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木頭

[純文字評測] Nutube真空管Overdrive大對決 Part.2

Nutube Overdrive Pedal

  1. 聰明的木頭
    Part.1請見:
    https://chichengjuanhe.blogspot.com/2018/05/nu-nutubeoverdrive.html

    [​IMG]

    前言:
    要先聲明、這篇文章沒有廣告意圖,因為:
    1. 這台是我私人購入,除此之外我沒有主動引進VIPER的計畫。
      它太貴了,日本當地店面價格要4萬日幣,我很排斥"售價"超過台幣一萬以上的單顆。
      不會主動出現在台灣市面上的東西沒有廣告效益。
    2. 看了內文就會知道文章完全沒有推廣效果~(笑)
    其實我最近對器材冷感,因為重心都放在混音上,而且我對現有的器材很滿意,
    但剛好有SPI的預購訂單,所以搭順風車用私人名義購入了SPI第二台Nutube overdrive:VIPER。
    這台是SPI受島村樂器要求所設計的TS系Nutube overdrive。
    而SPI上一台Nutube overdrive是BD-2 Blues Driver系的PRIEST,故可以想見兩者音色的差異應該不小。

    上一次的測試很明顯Ibanez的Nu Tubescreamer比較實用,這次遇到一樣是TS系的VIPER結果又會如何呢?

    ====================================================================

    測試環境:
    Guitar:2018 Kiesel CS6S custom order (D'Addario NYXL 10-46 aged)
    Cable:Analysis Plus Pro Oval Studio (6ft & 10ft with gold plug)
    Amp:Cornell Plexi 7 Head + Cornell 18/20 1x12 Cab (Celestion G12EVH)
    Effects: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Power Supply:Boss PSA-120TW
    Pick:Dunlop TORTEX® PITCH BLACK JAZZ III GUITAR PICK 1.0mm

    這次的測試有三個大問題:
    1. 一個是老問題--音箱沒有Clean tone,雖然盡量將Gain壓到最低、但因Gain與音量連動,音量太低會使得音色也變得有點悶,
      所以評測中的"動態"、"單獨作為Overdrive"跟"音色保留度"難免會失準。
    2. 其次是SPI兩台都是Buffered bypass、只有Ibanez是True bypass,
      這直接影響"單獨作為Overdrive"、"音色保留度"跟"作為Gain Boost",詳細後述。
    3. 另一個則是今天是假日、鄰居在家...為了避免擾鄰,我得彈一下停一下以免被抓到...
    還有個缺憾是我沒有18V變壓器,所以也就無從得知Ibanez接上18V後會跟9V有多少差距。

    ====================================================================

    我直接先講我對VIPER的感想再來分段評分...
    "有致命缺陷的最強Overdrive!!"
    為什麼會有這麼矛盾的評價,往下看就知道。

    滿分5分。

    動態: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2/5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2.5/5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 5/5
    沒有甚麼好說的,VIPER的動態只有音箱Plexi 7的瓦數7w全開才能贏過它,
    換言之、Plexi 7除了瓦數全開以外,其他刪減過的瓦數都贏不了VIPIER。
    VIPER的動態幾乎是跟高階手工點對點真空管音箱不相上下,所以其他兩台打不贏很正常...

    ---------------------------------------------------------------------------------------

    音質: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2/5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2.5/5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 5/5
    前面說過SPI兩台都是Buffered bypass,所以兩台接上音箱後聽到的都不是音箱原本的聲音,
    而且差非常多,幾乎是媽媽不認識兒子的地步,
    但即使如此VIPER還是拿到了5分滿分...
    因為它Buffered後的音質比原本的音箱還要渾圓飽滿,而Drive後的音質更是凌駕其它兩者,
    說得誇張一點、感覺起來像是只有VIPER才是全真空管音箱的破音,另兩者像是真空管前級音箱的破音。

    PRIEST跟VIPER在Buffered後的音色是相似的,但後者聽起來加了更多"好"料,以同一個廠牌所出的效果器而言這很妙。

    ---------------------------------------------------------------------------------------

    音色保留度: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5/5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3/5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 1/5
    這邊的音色保留度是指接上音箱後效果器開跟關的差異,所以無關Buffered bypass或True bypass。
    前面評比大殺四方的VIPER終於在這吃土了,而且還是糞土...
    我在"中價位Overdrive大對決 Part.2":
    https://chichengjuanhe.blogspot.com/2017/12/overdrive-part2-42.html
    對SPI Adultronix與Freestyle的評測裡有提到它們明顯會聽到超高頻有被濾掉一事,
    很不幸地、VIPER也有一樣的狀況...
    嚴格來說、VIPER縱使超高頻被濾掉音色也不會跟關掉時差太多、甚至可以說它比PRIEST保留了更多原本的音色,
    只給1分完全是我個人對這個狀況覺得很不滿...

    然後VIPER預設的音量就比PRIEST大聲很多,也一樣會有Volume越大低頻越多的現象,
    但不同的是、PRIEST音量低於1點鐘時低頻聽起來像是負的,而VIPER不會。

    ---------------------------------------------------------------------------------------

    單獨作為Overdrive: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4/5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3/5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 10/5
    我沒給錯、你沒看錯,VIPER的分數是突破天際的10分!!
    VIPER第一次讓我覺得人琴一體,所有的表情、輕重緩急都能忠實地反映,
    輕彈柔情如水、重彈狂烈如火,就連Plexi 7 7w全開都沒有辦法讓我百分百有相同的感覺!!

