能打的不見得上得去) 2) 底層的比例太大且生活過於困難 (不能打、打不過的比例太多、生活太慘) 第ㄧ個問題比較遠的例子是像種姓制度,階級是直接代代相傳。比較近的則是社會競爭的平台不公平,導致如亂搞的有錢人不會有事或底層的人無法靠教育或努力而改善其生活。第二個問題則很明顯,若生活過於困難,有時甚至會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以被誤認為是資本主義典範的美國為例,我忘記是調查高中還是大學畢業生,其中大部份的人 (好像高達九成,但我忘了數據,反正就是個天真數據 ) 都相信自己有ㄧ天會變成有錢人..... 當然那些人最後可能會發現過於天真,但至少美國這個平台讓他們相信階級之間的流動是很可能的,且自己必然辦得到。 反過來看,當目前大部份的人都認為美國經濟很好的時候,實際上美國人領政府食物卷的人數和比例都是最高的。超過六千萬的美國人是依靠食物卷在過活。換句話說,如果現在停止掉所有的食物卷補助,兩個月後你可以立即發現和 30 年代大蕭條沒兩樣,每天都有人在大排隊等慈善熱湯! * 以下在媒體上應該沒有人說過。 那倒底是怎麼回事?沒人說得清楚!不過我認為基本上就是經由某種程度的社會福利制度讓底層沒工作的人 (不論是真的沒工作,還是不想工作) 能繼續保持依賴、不躁動的狀態 (請注意我形容的 "保持依賴、不躁動"),從而讓表面、主流的資本社會繼續運作。實際上經由發放食物卷不但解決了沒工作者的生存、不滿,也同時增加了經濟效益。後者因食物卷在商店的消費,從而增加貨幣與商品交換的次數,也同時多養了些工作。若是直接發放食物,不但減少上述貨幣與商品交換的好處,還增加受照顧者的情緒不滿,因使用食物卷去 "消費" 和到街上排隊等食物的 "感覺" 差很多。 以上只是我就米國的觀察分享ㄧ下,並不代表真的是統治階層想出來的安撫騙局 (包含年輕人的夢),也不表示我覺得這樣很好。 反而我想額外強調的是,美國因為人文制度、地理、軍事與美元本位等優勢,基本上美國就已經是ㄧ個國際 "頂層階級",其內部社會的階級等問題,或甚至現在任何ㄧ個國家類似的問題都不太能單獨提出,而要就整個世界來討論。
種姓制度 最近看了一段關於印度的歷史 有人提出統治亞洲的概念是必須使用和西方不同的觀點 不過他的論點是建立在相信輪迴 和 民族性品格不夠高尚 兩點上面 為了維持社會的和諧才會採取種姓制度 不同階層沒有競爭就沒有紛爭 同階層的競爭當然還是有的 至少減少一些 世界本來就不完美 而且過度強調完美世界我認為不切實際 違反人性 關於品格我個人認為透過教育和法治是可以改變的 儘管有些人認為亞洲人太會想 奸巧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亞洲的教育 儒家思想 好像有點問題 越來越不能認同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0o7hbbPLM
1) 階級之間的流動不順暢 (能打的不見得上得去) 2) 底層的比例太大且生活過於困難 (不能打、打不過的比例太多、生活太慘) 這沒錯 我舉個運動員的例子一下 "林書豪" 他在大學時代就已經是讓NCAA第一級全美排名前面的大學籃球隊守不住的控球後衛 , 在測試時跟同屆選秀狀元John Wall比的時候表現優異,速度更快! 結果他卻是NBA選秀落選的籃球員,後來短約簽進NBA都沒上場時間甚至是幾度被下放小聯盟NBDL, 所以人種也有階級 種族歧視!!
我意思只講實力他不應該在選秀時就落選 畢竟選秀當年是選60名球員! 難免是種族歧視 如果今天他是黑人或白人也許就不會落選 比較ㄧ下他跟當年選秀狀元John wall的大學生涯統計數據 只有得分跟助攻數有個位數字差距但差距不到5 其他數據都差不多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林書豪#大學統計數據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约翰·沃尔#大學統計數據 若我是他 一定會覺得很委屈跟不滿! 以下摘自網路: 他在2010年選秀會落榜之後,得到小牛隊的測試機會參加夏季聯盟,在5場比賽裡平均出賽18分鐘多,得9.8分、3.2籃板、1.8次助攻跟1.2次抄截,重要的是命中率有54.5%,代表他能夠有效率的掌握上場時間並且不濫投。 而最關鍵的,是他在出戰巫師隊時對上當年選秀狀元,同樣是控衛的John Wall,結果替補上陣的林書豪投12中6得13分,完全比下投21只中4的Wall,兩人在攻防的對陣上林書豪不落下風,雖然只是夏季聯盟,但這場比賽讓場邊的球評認為「林書豪恐怕不輸給一些選秀會第二輪被選走的球員」,後來也才有金州勇士隊給了他一紙NBA的合約,讓他正式成為NBA球員。 儘管林書豪的NBA新秀球季後來被下放到NBDL發展聯盟,但他確實把握展示自己能耐的機會,一共出賽18場,其中10場先發,繳出場均18.3分、5.6籃板、4.3助攻、2.0抄截,投籃命中率5成、三分球命中率4成12,這是他在平均31.9分鐘的上場時間裡所展現出的全能成績單,證明他在發展聯盟是有宰制能力的,這可是類似美國職棒大聯盟3A的NBA農場。
我當然明白!意思是歧視或偏見必然都存在任何社會,不論現在、過去與將來都ㄧ樣。即使看似應當單純的小學裡也可以發現老師對待聰明、長得好看、打扮好的孩子和反向的小孩不同。改變歧視與偏見唯一的方法是通過個體的努力去證明歧視與偏見錯的有多離譜。當這樣的個體變多時,歧視自然打破了。即使在運動的項目裡,黑人也是經過數代備受歧視的過程 (事實上在沒多久前,黑人在高爾夫球、網球界也受質疑),由ㄧ個又ㄧ個人的努力才造就肯定的。 林書豪不就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