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Body上下不同木頭對聲音的影響

本文由 joekickass2011-12-26 發表於 "Bass" 討論區

  1. joekickass

    joekicka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6-30
    文章:
    422
    讚:
    0
    有幾年流行Bass body表面與背面是不同的木頭, 例如Ash body with Maple Top....等, 除了好看以外, 對聲音的影響大不大? 我沒有彈過這樣的琴, 理論上, 表面上那層木頭如果厚度有一定的比例, 應該會影響聲音, 但這與左右的夾木對聲音的影響不知到是否有人研究過?
     
  2. Bass阿峰

    Bass阿峰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10-26
    文章:
    871
    讚:
    2
    [FONT=新細明體]琴上[/FONT]Top[FONT=新細明體]的厚度,看過幾個討論跟文章,好像至少要到[/FONT]3/4”([FONT=新細明體]大約[/FONT]20mm)[FONT=新細明體]的厚度對聲音才會有影響,不然基本上只是好看而已,有些品牌,像[/FONT]Ken Smith[FONT=新細明體],還會再加上與[/FONT]Top[FONT=新細明體]相同木料的[/FONT]Back[FONT=新細明體],以增加[/FONT]Top/Back[FONT=新細明體]木頭對聲音的影響;不過,以小弟我的認知,就木料來說,[/FONT]Neck[FONT=新細明體]的成分對聲音的影響遠高於琴體的成分[/FONT]

    [FONT=新細明體]細節可能要請版上幾個製琴師來說明了[/FONT]

    [FONT=新細明體]至於左右夾木,[/FONT]Joe[FONT=新細明體]兄指的是像[/FONT]70’s[FONT=新細明體]以後的[/FONT]Fender[FONT=新細明體]用兩塊木頭當琴體這樣的琴嗎?若是的話,小地可能看的琴不多,不過好像很少看到琴體左右兩邊用兩種不同木料組合而成的琴,有看過的朋友也可分享看看[/FONT]
     
  3. joekickass

    joekicka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6-30
    文章:
    422
    讚:
    0
    有關20mm厚度的文章, 我好像也看過, 不太記得了, 但是總沒有一個結論, 我也總以為表面的木頭是好看為主, 大多都是maple top, 好像maple比較好看一樣....

    但是這樣的做工是否很簡單? 就為了一個好看, 有點遜的感覺, 比較台灣汽車以前喜歡用水標貼紙來做內裝的核桃木一樣....

    我說的左右夾木是像彩虹一樣, 並非Fender Bass那樣body是2片或是3片合成的, neck很多那樣的方式, 比方Warwick 以前高級的琴都是2種木頭夾7片的neck, 除了好看, 還有防止變形的想法(但是Warwick Neck似乎常常變形...)
     
  4. 山羊

    山羊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3-01
    文章:
    388
    讚:
    2
    小弟覺得琴身貼皮木頭的厚度,要影響聲音,應該要有一定的厚度。

    是有聽過彈吉他的朋友說,像GIBSON琴身上top的木頭(楓木)是用來平衡琴身桃花心木音色,因為桃木聲音較厚實。

    反觀,在BASS上,我覺得,琴頸的用才對於聲音的影響會比較大。就物理現象,彈琴共振的時候,我覺得neck震動的比bady來的多。

    以fender jj形式的琴來比較,多數的neck+bady大部分都是楓木加上赤楊,少數的琴會在bady使用梣木,兩者的條件對照是bady上的不同,音色辨別上,差異是有的,但我覺得並沒有到很大。

    但,如果電路是主動的,我覺的影響的層面會更多。曾聽過warwick corvett系列楓木琴頸以及Ovangkol琴頸,兩者差異頗大,音色特性非常鮮明,辨識性很大。單就琴頸的差異,配上主動的電路,出來的聲音是很耐人尋味的。

    最後,我想top的美麗影響音色還是有限,做個比較的話,我覺得琴頸>琴身>top貼面。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組件,那可就更千變萬化了。

    這家公司,我覺得木頭工藝非常成熟,雖然電路及拾音器大多是使用常見的大廠,但正好可以用來做客觀的比較,琴身以及拾音系統的搭配,neck&bady的組合。
    http://eliezerlaraguitars.com/
    http://www.youtube.com/user/elguitars#g/u
     
    Last edited: 2011-12-30
  5. 魚是虫

    魚是虫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12-08
    文章:
    35
    讚:
    0
  6. Neo5277

    Neo5277 Active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1-02
    文章:
    1,347
    讚:
    0
    我也覺得沒有顯著的差別....