    VIPER的overdrive是真空管音箱級、充滿立體感,其它兩者單獨聆聽已屬不俗、也勝過一般的晶體破音,
    (雖然音色取向不同、但PRIEST在質感上暴打市面上賣七八千台幣的Lovepedal Kalamazoo)
    但與VIPER相比、原本的立體感瞬間變平面,就像它們當初跟晶體對比一樣。
    且VIPER視場合與設定更有可能凌駕音箱之上,
    如果音箱本身就有一點點極輕微的Drive、VIPER推出來的音色我甚至無法單用Plexi 7做出更好的聲音!!

    加上這次VIPER的EQ跟Gain範圍比PRIEST大許多,VIPER可以一路從Low gain solo做到Rock rhythm跟Rock Lead。

    就我非常有限的經驗來說、我不諱言VIPER是我遇過最好的Overdrive。

    ---------------------------------------------------------------------------------------

    作為Gain boost: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5/5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3/5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 2~4/5
    這邊的Gain boost指的是High gain boost。
    Nu Tubescreamer終於拿下一個項目的優勝,就跟我在上次評測裡說的一樣:
    "不僅限Marshall音箱的話、Ibanez是我目前用過最好的Gain boost"。

    PRIEST雖然這次很慘、各項比試都敬陪末座,但推Pleix出來的音色我還是比較喜歡,
    不過這次多了一台VIPER攪局,多多少少讓我開始對PRIEST的聲音覺得有些不足。

    VIPER的分數是浮動的2~4分,原因是超高頻被濾掉讓Boost後的聲音變得有點呆滯,
    但不去管開與關之間差異的話、Boost後的聲音不差,音質仍然是三者最好,但我不是很喜歡...

    ---------------------------------------------------------------------------------------

    雜訊處理:
    • Ibanez "Nu Tubescreamer" = 5/5
    • SPI "PRIEST NutubeOverDrive" = 3/5
    • SPI "VIPER NutubeOverDrive" = 2/5
    VIPER因為Buffered bypass比原本音箱的聲音大聲,連帶地讓原本就不太好的雜訊處理跟著被放大更雪上加霜,
    而Nubute特有的Microphonic noise也較其兩者明顯,不論是開/關或切換音色Switch都可以聽到清楚的Microphonic noise。
    VIPER當用作Gain boost時若把Gain調高雜訊甚至會掩蓋過原本的聲音。

    ====================================================================

    結論:
    "VIPER是台有致命缺陷的最強Overdrive,換言之、它除了Overdrive甚麼都做不好!!"

    VIPER真的是除了Overdrive與Low gain boost"無敵"以外,其他部份我覺得都有待加強,
    再加上超高頻被濾掉這個致命缺陷,更是讓我打消了出售Nu Tubescreamer的念頭。
    ...到底是要怎麼設計才能夠把超高頻濾掉啊,SPI我真是服了你...

    題外話、VIPER的說明書這次多了一行很...的文字,簡單來說就是:
    「不要把蓋子打開、打開沒保固,我在裡面裝了某個機關、只要一打開我就會知道,不要去想說窺探裡面的設計。」
    這...真的想研究的人才不會在乎保固哩,老闆你真有趣~

    題外話2、我在Plexi 7評測的已知問題一節中:
    https://chichengjuanhe.blogspot.com/2017/12/cornell-plexi-7-head-1820-cab-celestion.html
    有提及Plexi 7當Gain開過7就會出現奇怪的Feedback、而且聲音會斷掉--就像是四連音只剩下最前面那個拍點。
    後來是中間掛PRIEST才解決,今天在測試中發現這個問題得以解決是因為PRIEST為Buffered bypass,
    如果是用True bypass的Nu Tubescreamer,雖然乍聽之下沒問題、但其實仍然可以聽出一些不對。
    加了Buffer就能解決、我開始覺得Plexi 7真的跟Analysis Plus不合。


    題外話3、因為Gibson R8賣掉了,所以我測試前一度不曉得該拿哪把琴做基準,
    本想拿最貴的Framus,但我覺得它的聲音太有特色,所以還是拿了相對中性的Kiesel。
    不過測到一半發現Kiesel會有奇怪的金屬共振泛音,因為把音量關掉也可以聽到,這部分應該是琴本身的問題,
    這泛音在搖桿琴上很常見,但Kiesel沒有搖桿呀!!
    問題是出在不鏽鋼Fret還是NYXL呢...?

    另外今天大概是假日鄰居都待在家用電,我發現電源超髒,音箱不時會傳出一陣一陣類似Flanger的詭異雜訊...
    下次搬家絕對不要住這種事後隔開的套房,電源都沒辦法完全獨立。

    ====================================================================

    這部影片裡VIPER聽起來的感覺與實際相近,請從13:54開始聽:

    JC120聽起來都不JC、變JK了~
    跟開頭第一個TS系效果器比就能明顯發現。

    因為SPI說他可以嘗試修改高頻濾波電路來調整超高頻被砍掉這問題,
    所以我過一陣子可能再跟SPI定一台VIPER吧,畢竟還是很想拿這台來做Gain bo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