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木頭

[轉譯] 吉他/貝斯的材質差異與音色間的關係

吉他小知識

  1. 聰明的木頭
    最近在論壇上看到「木頭種類與音色的關係沒有想像中大」的說法覺得很好奇就去查了一下資料,
    看到有篇日文文章講得頗有那麼一回事就大概翻一下:http://dtmurashima.seesaa.net/article/157094319.html
    文章內容我消化整理過才翻譯,不是100%原文照翻。

    ==========================================================

    有人說「Solid body電吉他、琴身共振好的就是好琴、反之就是爛琴」,
    但其實拾音器從構造上來說只會收到能夠造成磁力影響物體的振動、並不會收到木頭的共振,
    會聽到敲擊琴身的聲音主要是因為"拾音器本身跟著振動"的關係。

    那麼同一顆拾音器換到不同材質的琴上音色也會改變的理由是?
    其實是因為材質的不同影響了弦振動的關係。

    弦振動的能量傳到琴上讓琴跟著振動、因此消耗了能量導致弦振動的衰減,簡單來說、琴身越大延音就會越差。
    用極端的範例解說、拿全空心電吉他與Neck through的實心電吉他相比,
    在不接音箱的情況下、全空心的共鳴/共振會比較大但延音短、Neck through則相反。
    即使都是實心電吉他、與Set-neck跟Bolt-on相比Neck-through通常也是共鳴/共振較小。

    換句話說、共鳴/共振較小意味著不會扼殺弦的振動。
    共鳴/共振較不明顯的琴雖然延音會較佳,但音色會偏硬,原因是其高頻的泛音衰減較慢之故。
    反過來說共鳴/共振較大的琴、音色則會較圓潤。
    不過當琴身與琴頸水分較多時的共鳴/共振也會很小、但因水分將振動完全吸收的緣故所以弦振動反而變差,此時音色就非常糟。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指板上油會影響音色的原因)

    所以不是共鳴/共振好就是好琴、也不是延音佳就是好琴。

    ==========================================================

    文中雖然沒有說明為甚麼Neck-through的共鳴/共振較小,
    但我推測可能是此構造能夠讓弦在Nut跟Bridge間得到較完整且單一的振動吧?
    但若Neck-through又加上大琴身、不曉得該作者的說法是否還成立?

    ...所以綜合上面的說法木頭/材質的種類對電吉他/貝斯音色有沒有影響? 有。
    影響大不大? 應該還算大。
    因為木頭/材質本身的構造/密度會影響其吸收弦振動能量的多寡,進而影響泛音衰減的快慢,讓音色產生不同的差異。
    這應該就是為甚麼使用像Ebony這類較硬的木頭時、音色會偏硬的關係了。

    之前大概了解Neck較粗的琴音色較渾厚、Neck較薄的話音色也跟著變薄亮,但不了解原理,
    現在想想若套用上面的說法就說得通了,因為Neck跟弦最密切、也最接近,
    它的體積大小、材質密/硬度應該會更直接影響弦振動能量被吸收的速度(特別是從Nut跟Fret),因此改變泛音衰減的快慢。
    怪不得之前聽過有人說一把琴最重要的是Neck。

    Bolt-on / Set-neck / Neck-through、Bridge / Nut / Fret、指板、Neck跟Body都是直接跟弦振動相關的要素。
    1. 振動其實最先關連的是Nut、Fret、Bridge,這部分影響弦振動能夠保留多少能量 / 泛音成分傳遞到下個階段,
    2. 接著影響音色最重要的泛音成分則由指板、Neck / Joint 、Body來處理,
    3. 最後的成果透過拾音器輸出(或者同時交互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之前翻譯的日本資深琴師對Nut、Fret、Bridge(Saddle)那麼講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