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中價位錄音介面的不負責任推薦排行--2019年版

本文由 聰明的木頭2019-09-24 發表於 "錄音、MIDI、音樂製作" 討論區

  1.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要推動SM7B、麥克風前級至少需要60 dB的推力,如果錄音介面本身的麥克風前級遠低於60 dB才需要CL-1,而SSL的麥克風前級推力為62 dB。
     
  2. u11k17

    u11k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22-02-17
    文章:
    9
    讚:
    0
    請問這樣推力吃緊的話是否會有底躁之類的,如果SSL2再往上一階請問有推薦的嗎?
     
  3.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我覺得你如果只是入門業餘玩家,真的不需要去過度煩惱這些事情,
    很多時候一般人真正在聽的是作品本身的內容,而不會在意什麼底噪,
    事實上現在一般人絕大多數第一時間聽音樂內容的工具是手機,通常那些你很在意的底噪在手機上根本不會被聽見…

    但這邊還是根據你的問題提出我的回覆。
    • 基本上你的需求最廉價的解決方式就是不管錄音介面怎麼樣,都一律額外再接Cloudlifter CL-1。
    • 不然就是再買一台外接麥克風前級。
    • 或者你可以不要堅持用動圈麥克風…
      我看了一下你在別串提到的用途,其實不一定需要用動圈,電容反而更合適。
     
    Last edited: 2022-03-01
  4.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補充一下,YouTube上可以找到一些SSL2搭SM7B的影片,你可以參考看看會不會有你很在意的底噪。
    影片裡也有示範額外追加CL-1的測試,但實際上不加CL-1推力就足夠適用於一般常見情境:


    …基本上遇到入門相關的器材迷思我很喜歡引用這個例子:
    https://modernmusician.com/forums/index.php?threads/轉譯-日本知名錄音師-製作人的私人工作室介紹系列.225455/#post-821597
    跟美國嘻哈歌手Lil Durk合作The Voice專輯而拿到告示牌排行榜第一名認證的日本人TRILL DYNASTY,
    其私人工作室用的器材比大家想像中的還入門,當年就只是用一台幾千臺幣的M-AUDIO M-Track 2×2M而已。
     
    Last edited: 2022-03-01
  5. u11k17

    u11k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22-02-17
    文章:
    9
    讚:
    0
    感謝推薦
     
  6. u11k17

    u11k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22-02-17
    文章:
    9
    讚:
    0
    感謝您的回覆,其實我也在想是否選擇電容式會更接近我的需求,因為錄製鋼琴這塊我覺得電容肯定更適合我
    但我房間的空調就在我頭上一公尺的距離,真的非常近XD,所以這是我糾結動圈的點
    不然原本這些器材的預算說不定都能讓我買一隻neumann tlm102+初階錄音介面了XD
     
  7.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如果不是中央空調,錄音的時候關空調才是好辦法...
    而且空調的壓縮機會根據溫度時開時關,這對沒有做好電源處理的地方影響非常大,很容易會有突波傷害電器。
     
  8. u11k17

    u11k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22-02-17
    文章:
    9
    讚:
    0
    瞭解了
    那這樣請問有推薦的電容麥跟錄音介面的搭配嗎?
    目前我有在YT上聽過的就rode NT-1跟neumann tlm102
     
  9.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順帶一提、錄音時關空調不是我隨便說說,
    日本很多教人宅錄的資訊包含專業線上課程都建議如果沒有辦法做好空調噪音處理的話,就是關掉空調,完全不會要人改用動圈...

    你如果已經買了SSL2就不用特別再去找錄音介面,看你還有多少預算再來決定要買甚麼麥克風。
     
  10. u11k17

    u11k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22-02-17
    文章:
    9
    讚:
    0
    原來如此
    瞭解了,謝謝您為我講解
     
  11. u11k17

    u11k17 New Member

    註冊日期:
    2022-02-17
    文章:
    9
    讚:
    0
    這類型的器材也是一分錢一分貨XD
    但我新手有點負擔不起QAQ
    雖然不知道像不像耳機坑,先投資在耳機後續的前端就會自然跑出來XD
    我應該也會先把錢投資在麥克風上面
     
  12.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不是便宜的錄音介面,但這台也算是個人用戶相當頂尖的選擇,歐洲售價是1266歐元。
    而且聽說不管Windows還是Mac都不需要安裝Driver。


    將來沒錢考慮把Lyra 2賣掉換這台~
     
  13. TimoSan

    TimoSa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8-02-11
    文章:
    142
    讚:
    18
    目前首選是TB的介面 LATENCY小很多
     
  14.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請問有數據或測試可供參考嗎?
    我過去的印象中"傳輸介面的種類只直接影響I/O數量、而不與延遲高低相關",
    或許USB 3.1或Thunderbolt某些狀況下會比USB 2.0延遲低,但這可能和"驅動的最佳化及傳輸介面本身的處理程序"有關。
    總的來說USB 3.1或Thunderbolt在延遲上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而且我覺得把心力放在Ethernet的廠商比Thunderbolt要多。
     
  15. TimoSan

    TimoSa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8-02-11
    文章:
    142
    讚:
    18
    PCIE比較USB是更靠近CPU的介面通道 如果PCIE是高速公路 那USB就是往下延伸出去的一般市區道路 速度是不一樣的
    也許是中文的誤區 速度較快 其實指的是傳輸資料所需的時間變少了 那是因為頻寬增加 馬路變寬 但USB3還是一般市區道路

    TB是高速公路 而且頻寬更加擴展 , 系統主流的SSD也是相同路線 但是用了一種特殊協定NVME 不需像USB再做一次通訊協議轉換

    甚至硬體上直觀可以發現 顯卡和SSD直接坐在CPU隔壁 減少訊號傳輸距離

    我是從很早期的PCIE聲卡 跳上UAD的

    USB的介面 看到大多是6ms以上 所以我後來都沒有考慮過usb

    嗚嗚嗚 被叫大哥了 上了年紀我真的要習慣呢....可以分享下RME的速度嗎 電腦的硬體怎麼搭配的?
     
