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木頭

日本資深錄音師講解挑選監聽耳機的重點

Headphone

  1. 聰明的木頭
    日本有二十年資歷、擅長Jazz類Acoustic錄音的錄音師檜谷瞬六講解購買錄混音監聽耳機的重點:
    https://www.snrec.jp/entry/special/headphone_how-to-choose
    監聽耳機的優點:
    • 可以確認使用喇叭監聽時得開大音量才能確認的音量感與細節。
      因為住宅環境等因素無法以大音量使用監聽喇叭時,
      耳機反而能以近似喇叭大音量時的感覺來作業。
      特別是低頻部分,僅用音量小的喇叭時常有難以判斷的地方。
      耳機不只混音、在Track making選音色上也有其效用。

    • 容易做複數比對。
      無論是喇叭或耳機,
      在混音階段使用多種不同尺寸與類型的工具聆聽比較以找出問題點的工作特別重要。
      但擺設複數喇叭、或者交替使用複數喇叭不管是環境還是時間、甚至費用上的困難度都不小,
      相對之下使用複數耳機我認為一樣可以做到同樣效率的確認。

    • 用來辨別精密的定位與左右聲道的微妙平衡差異。
      我想就算是在錄音室以喇叭做主要監聽工具的錄音師,
      也有相當多人當要辨別精密的定位與左右聲道的微妙平衡差異時會使用耳機。

    挑選監聽耳機的要件:
    • 作為監聽的嚴格程度。
      單純聆聽用的話挑自己喜歡、聽得舒服的音色是無妨,
      但作為監聽的話,根據使用狀況必須找到能夠提升自己工作品質的東西。
      當混音或平衡處理不順、以及選擇的Sample跟樂曲不合時,
      會明確告訴你"沒有處理好"的工具就是好的監聽。

      當你使用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以及正在處理中或者你知道處理有問題的音檔在試聽時,
      若那副耳機會讓你感覺"這個聲音應該可以交給客戶"的話,
      那其作為監聽來說恐怕不容易幫你找到問題點。

    • 需要根據音樂風格選擇耳機嗎?
      舉例來說、若某個耳機不擅長傳達聲音密度,那它就不適用於Beat強烈曲風的Track making;
      反之、若是Acoustic曲風,要是耳機無法表現聲音的細膩度、或者讓你有粗中帶細的感覺,
      就無法在聆聽時於腦海中浮現畫面。

      另外、有時監聽的高解析度與細膩度反而會讓人過度在意不太重要的部分,
      導致迷失了整體的平衡,甚至在要營造失真時會讓你不必要地鬆手。
      (特別是耳機對於失真度高的音樂稍嫌敏感)

    • 留意反應靈敏度與隔音性。
      當耳機由錄音演奏者使用時,一般都偏好反應靈敏度佳、容易直接判斷演奏力道的耳機。
      不過能明顯將演奏缺點一覽無遺的耳機雖好,
      用在演唱上有時反而因此讓歌者變得神經質。

      另外、錄音時監聽音量常會較大,
      所以也可把大音量下較不易失真這點納入挑選要件。

    作者在私人錄音室混音時會先用喇叭以稍大音量展開作業,
    同時從擁有的多副耳機中選擇較高解析度者來跟喇叭平均地交替使用。
    接著換成別的耳機來修正前一副耳機沒處理到的問題。
    最後則改用較偏向一般娛樂類型的耳機,盡量客觀地以一般聽眾的角度去聆聽。

    作者自述他若只用一種監聽容易失敗,所以他習慣用複數的監聽工具比對。

    =================================================

    耳機混音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撰文的前一周我都在跟如何決定主唱的音量奮戰。
    很多時候用監聽耳機聽覺得這樣可以了,
    結果放到筆電及手機等裝置上時樂曲平衡變成主唱 + 伴唱帶,完全沒有一體感,
    這部分我後來才注意到是自己的判斷基準不對,
    之前很少混人聲、加上覺得主唱是重點就會想要主唱大於鼓組,
    如此一來當然就難以避免出現主唱大於其它樂器的伴唱帶感。

    另外前文的作者習慣用複數監聽工具,
    但像我這種缺乏經驗的業餘玩家反而是工具越多越不知道該以哪個作判斷基準,
    結果就是前幾年混出了平衡很有問題的作品,
    導致現在的再重製有大半時間在修正過去的錯誤。
    這次的再重製至今三個月都只使用耳機混音,
    單一工具讓我在主唱以外的樂器部分處理地非常順暢,
    所以我個人會建議經驗不多的業餘玩家盡量用較少的監聽工具以免影響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