    或許他不是用 PASSIVE
     
  7. 金属暴徒

    金属暴徒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10-31
    文章:
    49
    讚:
    0
    这种话题在大陆也经常有讨论,吉他版多一点。我记得以前看过文章说贴面的厚度要超过15MM才会对声音有影响,像Gibson,prs那样的琴做的时候贴面原料要20mm.汇总一下大陆的讨论就是,琴体的木头是基础而不是一切,琴颈,拾音器,电路对声音的影响很大,这个是一个机械能到电能转化的过程。一位做拾音器的朋友总结的是,琴弦振动和某种木头的频段相呼应而被拾音器拾取,最后通过音箱表现出来。小弟之前曾经组装过一把贝司,木头的充分振动除了弦之外跟琴桥,弦钮的材质又有很大的关系,rotosound弦+schaller的琴弦,弦钮,琴体的振动有点麻手。另一位做琴的朋友的总结是,木头对声音的影响很大,但是人们普遍高估了木头的作用。拾音器对声音的影响很大,但是人们普遍低估了拾音器的作用,此话只针对大陆玩家,哈哈!总之一把琴上的各个部分都不可或缺,但是就琴体木头来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已。有些大牌那种三明治结构的,应该是实验了很长时间得出的结论。不过小弟一直有个想法,把桤木和桃花心对拼以后是什么声音,有点异想天开了。
     
  8. LDY

    LDY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7-19
    文章:
    242
    讚:
    0
    小弟自己是有Alder Body+Rosewood Fingerboard跟Ash Body+Maple Fingerboard的Fender J Bass,我是覺得兩者聲音呈現差異極大,很多人會說那是因為Neck(FB)的關係,我相信初期是一定的,但是我還是覺得Body的木頭對於音色基底呈現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不過可能會在琴的聲音被彈開後,新的琴因為做出來後並沒有被彈,所以像Body這種一大塊木頭的共鳴都是比較小聲的,但是像我的兩支Fender都是已經20年左右的琴,聲音都已經開了,影響會比較明顯.

    另外我覺得Maple Top主要是使用特殊外觀,像是Flame,Burl,Quilted等等,但是超過一定厚度後才會對Bass sound有影響的原因,應該也是因為這種Top會從貼皮的角度轉換成Body的一部分吧.
    個人淺見,謹供參考~
     
  9. joekickass

    joekicka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6-30
    文章:
    422
    讚:
    0
    Ash/Alder, Rosewood/Maple, 這兩把琴的body與finerboard木頭都不相同, 這樣比較差異比較難有結論, 我覺得Ash與Alder看起來像但是聲音就是不一樣, 何況配上不同的指版的木頭, Rosewood與maple的差異本身就都是天差地別了.

    另外有延伸一個話題就是木頭的聲音會被"彈開"嗎, 我覺得比較像是把木頭比較成一個還活著的生命一樣, 我的琴都是oil finish, 我覺得琴的聲音會越來越不好的機率比較高, 因為潮濕的關係, 木頭吃水的情況應該是隨著時間越來愈嚴重, 以前的琴聲音會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木頭不同。 以上只是我的想法~

    也有人說拾音器pickup的聲音會越彈越開.....電子的東西我就更存疑了, 但是樂器廠商總是說, 那麼久以前的旋鈕與電路還是不要再用了, 當我問他們我原廠的電路的價值......
     
