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人

從當鋪買的中提琴及題外話 (Hindemith 的作曲教學故事)

從當鋪買的中提琴

  1. 掌門人
    我好像每個月都在買樂器......這真是個好習慣,因為玩新樂器的過程裡往往會激發新的想法。且學習樂器學最好的方法剛好不是從 MIDI 或書本裡來學習,而是實際觸摸它、學習它。不過這也是個壞習慣,因為實在很花錢。好在我會安慰自己,就是要有幾樣 "玩物不喪志" 的興趣,活著才有樂趣。話說音樂實在很好玩,不論是東西方樂器、電子或民族樂器,到音樂的本質都是很有意思的玩意兒!


    2008 年寫了一首四樂章的大提琴獨奏曲,後來由美國的提琴家 Jan Müller-Szeraws 演出、錄音。其實在之前我也一直想寫中提琴的樂曲。我還沒有很清楚的方向,大概會是獨奏曲,或者比較特殊組合、甚至包含電子樂器的中提琴協奏曲。



    四樂章的大提琴獨奏曲相關文章、影音參考:

    >> 大提琴獨奏作品 "四種情緒" (含 YouTube 影音與 MP3 檔案!)

    >> 高階 AD Converter:Lavry Blue (含 Metric Halo ULN-2 錄現場大提琴 mp3)




    中提琴是介於小提琴與大提琴之間的樂器,它的大小、設計其實都是一種妥協。也因為這種夾在中間的情形,中提琴的樂曲一直都不是很多。當然,近代如 Béla Bartók 等大師都有替中提琴譜寫新曲。然比較起來,曲目還是算少,且常常是演奏改編自大提琴或其他樂器的樂曲。

    我很喜歡中提琴的渾厚、略帶鼻音的音色,特別是最低的兩弦的聲音真的很迷人。它的高音就限制很多,看起來好像可以延展到挺高,其實剛好相反。因為人體工學的關係,基本上最高音的部份非常難拉,也相對難以做太過展技的演奏。不過創作儘管是一種追求人性與藝術上的自由,但在工具或形式等限制中,去尋求各種可能性也是很必然的。中提琴儘管技巧、音域上不如小提琴與大提琴,個性也不是那麼奔放,還是一個很迷人的樂器。

    我手邊已有小提琴與大提琴的收藏。上個月因故從當鋪買了一把中提琴,據說是二次大戰後的製作,尺寸則是 16.5 吋。我當然是不會拉琴,不過覺得音色還不錯。要是我那些提琴專家朋友看到這把琴,可能會覺得僅是入門的玩具,畢竟他們手上的琴至少都值個一兩台車,有的還是基金會贊助的兩三百年古董。不過有了新玩具,我還是挺高興!



    - 下圖: 我自當鋪買的中提琴


    [​IMG]



    [​IMG]



    [​IMG]



    [​IMG]



    值得一提的是,能實際接觸到樂器對作曲家實在很重要。我大學時上樂器學的課,當時的副系主任 Jim Smith (後來成為我的朋友,也演奏過我的木琴作品) 曾建議我們去買個便宜的弓,感覺一下拉弓的感覺與樂句的長度等。後來我到 Brandeis 時,聽到一個故事,是一個老師曾和作曲大家 Paul Hindemith 在耶魯大學上課時的對話。Hindemith 當時以復興德國、巴哈傳統的現代作曲家聞名,也是少數幾乎所有管弦樂器都至少有半專業演奏水準的作曲家。他要學生做的功課是寫一首 "學生拉的出來" 的大提琴音樂。學生回說他不會拉大提琴..... 結果 Hindemith 看著他,再重複一次: "寫你拉的出來的大提琴作品"。

    我們當時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笑,畢竟如果作曲家只寫自己能演奏水準的東西,大概很多都不能聽,且會每個樂器嚴格說也不是作曲的重點。但 Hindemith 的故事卻說明了一件事: "你必須熟悉你寫的樂器倒底能幹些什麼事,而非抽象地將它當成一種會製造某種聲音的東西來寫。"

    我後來也因為此原因 (一部份因為本來就喜歡買樂器的關係) 總會在寫器樂曲之前好好作功課。那不僅是熟悉樂器學,也包含瞭解它的曲目、傳統,和樂手溝通,甚至自己親自觸摸、把玩它。後者不但對聲音、指型、音量等有深入的幫助,也可以自己開發出不一樣的技巧或創造出不同的音色。這個觀念也不全然沒有缺點,就是樂器收藏越來越多,不但花錢又沒地方擺,音樂也總是寫不完.......




    [​IMG]

    - 上圖: 實驗性強的大提琴獨奏終樂章。注意其譜表一次用三個,分別表示實際音高或額外音、操作音,和弓法位置與壓力等。部份技巧往往必須實際操作後才能得知效果,此曲中 (特別是第二樂章) 有些技巧則是我個人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