    Last edited: 2022-06-05
    已獲得掌門人按 "讚"!
  16.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2012年Avid Japan就做過一個測試(原文已消失),USB 2.0的RME的Latency就已經可以跟PCIe相比:
    [​IMG]
    https://synthaxjapan.blogspot.com/2012/10/rmethunderbolt.html

    基本上現在很多USB錄音介面、甚至低階也都能低於6 ms。
    這串討論前面有介紹過SSL2+的Latency在16 samples下44.1kHz為4.92 ms、192kHz則為2.97 ms。
    就算延遲不怎麼亮眼的UA VOLT 276,8 Samples/48kHz也有5.63 ms。
    而現在沒什麼優勢的RME也仍然保持在3 ms上下。
    這些數據前面幾頁大概都可以找到,撰文測試的日本人的電腦印象中也不是用到非常頂級。

    至於Thunderbolt除了PreSonus的QUANTUM以外,我印象中沒看到什麼亮眼的延遲數據,
    QUANTUM在192kHz (16 sapmles)是0.41 ms,而44.1kHz (128Sample)則為6.3 ms。
    與其說這是Thunderbolt的功勞,不如說是這台太詭異。

    Latency高或低、目前還是跟Buffer size與CPU效能有關,接續介面種類的差異其實相對可以忽略。

    =================================================

    題外話,
    Latency理論值有計算公式,以24bit為基準的話:
    • 1÷44.1kHz=0.0227msec,然後再乘以Buffer,
      也就是說44.1 kHz/24bit、128 Samples最低的延遲是0.0227×128=2.902msec;
    • 同理、192kHz/24bit、128 Samples最低的延遲是1÷192kHz x 128=0.6656msec。
    但就算用上了超級電腦讓錄音介面的Latency得到理論值,最終還是會有喇叭與聆聽者間距離所產生的Latency,
    如果喇叭距離聽者1m的話,就會有1m÷340m/sec=2.94msec的延遲,遠遠大於錄音介面。
    (若距離3m則有近9 ms的延遲)
    https://av.watch.impress.co.jp/docs/series/dal/1198688.html
     
    Last edited: 2022-06-05
  17.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補充一下Gear space一直都有人在做錄音介面的低延遲效能比較,2022年版前十名有一半都是RME,
    第一名是去年出的RME HDSPe AIO Pro (PCIe),我上篇文裡講到的PreSonus QUANTUM則是第九名,打輸第七名的RME UFX+ (USB)。
    請拉到首樓下面的Latest Results and Downloads觀看 :
    https://gearspace.com/board/music-c...erface-low-latency-performance-data-base.html
    UA名次最高的是Apollo Twin MkII第15名,小輸使用USB 2.0的RME Babyface Pro。

    順帶一提、在日本人做的測試裡RME HDSPe AIO Pro (PCIe)的延遲是
    44.1kHz = 2.52msec、192kHz = 1.76msec:
    https://www.dtmstation.com/archives/39488.html
    [​IMG]
    [​IMG]
     
  18. TimoSan

    TimoSa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8-02-11
    文章:
    142
    讚:
    18
    感謝好詳細的回覆
    文中的測試結果和我的差不多 24/48/112 > 2.33 , 24/96/207 > 2.17

    目前我的設定是 i9 3.5G / RAM 2688 / SSD Gen3 / UA APOLLO SILVER / Bitwig 4 / 24bit / 48Khz / 128 sample / 2.67ms

    我有比較過不同的daw的RTL表現 可是數值沒有保留紀錄
    結合實際使用體驗 確定不會開多軌就容易爆音
    最後剩下bitwig 其他都被我淘汰了
    protools / cubase / ableton / logic / reaper / studio one

    正考慮把apollo賣掉呢 想要延遲低 接口更多 不需要前級 穩定
     
    Last edited: 2022-06-05
  19. 聰明的木頭

    聰明的木頭 Well-Known Member

    註冊日期:
    2004-10-24
    文章:
    10,443
    讚:
    3,029
    我第一篇回文第一張圖是96 Samples,2012年RME就能用USB 2.0跑出3.17 ms,這還是Avid Japan的官方測試。
    代表十年前的舊電腦加USB 2.0已經足以負擔低延遲的計算。

    另外第二篇回文下方日本人測試RME HDSPe AIO Pro (PCIe)的原始文章可以看到他只是用一台Mini PC (Shuttle的準系統SH370R6) 就能負擔低延遲的運算。
    (Core i7-8700 3.20GHz)
    順帶一提、我這裡轉貼的所有延遲測試都是這個日本人的數據,他基本上都是用中階套裝Mini PC,
    前面提到的主力Shuttle是2018年買的,而他去年新買的主力PC是Minisforum EliteMini HX90。
    (Ryzen 9 5900HX 3.3GHz)
    https://av.watch.impress.co.jp/docs/series/dal/1357351.html
    [​IMG]
     
  20. TimoSan

    TimoSan Member

    註冊日期:
    2018-02-11
    文章:
    142
    讚:
    18
    最近在看新介面 眼花撩亂 真的看不懂了 AVB , ETHERNET , MADI , DANTE
    以後的趨勢是要透過網路線把影像設備憶起串接嗎?
     

分享此頁面