  10. ficus6417

    ficus64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7-19
    文章:
    70
    讚:
    0
    聲音是否彈開的問題,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好了:
    我有幾次機會在樂器行當場試兩把一樣的琴,吉他跟BASS都有,一把是展示琴,一把是剛從倉庫挖出來的的庫存琴。結果都一樣,展示琴的聲音都比庫存琴亮(開!?),所以我相信樂器經過彈奏,確實會讓聲音「改變」,而且依照經驗來說,大部分情形確實會比較亮(開!?)。

    另外,joekickass兄提到木頭吸收水氣與Tone的問題,我認為琴的聲音不會越彈越差,除非保養/保存不當或年久失修所導致,不然應該也不會這麼多人尋覓琴況良好的老Fender了。

    琴身木頭吸水的問題,木頭的含水量基本上在乾燥階段就決定了,雖然台灣確實比很多歐美國家要潮濕的多,但只要不要將琴直接浸到水裡,即使是沒有上漆的oil finish,我相信木頭不會把大量的水氣「吸」到裡面,否則你可能會發現手上的琴買了幾年後多了一些重量。

    平常多彈勤保養,隨時注意琴頸、弦、電路的狀況,想要維持琴本身的好Tone其實不難:)
     
    Last edited: 2012-01-03
  11. joekickass

    joekicka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6-30
    文章:
    422
    讚:
    0
    展示琴與庫存琴的變數還是有的, 就算是同一時期的同一組弦, 放久弦會不好彈, 聲音會不一樣, 更別說那兩把琴本身聲音就一定會有差異。

    木頭吃水, 我的琴在潮濕的時後摸它們都會有感覺上面有一層濕氣, 她們都是oil finish的, 這不會發生在Fender那些就算是原木色也會上一層透明漆的琴, 我自組的仿Fender Jazz Bass超級便宜的木頭也都上了一層薄薄的漆, "我認為"琴做好以後吃水的程度不會像海綿吸水但是還是會慢慢有影響, 誰買Bass時會拿去秤?

    木頭製琴前已經風乾了,不表示他不會再吸水, 否則怎會有濕氣影響聲音的狀況? 台灣的neck會比較容易彎? 沒有這些因素, 我們保養neck是否只注意到弦的張力? 那理論上應該可以計算的出來多久須要調一次neck, 要調幾度, 還會很精準, 當然還要加上彈奏的時間長短

    找老Fender所得到的"東西"在我個人認為只是與現在不同的木頭, 那些木頭你也許現在也能得到, 大概買Sadowsky約US6000的型號可以得到...., tone有沒有開....那些琴如果有被常彈, 那個人不會拿出來賣吧, 那些老Fender都是早就沒再彈了, N年前我們在台中買老Fender最多一萬多元的價值, 因為他就是一把之前主人沒在彈的琴而已.....這只是我的論點。

    沒有想要筆戰, 只是個人覺得新的琴(尤其實心樂器)比老琴好聽, 老琴所代表的價值被理想化誇大了, 電子的東西加溫後會更好聽? 類似汽車運轉久了以後不要馬上熄火的原因是比喻一個人跑步完不要馬上停下來一樣, 把機械比喻像人一樣, 我覺得道裡其實另有解釋而已
     
  12. joekickass

    joekickass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6-30
    文章:
    422
    讚:
    0
    展示琴與庫存琴的變數還是有的, 就算是同一時期的同一組弦, 放久弦會不好彈, 聲音會不一樣, 更別說那兩把琴本身聲音就一定會有差異。

    木頭吃水, 我的琴在潮濕的時後摸它們都會有感覺上面有一層濕氣, 她們都是oil finish的, 這不會發生在Fender那些就算是原木色也會上一層透明漆的琴, 我自組的仿Fender Jazz Bass超級便宜的木頭也都上了一層薄薄的漆, "我認為"琴做好以後吃水的程度不會像海綿吸水但是還是會慢慢有影響, 誰買Bass時會拿去秤?

    木頭製琴前已經風乾了,不表示他不會再吸水, 否則怎會有濕氣影響聲音的狀況? 台灣的neck會比較容易彎? 沒有這些因素, 我們保養neck是否只注意到弦的張力? 那理論上應該可以計算的出來多久須要調一次neck, 要調幾度, 還會很精準, 當然還要加上彈奏的時間長短

    找老Fender所得到的"東西"在我個人認為只是與現在不同的木頭, 那些木頭你也許現在也能得到, 大概買Sadowsky約US6000的型號可以得到...., tone有沒有開....那些琴如果有被常彈, 那個人不會拿出來賣吧, 那些老Fender都是早就沒再彈了, N年前我們在台中買老Fender最多一萬多元的價值, 因為他就是一把之前主人沒在彈的琴而已.....這只是我的論點。

