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L 在2017年末被Audiotonix group (DiGiCo,Allen&Heath.Carlec..)購併 Audiotonix 在2018末又被Astorg 賣給Ardian group... 現在這些 中國製造 的生產線產品(origin,six,...etc) 品質差...
我今年開始,移動時都帶著Chord Hugo 2 作D/A 雖然不算中低價位的產品 但聲音打掛各大品牌的高價DAC 張掌門有機會可以試試
用來作 “耳機擴大器" 對我來說 跟作Mastering 輸入輸出檔案用的 AD/DA 是不ㄧ樣的事 以上
第一 文中的地點 跟本就不是Goh Hotoda 的studio Goh 桑大概就是被廠商邀請去試用作採訪罷了 如果對Goh Hotoda 有興趣 可以到這裡參考 http://www.hotoda.com/ 此外 Goh 桑的作品也報過 得過 金曲獎(28屆) 不過他有錄有混...
#1 如果測量的目的是比較 "聲音" ㄧ個out put result. 測量點應該要放在D/A 後端的transducer 比如 測量D/A outputs, 或喇叭發出來的聲音 而不是由DAW 去分析"DAW chain" 內的input reading 簡單說 這個日本人的實驗...
電訊連結端口的出跟進 阻抗需要匹配 訊號電路有規範的操作電壓範圍去執行正常工作 訊號怎麼接都可能可以發生聲音 噪音 雜音 失真 或造成零件故障 也都可能發生 然後不好聽的結果 就沒有客觀共鳴
掌門能忍半年也真是有耐性 2882 升為3D後 可以上192kHz 的sampling rate,舊面板只能顯示到96K... 所以用雙燈 顯示 也算是一絕 除了硬體 MIO軟體雖然還在Public Beta版 也增加了很多有用的功能 我個人特別受益的是monitor control 的部份...
SiX 用來當橋結電腦跟Mics 的小mixer 作網路live 直播簡直好用極了 1499USD 的小mixer 當成大console 劃重點 誤會就大了
Soundcloud streaming 應該從2018 就從128 Kbps mp3 改成64 kbps 的Opus 了 HQ 的streaming 只給SoundCloud Go+ 的 subscribers...
小的 /15個按鍵 用USB連接供電的相同產品 我用了應該有3 /4年了 按起來其實會偶而卡住 未必比touch screen 好用 https://www.infinitton.com/
OMF or BWF 這類能帶著metadata 的格式檔案 對電影 紀錄片 這類團隊獨立分開的後製編輯剪輯工作流程很幫助 對獨立創作音樂 ,不太管鏡頭場次時碼跟影片長度ㄧ直隨著剪接更改的單位 的確不ㄧ定能感受方便跟省下來的時間 專業大型的工作團隊很難也很少要求各部門統一工作用的工具或DAW...
OMF & AAF 格式檔案早就跨專業軟體可以傳來傳去開project了... WIN 或Mac 的穩定度 完全是看軟體跟OS 的契合度 沒有Mac 比較穩定這回事 事實上 我個人在Live concerts 這種不能出錯的工作條件下 今年多數是選擇用WIN 作工作機跟工作系統.
SoundGrid 的運算延遲可以控制到很低 對 round trip 需求低延遲的數位音訊處理很幫助 比如 live 的演出 或錄音時的監聽 乙太網路的訊號傳輸 線材很便宜 能跑很遠 能跑多通道 能資料分享 Audio over ethernet 的類似平台產品類型很多就是了
用逗號分隔用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