    沒有想要筆戰, 只是個人覺得新的琴(尤其實心樂器)比老琴好聽, 老琴所代表的價值被理想化誇大了, 電子的東西加溫後會更好聽? 類似汽車運轉久了以後不要馬上熄火的原因是比喻一個人跑步完不要馬上停下來一樣, 把機械比喻像人一樣, 我覺得道裡其實另有解釋而已
     
  13. ficus6417

    ficus64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7-19
    文章:
    70
    讚:
    0
    雖然這個討論串已經離題,不過針對joekickass兄所表達的部分,我還是想做最後一次的發言:

    關於oil finish的琴在潮濕的時候表面感覺有一層濕氣,我只能說,該買台除濕機了。但也不代表木頭會將水分吸進去...

    即使沒有溼度與溫度的變化,我不太懂你「理論」上要怎麼去計算琴頸的變化?計算的意思是...不用看也不用彈就可以算出要如何調整?還可以很精準?這個部分我存疑,但悉聽指教。

    至於您可以買到1萬多的老Fender,那真是恭喜您了。我不是老琴控,也不是在為老琴抱屈,不過,1萬多只是入手的「價錢」,我相信尋覓老Fender的人,在乎的除了價錢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價值。另外你提到了Sadowsky,也許是我聽的不夠多,不過我所知道的Sadowsky Tone跟老Fender Tone還頗有差距的。

    我也沒有意要筆戰,每個人對新琴或老琴的看法不同,joekickass兄覺得新琴的聲音一定比較好這個當然沒問題,只是中間有些論述小弟認為不甚客觀,所以特別提出來討論。
     
    Last edited: 2012-01-04
  14. RickenbackEsp

    RickenbackEsp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12-08
    文章:
    102
    讚:
    1
    製材時乾燥作的好 可以使後續變形反翹或開裂的機率降低
    但木材本身有隨空氣中濕度變化的吸脫濕能力

    上透明漆的琴在大氣中吸脫濕的反應
    的確沒有OIL FINISH明顯(我曾經用木材專用含水率計量測)
    而含水率對於木材抗彎強度的比較也是有論文可查
    一般而言在木材飽和含水率(差不多30%)以下
    含水率越高 抗彎強度越低
    (台灣木材含水率一般都在 14~20%之間 根據溫濕度 材種 材質的不同而有差異)
    同一批木材上OIL的 的確比上透明漆容易受濕度影響而提高含水率 容易變彎
    這部分JOE兄說得沒錯
     
  15. ficus6417

    ficus64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07-19
    文章:
    70
    讚:
    0
    了解,受教了。
     
  16. AMON

    AMO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09-21
    文章:
    212
    讚:
    0
    這部分最近錄音師Wei老師其實就有在推廣

    不是要把木頭蒸乾到可以當棒槌打:D而是保持在定量,畢竟以美國日本的情況反而用加濕器的情況居多。台灣亞熱帶的情況下,其實是都需要放防潮箱的,只是那要錢,不是所有朋友都想花萬把塊金額去改變那5~10%的音色變化。

    但他的Martin和Warwick的確因為住進棺材(防潮箱)裡所以變好了

    只是拿出來一段時間以後又一樣了!!:D

    小弟喜歡三片以上的拼接Neck(變型率 死點狼音較少)
    和Laminated Body Wings也是三層的琴(Ken Smith)
     
  17. summer68101

    summer68101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9-11-16
    文章:
    296
    讚:
    0
    小弟也買過一些琴

    每把琴在店裡面測試都沒問題

    拿回家一段時間必定出現死音、狼嚎音

    只時說海島氣候國家不適合這類樂器

    高檔琴、低檔琴都一樣

    ---------------------------

    風乾我覺得是要讓木頭穩定化

    但現在都是用機器加速風乾

    其實一點都不穩定

    所以很老的琴反而好又穩定是有可能的
     
    Last edited: 2012-01-04
  18. 金属暴徒

    金属暴徒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06-10-31
    文章:
    49
    讚:
    0
    我有一个朋友是开工厂的,他们在处理木头的时候是先把木头进行烘干,然后再放到露天的环境下,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烘干,反复几次,不知能否达到你说的稳定?
     

分享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